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麻风腮疫苗不良反应

发布时间:2019-03-0859750次浏览

大多数人对于麻风腮疫苗,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再加上这种疫苗,并不是国家强制性要求一定要接种的,所以很多人对于这种疫苗,是完全陌生的态度,但是这种疫苗在注射之后,能够帮助宝宝们,更好地规避麻风腮,不过既然是疫苗,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那麻风腮疫苗接种之后,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1.刺痛
  麻风腮腺疫苗在注射之后,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就是,在注射的地方,会出现非常短暂的刺痛感以及烧灼感。这可能是由于针扎入皮肤组织当中,引起的一种应激反应,也算得上是一种正常反应,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副作用或者不良反应。
  2.心情烦躁
  绝大多数人,在注射麻风腮疫苗之后,之所以会心情烦躁,是因为注射部位的刺痛感,而带来的心情不愉快,尤其体现在一到两岁的孩童身上。也有少数罕见的人群,因为这种疫苗的注射,而引起神经上的微弱反应,导致烦躁。

3.体温升高
  个别人在注射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身体发热,温度会超过38°以上,当然还会伴随着皮疹的出现。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超过半个月,这种体温升高的现象,便会消除。倘若发现接种之后,半个月的时间,还是存在体温升高的现象,就要到医院进行就诊。

实际上,麻风腮疫苗在注射之后的一些不良反应,还包括非常罕见的长红斑,以及触痛,呕吐,腹泻,恶心等。不过这些都属于极少数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为了规避这种疾病的感染,我们接种麻风腮疫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关推荐

打完预防针出疹子究竟怎么回事
一、打预防针引起。在儿童期经常会打麻风腮,这时会出现类似麻疹、风疹的疹子,一般经过2-3天以后自然消退。二、打完预防针出疹子也有可能,如果正好是赶到夏天很容易出痱子,表现为容易出汗的地方、背部、额头、脖子会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上面有小白头。三、打完预防针以后,孩子有时候会有发烧或抵抗能力下降,如果有感染的物质,可能会诱发幼儿急疹或其他疹子。所以打完预防针出疹子,要根据情况来判定。
语音时长 02:42

2021-09-29

48909次收听

02:49
打预防针后有个硬块怎么办
打预防针以后有个硬块,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药物的局部反应,或药物注射速度过快,局部没有完全散开。可以局部热敷或者用红外线照射,使局部的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硬块较快速的吸收。如果有硬块,避免去揉搓,揉搓可能会造成硬块的加重。如果硬块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合并有红、肿、热、痛等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防疫部门或外科做局部的彩超,明确是不是炎症,有没有形成脓肿。如果是局部的炎症,可以做局部或全身的抗炎治疗,可以涂抹一些外用的抗生素。如果形成脓肿,要及时切开引流。
02:51
打肺炎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另外在日常的看护中,就需要每天测体温,至少测1周,其次还需要注意,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进食一些绿叶的蔬菜以及水果、富含有VC的食物,此外还要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也会出现体温的上升,另外打完疫苗以后剧烈运动,也会有可能出现不适的反应。所以在打完疫苗以后,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其次打完疫苗以后,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打完疫苗以后出现感冒,这个时候可能不太好界定,打完疫苗以后出现的发热,还是感冒以后引起的发热,会影响诊疗。
03:10
流脑疫苗是预防什么的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脑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的疾病,是危害比较严重的疾病。重症患者会表现为脑膜炎或者是败血症,甚至可以引起死亡。流脑疫苗就是来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就是流脑的发生的。那么目前流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A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6个月龄到18个月龄的儿童。另外一种是A+C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两周岁以上的儿童以及成年人。通过接种流脑疫苗之后,就可以很好的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生。
02:52
十三价肺炎疫苗注射时间
13价肺炎疫苗全称是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它适合于6周龄至15月龄的婴幼儿,一共需要接种4次,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为2月、4月、6月龄进行三针的基础免疫,12-15月龄接种第4针以加强免疫。13价肺炎疫苗主要是减少肺炎的发生,平时还需要通过均衡营养,适当的锻炼来增强孩子的体质,有预防肺炎发生的作用,接种疫苗以后,有可能会出现局部注射部位的肿胀,红疹腹泻发热的情况,考虑是疫苗接种以后不良反应,大多数会在2-3天内慢慢的自行好转,这是我们所说的13价肺炎疫苗。
结肠癌能打新冠疫苗吗
结肠癌属于恶性肿瘤,为新冠疫苗注射禁忌症。因有效临床数据较少,无法确定患癌者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患有恶性肿瘤者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咨询医生后考虑能否接种新冠疫苗,避免疫苗无法发挥有效防御作用,增加接种失败的风险。
扁平疣可以打新冠疫苗
扁平疣可以采用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水杨酸、干扰素凝胶、免疫制剂等。因其所服用的药物中符合新冠疫苗注射禁忌症,建议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及服药期间禁止接种新冠疫苗,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正常接种。
肺部有阴影能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吗
肺部有阴影应先确定个人病情,明确判断个人是否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接种疫苗前,建议详细评估个人身体情况,并了解当地接种流程及疫苗相关知识。为了提高疫苗抗体免疫应答,通常新冠疫苗需接种两针剂,且第一针与第二针需间隔14天左右。
甲状腺肿大,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甲状腺肿大者,确保甲功正常,不伴有发热、感染等症状,不影响疫苗正常接种。若处于疾病急性感染、发病期、或患有恶性肿瘤性疾病,应暂缓接种。接种后需注意停留观察30分钟,避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初期时可做5点支撑,急性期多以休息为主,睡硬板床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初期做5点支撑锻炼一段时间改成小燕飞的锻炼方式,对肌肉的增强会很有帮助。急性期以休息为主,多卧床睡硬板床会对症状很有帮助,下地时应带上腰围,建议是应该带硬的,腰围对腰椎有稳定的作用,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症状逐渐减轻时候或过了急性期症状逐渐减轻,适当做腰背肌的锻炼。姿势也是很关键的一方面,注意姿势,腰板挺直了做,避免哈腰的坐姿,尽量避免弯腰,尤其是弯腰搬重物的姿势,对腰椎损伤很大,加重椎间盘突出症状,避免这种姿势,注意避免受凉,受凉也是诱发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睡硬板床,硬床可以避免椎间。突出,反复发作,避免睡软床。
语音时长 01:37

2019-10-11

50800次收听

02: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
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多卧床休息、症状减轻或是消失后可腰背肌锻炼,平时要注意坐姿和避免受凉。一、以休息为主。多卧床休息,但要注意睡硬板床,对症状改善会很有帮助。下地时应该带上腰围,建议戴硬一些的腰围,对腰椎有稳定的作用,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二、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可做腰背肌锻炼。初期的时候可以做五点支撑,后期可改成小燕飞的锻炼的方法,来增强腰背肌的力量,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反复发作。三、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势。坐时要腰板挺直,避免哈腰的坐姿。尽量避免弯腰动作,如在搬运重物时弯腰运动。这种姿势会加重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四、避免受凉。受凉也是诱发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肺炎球菌疫苗
在气温变化的环境和气候当中,很多人的身体会渐渐患有各类疾病,流感也是一种特别的疾病,肺炎球菌这类疾病,就非常常见。但是一般我们都会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很多流感类的疾病,保证自身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病毒的风险,肺炎球菌疫苗,是细菌肺炎的主要和关键性的病原菌,可以有效的预防肺炎的产生,避免患病的风险。
如何知道卡介苗接种成功?
卡介苗接种成功会有疤痕的形成,但没有疤痕就不代表卡介苗就没有接种成功,还需根据PPD检查来明确。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6-8周局部形成脓疱或溃烂,逐渐软化成白色脓疱,可自行破溃;10-12周开始结痂,痂皮脱落后留下微红色的疤痕,之后红色逐渐变成肤色。
语音时长 02:00

2018-09-29

65455次收听

百白破疫苗预防什么?
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的有效措施。百白破疫苗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合一的疫苗,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目前使用的是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
语音时长 01:45

2018-09-29

64850次收听

百白破疫苗打几针?
白百破疫苗需要接种四次。但要注意间隔时间不能过长。分别是在孩子三、四、五个月的时候进行基础免疫,以及18个月到两岁时候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时应注意,如果孩子发生急性病情如发热、恶心、呕吐等不能接种疫苗,应该适当推迟一些时间。
语音时长 01:49

2018-09-29

6731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