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高血压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4-2257399次浏览

高血压的出现对于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也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所以积极接受治疗是比较重要的,而在目前的医学上比较常见的就是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大家也可以选择饮食治疗,此外也需要注意适当性的锻炼,尽快的补充负氧离子。

如果大家被高血压困扰,肯定就会知道高血压对人体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会伴有明显的副作用,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克制很有可能就会引发并发症,其实在目前的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也就是以下的几种治疗方法,所以高血压怎么治疗?
  一、饮食治疗
  首先,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控制热量,不要吃高热量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甜食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其次,在实际烹饪中,要注意少盐,选择油时尽量使用植物油,尽量不要吃盐分比较多的蔬菜。第三,在避免动物脂肪摄入的同时,要少吃脂肪类食物,如肥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胆固醇的摄入。最后,我们应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注意多吃海鲜。
  二、注意适当的锻炼
  通常你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锻炼,比如散步和慢跑,但是到底怎么选择运动必须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如果身体处于原始的状态中,慢跑半个小时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身体处于异常的现象,那么为了避免更多的并发症,也还是不要大量的运动。
  三、 补充负氧离子
  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补充负氧离子能够有效的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快速的改善高血压,所以说整体的效果是比较不错的。负氧离子能有效的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绞疼痛的出现,所以说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就可以适当性的选择这一种的方法,看一下这种方法是不是能够达到理想的一种状态。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主要就是以上的这几种方法,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该通过药物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达到控制的作用,不担心会出现血压明显升高的现象。

相关推荐

一测血压就紧张血压高如何处理
如果是偶尔的现象,无需治疗,如果经常发作,那就需要立即就诊,明确经常有紧张性高血压发生的话,就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药物。有很多人会在紧张的时候出现血压升高,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出现的现象,是不需要经过药物治疗和干预的,只需要充分的休息,平复心态,避免紧张,就可以使血压平复。但是如果这是经常发作的现象,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明确是否有高血压的诊断。在紧张发作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一旦兴奋就会作用于肾上腺,肾上腺就会分泌多种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就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如果经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明确经常会有紧张性高血压的发生,就要在专业的高血压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降压药物。目前在临床中,安全而且有效的降压药物分为以下五大类,们分别是利尿剂,代表药物有呋塞米、托拉塞米等等;还包括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等;还包括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倍他洛克、富马酸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等等;还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培哚普利、福辛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等等;还包括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有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和坎地沙坦等等。如果诊断明确是紧张导致的高血压的发生,就要在专业的高血压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上述安全而且有效的降压药物。
语音时长 02:05

2021-12-30

66769次收听

降血压五大类药是哪些
在2018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内,高血压的治疗用药,主要推荐了五大类降压药:第一大类,是利尿剂。利尿剂的特点,是能够通过降低患者的血容量,扩张外周血管而引起降压,达到降压的目的。主要的代表药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第二大类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对各种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疗效,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的水平,舒张小动脉,达到降压的目的。主要是各种的普利片儿,比如伊那普利、贝那普利。第三大类降压药,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血管紧张素受体的抑制,促进钠离子的排出,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代表药是各种沙坦类,比如说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等。第四大类,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就是钙离子拮抗剂。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钙离子的内流,使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心肌收缩力而达到降压的目的。主要的代表药就是各种地平片,比如说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等。第五大类降压药,就是β受体阻滞剂。能够通过降低心率,从而降低心脏的泵血,来改善血压。常用的药物是各种洛尔片,比如说比索洛尔、阿罗洛尔,还有琥珀酸美托洛尔等等。第六大类是其他类,包括中成药、α阻滞剂等等,主要前五大类是最常用的。
语音时长 02:48

2021-11-05

74205次收听

02:32
血压200多降不下去怎么办
如果血压达到了200mmHg左右没有办法降下去,首先考虑目前的降压方案是不合理的。血压在200多无法降下去属于顽固性高血压,这时利尿剂是首选的降压方案。建议至少应用三种以上降压药物,其中包括利尿剂。目前临床中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分为5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出现顽固性高血压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最好到高血压的专病门诊进一步就诊,由专业的高血压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在服药期间要密切的监测好血压波动的情况。
02:56
吃什么降血压最快
有益于血压控制的食物:一、水果类。首先是苹果,含有果胶、纤维素,能够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管功能。西瓜,含十几种营养素。鲜莓类,含苹果酸、枸橼酸等,有很好的降压、安眠作用。柠檬,富含维C和维生素P,能够防止和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二、蔬菜类。蔬菜类包括叶菜类、根茎类、花、种子和坚果类,还有菌菇类。菌菇里边的黑木耳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酸和矿物质,它能够清除胃肠道的毒素,有利于缓解高血压。三、水产动物类,包括海参、虾皮、牛奶、蜂蜜等,对控制血压有帮助。
03:05
中年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临床一般认为中年人的正常血压应该是低压在60mmHg-90mmHg之间,高压在90mmHg-140mmHg之间。血压不论是过低或者过高,对于人体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患者都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规律性的休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的素质。患者平时也要定期做好血压的监测来跟踪病情,同时要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在此期间的饮食要注意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低糖为宜。
有高血压能吃阿司匹林肠溶片吗
高血压的患者是可以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但是究竟需不需要服用是需要根据高血压的危险分级来决定。当高血压危险分级高,像一些分级是极高危或者是高危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血栓性疾病。因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预防。如果患者高血压分级比较低,就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抑制血小板素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血栓的生成,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果患者存在心绞痛、脑卒中等病史,这种情况下排除禁忌症以后是必须要吃阿司匹林的。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22

80029次收听

02:42
高血压喝醋能降血压吗
高血压喝醋并不能降血压,在临床上,并没有说这种治疗方法当中包括这个醋,实际上醋并没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我们在这个血压的管理当中,它是一个综合的管理,这个管理并不是依靠于吃某一种食物,而是要调整饮食结构。这种饮食结构,最主要是限盐,盐的这个摄入的增高会增加血压发病的一个概率,限盐之后,血压就会下降。第二个方面就是减少脂类食品的摄入,这个脂类食品就是脂含量比较高的。另外,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粗粮。同时,运动也非常的关键。
高血压是如何引起的
现在患有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种疾病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是年龄因素,年龄越大患病的几率越高;其次是精神和环境因素,精神高度紧张时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另外,饮食因素、药物因素、遗传因素、其他疾病等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当血压的高压在140,低压在90的时候,那么就属于血压偏高了,需要进行降压的处理,常见的就是服用降压药来降压,降压药是需要长期的服用的,不能私自的停药,以免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出现。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是怎么回事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一种携带胆固醇进入周围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低密度脂蛋白。当低密度脂蛋白,特别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过高时,其携带的胆固醇就会积聚在动脉壁上,长期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日常生活中运动量偏大。第二,脂肪的摄入量过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清淡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动物内脏等多种脂肪酸的食物的摄入偏少。第三,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第四,是服用了他汀类药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实偏低是好的,因为脂蛋白偏高会引起动脉硬化。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建议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
语音时长 01:39

2020-01-14

59606次收听

血压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血压低压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饮食不健康、肾功能衰竭、外周血管阻力的大小,都是导致这样情况出现的原因,患者需要改善生活行为,配合医生药物治疗,平时也需要对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进行调理,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两侧血压不一样怎么回事
在进入到冬季的时候,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几率也就变得更高,有的时候大家会发现两侧的血压出现不一般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也会分成两种不同的因素,第1种就是正常的现象,而另外一种也就是周围血管疾病而导致的,所以说也不应该过于的忽视。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在于血管发生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脑、心、肾、眼底、大动脉和下肢、下肢动脉。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证实了,高血压是脑梗死和脑出血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之后,单纯的收缩压升高10个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性会增加49%;舒张压增高5个毫米汞柱,脑卒中发病的危险性会增加46%。2015年冠心病发布的一个数据显示,冠心病前几位危险因素当中,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占了45%,其他是高血脂20%,吸烟占了20%,糖尿病占了15%,可见高血压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无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都会随之增高;而且血压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冠心病的危险性也越严重。
语音时长 01:30

2019-05-16

55629次收听

01:07
血压控制标准
血压的控制标准细分为正常血压90-120∕60-80mmHg和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mmHg。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国内外诸多的临床试验通过正常高值血压组(120-139∕80-89mmHg)和理想血压组(90-120∕60-80mmHg)对比研究,正常高值组会出现心、脑、肾的损害,所以对于没有糖尿病和脑卒中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为妥,要求血压平稳,尽量避免血压忽高忽低。对于老年动脉硬化程度较重的高血压患者,也要尽量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顽固性高血压要重视联合治疗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应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对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和对药物反应差的真正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此外,应将临床病史、检查以及一些实验室和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做细致的分析,找出引起顽固性高血压的较复杂的、较隐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