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多大需要手术

发布时间:2019-05-0753766次浏览

胆囊息肉是常见的肝胆疾病,如果说息肉的直径小于0.2厘米,一般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但如果说直径大于0.2厘米,或者说出现了恶变的可能,往往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和影响。

在众多的胆囊疾病当中,胆囊息肉是常见的一种,它指的就是在胆囊壁上长出来的息肉样突起,有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之分。该病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但如果说息肉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必须得采用手术来治疗,那么胆囊息肉多大需要手术?
  一、胆囊息肉多大需要手术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的直径如果小于0.2厘米,可以先观察或者是采用药物等方法,来治疗,防止病情继续扩展。但如果直径超过了0.2厘米,或者是并发了胆结石,有恶性病变的可能等,都必须要及时的采用手术方法来治疗。
  二、胆囊息肉术后注意事项
  1.吃好早餐
  胆囊息肉手术之后,患者得注意日常的饮食,一定要保证饮食的规律性,早餐必须要吃好。胆汁主要的作用就是消化食物,要是不吃早餐的话,晚上分泌的胆汁没处利用,会聚集在胆囊当中,时间长了,就会对胆囊造成刺激,使息肉复发。
  2.保证低胆固醇饮食
  如果说摄入了过多的胆固醇,肝胆的代谢功能,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多余的胆固醇,也会在胆囊壁结晶和沉淀,进而形成息肉。所以做了胆囊息肉手术之后,应该要保证低胆固醇饮食,特别是晚上,一定不能吃有高胆固醇的食物。
  3.禁止喝酒以及含酒精的饮料
  胆囊息肉做了手术之后,必须得禁止喝酒,以及所有含有酒精的饮料。酒精进入体内之后,需要通过肝脏来分解和排毒,这样的话,就会损伤到肝脏功能,也会影响胆汁分泌,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致疾病复发。
  4.多进行体育锻炼
  做了胆囊息肉手术的患者,恢复期过后需要多喝点水,多活动,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这样能够增强体质,能够让身体的抗病能力提高,避免胆囊息肉复发,也可以预防其他的一些疾病。

相关推荐

为何胆囊息肉会消失
胆囊息肉自己消失,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之所以会消失,大概有两种原因。第一,所谓的胆囊息肉并不是真性息肉,是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误诊为胆囊息肉,这种胆固醇结晶有可能随着胆汁的自己溶解掉了,或者是在胆囊运动的时候,从胆囊壁上脱落了,从而在后续的检查中,就发现息肉不存在了,误以为是息肉消失了。第二,,息肉本身和胆囊黏膜相连的部位非常的纤细,在胆囊剧烈收缩或者是剧烈运动时,这种纤细的蒂部有可能发生断裂,导致胆囊息肉脱落,随着胆汁排出到肠道内,所以也就出现了后续检查中,发现胆囊息肉不存在消失的情况。以上两种情况,在临床上其实并不是非常多见,但是偶尔在临床上是可以遇到,无论是哪种原因,大家都不要慌张。
语音时长 01:16

2021-10-15

78120次收听

胆囊息肉该怎样护理
内科疾病中,胆囊息肉也是属于很高发的一种。多数人对于胆囊息肉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所以在生活中也无法做好胆囊息肉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1、胆囊息肉的护理体现在胆囊息肉患者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能否癌变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能否恶变为胆囊癌,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证据,可能是由于此类型诊断的时间较短,因此针对患者分类预后的观察较少。到目前为止并未有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癌变的报道。但患者仍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听取医生的建议。
预防胆囊息肉复发的3种方法有哪些
对于采取保守治疗的胆囊息肉患者来说,预防息肉不再复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由于保守治疗不像手术治疗一样彻底,多数患者的息肉只是体积减小了但并未完全消失,所以预防工作十分关键,要想息肉不再复发,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胆囊息肉会出现哪些危害
胆囊息肉严重起来是非常严重的疾病,比如转变成胆囊癌,最后危及生命。目前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以女性居多。很多人可能还不相信胆囊息肉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下面我们就让胆道专家给大家详细讲解胆囊息肉这种疾病的一些危害吧!
如何预防多发性胆囊息肉
多发性胆囊息肉是胆囊的一种常见病变,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虽然多发性胆囊息肉癌变的几率较小,但是朋友们也不要掉以轻心。预防多发性胆囊息肉的措施主要有以下3点:规律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少食胆固醇过高的食物。
不健康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胆囊息肉吗
很多病人询问,不健康的饮食跟胆囊息肉会不会有因果关系?这个回答的一定是肯定的,虽然说胆囊息肉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基因的因素、遗传的因素,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去追溯的,但是虽然没有任何一个病因可以说作为一个主导的因素,但是从胆囊息肉的成分来看,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胆囊息肉跟我们的高脂饮食也是有一定关系的。胆囊息肉的成分85%是来自于胆固醇,所以胆固醇息肉是胆囊息肉里面最多见的一种。胆固醇是如何进入胆囊的?那么肯定是来自于我们肝脏所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果我们摄入大量的高脂饮食,肝脏的胆固醇就会形成得比较多。胆汁里面含有大量的胆固醇的成分,在胆囊中进行胆汁储存的时候,这些胆固醇就会形成过饱和,形成析出、沉积,或者说在胆囊壁上就会形成结晶,有可能就会形成胆固醇的这种息肉。那么在我们不规律的饮食的情况下,比方说我们该吃早点了,但这时候我们没有去进行早点的摄入,就会造成胆汁没有定期地进行排空,就会造成大量的胆固醇的沉积,没有进行清洗,也会造成胆囊息肉或者胆固醇样的结石的产生。所以规律的饮食和减少高脂饮食对胆囊息肉的发生一定是会有作用的。
语音时长 01:54

2020-05-15

58828次收听

03:04
胆囊息肉1mm吃药能好吗
临床中,一毫米息肉发现较少,多为二、三毫米以上。对于一毫米息肉,多数情况不做特殊诊断,也没有特效方法能治疗或控制它的生长。但是,胆囊息肉跟高脂饮食密切相关,比如说吃的油脂或者肉类过多,由于胆囊息肉的成分大部分是胆固醇,那么就容易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生,所以首先要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其次,要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规范生活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饭,晚饭不过晚等。这样可以缓解息肉的生长速度,另外,可以适当服用中药,如金胆片、消炎利胆片,改善胆汁成分。
02:40
胆囊息肉癌变需要切除胆囊吗
临床上如果诊断出胆囊息肉癌变,必须进行胆囊切除。无论是胆囊息肉还是胆囊自身产生癌变,治疗的最低要求是切除胆囊。胆囊癌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期,常见的有TNM分期和Nevin分期。如果在胆囊息肉早期产生癌变,没有影响到胆囊的肌肉层或者粘膜下的肌肉层,只是在粘膜内有一些轻度的癌变。单纯地做胆囊切除手术能达到治疗效果。一旦胆囊癌有所发展或者胆囊息肉癌变之后,癌细胞已经扩展到黏膜的基层,甚至达到胆囊基层、胆囊壁,除了胆囊以外,要把胆囊所附着的部分肝脏,甚至胆囊管所附着的部分胆总管,都要进行切除,进行重建手术。
胆囊息肉的并发症是什么
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腔里面生长的息肉样的病变组织。它的病理类型主要是两种:一种我们叫胆固醇性息肉,另外一种叫腺瘤样息肉。但无论哪种息肉,它在B超上都很难进行一个完全的一个鉴别。胆囊息肉它对我们有什么危害,也就是说他有什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一点,担心息肉长大以后会发生一个癌变,超过一公分的胆囊息肉它就有可能会有癌变,而一公分以下的胆囊息肉,他基本上是不会癌变的。所以说在临床上,我们如果一个胆囊息肉的患者来就诊,如果他B超提示胆囊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我们一般都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个定期的随访观察,半年左右做一次B超就可以了。而对于直径大于一公分的胆囊息肉,我们建议患者要进行一个及早的一个手术切除,因为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过程是没有任何的症状,而恶变以后等出现症状的时候,绝大多数患者已经处于疾病的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的一个时机,即使做了手术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所以对于这种直径大于一公分的胆囊息肉,我们建议要尽早的进行一个外科手术的一个切除,所以胆囊息肉它最主要的并发症还是有可能会恶变为胆囊癌。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16

53622次收听

胆囊息肉的症状
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实际上是没有明显的症状,这是由于胆囊息肉只是附着在胆囊壁上,向胆囊腔内突出,而且不随着胆囊的收缩移动,因此没有明显症状。有的患者可能会存下右上腹的不舒服,消化不良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进行鉴别,看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的,包括胃肠道疾病,慢性肝病等。如果合并有慢性胆囊炎,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胆囊壁的增厚,胆囊增大或者胆囊缩小,那胆囊息肉的症状实际上也是由于慢性胆囊炎引起,而不是息肉本身。某些情况下,胆囊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由于存在有癌变的风险,需要在定期的体检的时候来进行针对性的判断,如果说胆囊息肉短时间快速增长,胆囊息肉内有血流信号,或者不排除癌变的,那么无论胆囊息肉有没有症状,都建议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24

54554次收听

03:27
胆囊息肉原因
导致出现胆囊息肉的常见原因有饮食因素,生活方式和炎症。胆囊息肉病变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但随着近年在饮食方面过多食用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常见因素考虑以下几种:一、若患者饮食没有规律,尤其不吃早餐,胆汁滞留时间过长刺激胆囊壁形成息肉。二、熬夜、酗酒、抽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会使胆固醇增高。三、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胆固醇沉淀,从而形成胆固醇息肉。
01:24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现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可以包括肿瘤性息肉以及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出现胆囊息肉,主要的问题就是,胆囊黏膜本身出现了一些异常的病变,而导致黏膜向胆囊腔内形成突起。通常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肿瘤性息肉。除此之外,还有很少数的胆囊息肉,叫做胆囊腺肌瘤。胆囊腺肌瘤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息肉。从理论上来讲,大部分的胆囊息肉,都属于一种良性的病变。但是,从影像学来看,很难特别明确患者的胆囊息肉到底是属于哪一种类型,难以对胆囊息肉进行判断。所以,一般在临床上,对于患者出现的胆囊粘膜的突起,往往会统一定义,叫做胆囊息肉样的病变。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症状
胆囊息肉实际上往往没有症状。因为真正的胆囊息肉挂在胆囊壁上,或者说胆固醇结晶往往也是附着在胆囊壁上。这种一般不会造成症状。往往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胆囊里面有一个息肉样病变,一个中等强度的回声,往往是和胆囊壁相连。这个一般不会造成临床上的症状。往往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的病人,实际上是一个胆固醇结晶。这个不需要过度的紧张,可以到医院里面就诊,积极的是可以口服药物,有一部分病人可以溶解掉。不积极了或者消极一点的人,可以观察就行。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07

64529次收听

01:23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前准备
胆囊切除术是一个非常常规、非常普遍的手术。在很多的三甲医院,已经被列入移植手术的范畴。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手术前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病人在门诊完成一些手术前检查,手术当日到达医院,即可完成手术。有些医院,可能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上午做完手术,下午就可以出院,回家休息。有些医院可能需要病人留院观察一晚。但是,对于一些高龄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手术前还需谨慎。因大部分高龄患者可能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基础疾病。对于青壮年的病人而言,实际上并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