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六味地黄丸禁忌

发布时间:2019-07-2656139次浏览

六味地黄丸服用药物的时候也是有一些禁忌的。肾阳虚患者禁用此药,感冒或者其他寒湿性疾病期间也不能吃六味地黄丸。服药期间不能吃肥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而且高血压,糖尿病儿童,孕妇等人群服用的时候,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常见药,主要是治疗肾阴虚,效果不错。不过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期间也是有一些用药禁忌的,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比如说要对症治疗,注意禁忌饮食和人群。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六味地黄丸的禁忌吧。

1、六味地黄丸主要治疗肾阴虚,肾阳虚患者禁用。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是滋补肾阴,主要用于肾阴虚患者,比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疾病。肾阳虚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并不能治病,反而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

2、六味地黄丸禁忌在疾病期间吃。感冒或有其它寒湿性疾病时不适合吃。主要是生病期间,如果吃六味地黄丸,容易虚不受补。在人体很虚弱的时候,补品是补不了的。而且当把这种药吃下去,会把寒气包住,不利于寒湿毒邪的清除。

3、六味地黄丸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禁忌。吃药过程中,不要吃肥腻的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利于药品有效成分的吸收,也不利于其他作用的发挥。当然生冷辛腥的食物也是不能吃的,容易与药物相冲。

4、注意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时,建议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忌不要自行乱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也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因为本身从糖尿病的角度,市面上六味地黄丸的各类制剂,有的含糖,有的不含糖,有的用蜂蜜炼制,对糖尿病本身有影响。高血压也是如此,可能吃下去反倒会促进血压的升高。所以,在应用六味地黄丸时,这两类的病人尤其需要注意。儿童、孕妇服药的时候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服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相关推荐

气血瘀滞的症状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阴阳平衡状态,体现在气和血的关系上,气属于阳,血是运行于全身的。另外血液是有形的,是肉眼可见的,是属于阴的。另外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若气不足,推动血液往前,运行的力量不足,会出现血淤,最终导致气滞血瘀,会出现相应症状,往往是随着气滞血淤的部位不同,症状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症状,气滞血瘀的症状,共同症状是胸闷、腹胀。另外是疼痛,疼痛表现是胁肋的胀痛,或者局部的刺痛、头痛、胸痛,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肝区的胀痛,胃部的胀痛夜间加重。
语音时长 02:27

2021-09-29

70297次收听

02:23
气血不足喝中药管用吗
气血不足可以通过中药进行调理。气血不足经常表现为气短懒言,也就是经常在走路或者上楼梯时喘不上气,可能伴随着小便清长,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睡眠不好,夜晚安眠不灵,心神不安等等现象。气血不足是一个常见的涉及的脏腑的病变一个症型,像一些大病以后的病人,像一些手术以后的病人,这些病人经过一些大病,手术耗乏正气,可能会出现气血不足,会出现气短懒言,会出现面色黄白,会出现舌淡等等,时候是可以通过中医来调理的。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可以选择十全大补汤,也可以选一些大量的黄芪,黄精,熟地,当归等等这些养血补血的药物,所以气血不足是可以通过中草药来改善的。
02:53
背部出痧是怎么回事
背部一般是人体的阳气偏足的地方,阳气最充足的一条经络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另外就是督脉。风寒进入人体时,往往从阳气最充足的两条经络开始,背部出痧是体内有风寒之气的存在。刮痧就是用刮痧板蘸上刮痧油,在身体的特定的部位来回摩擦皮肤的一种治疗的方法。皮肤的选择有固定的穴位,跟身体疾病的状态,或是哪个脏腑的经络出现阴阳气血不平衡。另外,在与疾病相关的经络进行刮痧,如果体内的邪气比较多,或者有气血瘀滞的情况,在刮痧的部位就会出现皮肤的青紫或者是淤紫。皮下出现淤血的颜色、轻重也不一样。
02:54
气滞血瘀吃什么
气滞血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中医的体质症状,气滞血瘀中医推荐:一、吃具有行气的药物,比如陈皮、青皮,止咳、橘红等。二、芳香行气,闻到任何芳香的药物,玫瑰花、茉莉花、木棉花、菊花等都具有香的功能。三、行气可以化湿,可以配合一定的行瘀的功能,瘀血中最常用的田七、乳香、抹药、红花,特别像田七、红花、丹参,也可以当做一种食材,也可以当做一种药物。四、在药物里像当归,是一个很典型的行气活血,一味当归等同四物,最好的活血的方就是四物汤。五、面对一些比较严重的血瘀,比如栓塞,需要黄芪、人参、西洋参配合活血的药物,一起进行使用,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六、在饮食上,用藕汤行气活血,这是食物疗法的配合。
肺热吃什么
肺热可以吃百合。百合具有非常有效的润肺止咳功效。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质,这种物质对人体有着非常有效的润燥清热的作用。鸭肉性平,味甘咸,具有滋阴养胃的功效,民间又称鸭肉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用北沙参、百合煲鸭肉,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肺热阴虚所致的咳嗽咯痰、口燥咽干、肺结核咳嗽等。麦冬为百合科草本植物麦冬的根块,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用于肺热阴伤、咽喉干痛、声哑失音、舌燥口渴等。
语音时长 01:45

2019-10-14

54012次收听

入伏吃哪些食物能去湿气
三伏天闷热潮湿,好像笼屉一样,很多人都会感觉到湿气很重,所谓的这种湿气重一个就是没有食欲,会觉得口中黏腻、发淡、消化不良;另一个就是吃进去的食物总感觉好像很难下去,总是浮在脾胃,感觉脾胃呆滞、满闷的感觉,此外浑身皮肤觉得黏腻,身上觉得困重感,小便会觉得浑浊甚至小便不舒畅、不通畅,大便觉得黏腻或者是有大便的溏泄的表现,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多数情况下都是湿热。在日常生活中,伏天你可以多吃一些冬瓜、丝瓜、藕这样清热化湿的食物,同时也可以熬一些绿豆汤、红豆薏米水这样的清利湿热,但是对有些寒湿的患者,他不是表现为小便的黄,大便的黏腻不畅、灼热感,而是表现在肚子的满闷,同时胃寒,可能这些清利湿热的食物或者药物就要谨慎使用,对这部分患者可以建议他用点干姜、胡椒粉、生葱、生姜这样的食物来去除他体内的湿气。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17

57559次收听

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子有三七片、桂枝茯苓丸、舒筋活络丸、血府逐瘀丸、生化丸等。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还需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中药熟地黄功效与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熟地黄是一种十分不错的中药物,能够起到滋阴补血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地治疗精血亏损的情况。并且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适当地服用熟地黄能够地延缓衰老。
新陈代谢慢怎么办
新陈代谢的速度和身体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新陈代谢速度过慢或者过快都不好,新陈代谢速度慢疾病出现的几率就会更高,可以适当摄入咖啡,早餐吃鸡蛋,多喝一些水,适当的进行运动,还可以吃一些辣味食物,这样可以达到提高新陈代谢作用。
杞菊地黄丸的副作用
虽然杞菊地黄丸是一味中成药,副作用比较小,但是长期用药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引起肝肾损伤,导致小便增多,诱发肠胃不适等,所以在服用杞菊地黄丸时注意饮食,不要吃难消化的食物,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要慎用药物,如果感冒发烧或者对药物过敏要禁用药物。
穴位贴敷疗法是什么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一个传统的外治手法,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治疗方法。具体的就是把中药材,根据病情选取的中药材打成细末,然后再用醋、黄酒、蜂蜜,调成膏状做成药饼,再用胶布来固定在需要治疗部位。一、药物刺激皮肤可以透皮吸收,有药物的效应。二、贴在穴位上可以刺激经络,刺激穴位,起到调整机体机能的一个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的疾病,内服而外的疾病都可以用穴位贴敷来治。
语音时长 01:06

2018-12-21

58015次收听

02:16
哪些人不能艾灸
有实热证、阴虚有热人群不适合做艾灸。一、部分高血压病人属于肝火上炎型,会出现人体上部上火症状,如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容易发脾气、脾气比较急、脸红,大便干、小便等。有人甚至出现剧烈头痛、舌苔黄等都属于实热证,适宜用艾灸治疗。二、阴虚有热,如五心烦热,两手心热、两脚心热、心烦。还可出现腰酸背痛同时合并有虚热,上面阳亢等症状,也不适宜用艾灸治疗。
02:20
穴位贴敷法能治疗哪些病
穴位贴敷疗法对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呼吸道系统类疾病治疗都有不错疗效。一、膏药也是穴位贴敷疗法中的一种,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可以贴膏药。把药效集中在病痛部位,比内服药效果更快,治疗效果更好;二、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指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治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病症减轻或消失,尤其是呼吸道类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操作:最热三伏天时,用温热药材混合做成膏药,如白芥子、元胡、麝香,贴敷在后背腧穴上,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如肺俞穴、心俞、膈俞。
气血不足肾虚脾虚吃什么药
气血不足,肾虚脾虚吃什么药,气血不足,肾虚脾虚实际上是两个概念,脾虚肾虚可以造成气血不足的情况。但是气血不足时间日久,也有可能出现脾虚和肾虚的情况。在单纯的气血不足情况下,可以口服八珍汤,八珍汤的组成本身是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四物汤针对的是血虚,四君子汤针对的是气虚。所以八珍汤对于气血不足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在气血不足同时伴有免疫力低下情况时,也可以口服贞芪扶正或者是八珍益母一类的药物,一般在脾虚和肾虚并列出现的时候,多是脾气不足和肾气不足的合并症,多见于脾肾阳虚。在脾肾阳虚的情况下,口服的药物可以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一类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41

2018-04-11

64056次收听

哺乳期调补气血很重要
女性进入哺乳期后,很容易出现脸色干黄、皮肤干燥、毛发分叉干枯等问题。这是由哺乳导致的。哺乳会让新妈妈损失大量生血物质,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哺乳期女性一定要注意调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