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9-08-2957556次浏览

其实有很多的女性都有可能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尽快的改善,其实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生物治疗,行为治疗,电刺激等等,当然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也应该尽快的选择手术治疗,这些方法看上去比较常见,但是效果却很好。

其实有不少的女性可能都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要是近也会伴有着各种不同的症状,压力性尿失禁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的改善,否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大部分的人可能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比如说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一、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简单,自我指导,没有副作用,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案结合使用,这种方法其实对于很多的女性朋友来说都会有着一定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尿失禁和防止尿道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帮助你抑制小便的冲动,练习加强和调整支撑骨盆器官的肌肉。
  二、生物治疗
  它可以帮助你学会控制和加强你的盆底肌肉,这在膀胱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有效的达到肌肉锻炼的一种效果,也可以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必须要长时间来坚持。
  三、阴道插入物
  阴道插入物有效的达到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效果,将这些装置放置在阴道内,以支撑子宫、膀胱、尿道和直肠,有许多类型可供选择,至于到底选择哪一种插入,必须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如此才能够带来更好的一种效果。
  四、电刺激
  盆底电刺激利用低水平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无力或不活跃的收缩,将一个类似棉条的传感器连接到一个手持可调节装置上,插入阴道。然后病人将电流增加到舒适的刺痛程度,定期的电刺激可以补充或增强你的盆腔肌肉锻炼计划。
  五、手术治疗
  要想尽快的缓解松弛的尿道,首先就应该选择手术的一种方式,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尿失禁手术主要有两种类型:膀胱颈悬吊术和悬吊术,在医学界,这些程序的相对有效性仍在争论中。如果你正在考虑手术,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做出决定是很重要的。

相关推荐

03:12
一跳绳就漏尿怎么回事
跳绳就漏尿,最常见的是女性患者,称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由于腹压增大时,膀胱出口阻力较小,尿液就自动漏出。主要原因是由于盆底肌肉松弛,以及盆底肌肉损伤造成。一跳绳就漏尿,可以做一些保守型功能锻炼,主要通过提肛运动,就是收缩肛门,通过两个月到三个月的锻炼,一般轻度的漏尿能够解决。如果漏尿情况非常严重,在经过保守治疗又无效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最好的检查手段是尿动力学检查,能够很明确的进行疾病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包括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首先要保持局部的卫生。压迫性尿失禁在手术之前应保持局部的干燥和卫生,及时更换内衣裤,同时还需要观察皮肤上是否有湿疹和丘疹,也可以适当涂抹一些抗感染的药物预防局部受到感染。术后护理每次在小便完之后都要用温开水进行清洗,并且还需要在医嘱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预防感染,同时在术后还需要每天按时对伤口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在晚上睡觉通过温水坐浴的方法,促进伤口部位的肿胀和疼痛尽快消退,有利于帮助病情康复和好转。压力性尿失禁要做好护理措施才能避免继发性感染现象,同时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做复查,观察术后的恢复情况。
语音时长 01:16

2021-01-15

118241次收听

压力性尿失禁如何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有盆底肌锻炼,服用α受体激动剂、吃益气、补气类药物治疗,尿道手术治疗等。物理治疗,盆底肌训练。锻炼盆底肌肉,增加肌肉张力,对抗尿失禁。药物治疗,服药中药或者西药。西药有α受体激动剂,如米开君类。中药吃益气、补气中药改善症状。手术治疗,分为传统手术,还有微创手术,经尿道中段悬吊带术。经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有TVT-O,TVT-O手术是经尿道经闭孔中段悬吊带术,术后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很少。
语音时长 01:20

2020-03-13

55462次收听

为什么会得压力性尿失禁
得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主要与分娩、阴道或尿道损伤、盆腔内肿物等有关。压力性尿失禁是现代女性一个比较常见的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压力性尿失禁发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主要分为四大原因:第一,比较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多次的妊娠和分娩引起的,现在医学证据认为怀孕和分娩两次以上的病人更容易得压力性尿失禁,这是第一大主要的原因。第二,是由于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引起的盆底的肌肉松弛和盆底肌肉的撕裂,也会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第三,主要的原因就是女性在绝经以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快速的下降,导致盆底肌肉的萎缩,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第四,最后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肥胖。
语音时长 01:35

2020-01-07

51641次收听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如何选择手术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有:阴道前壁修补术、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阔筋膜膀胱颈尿道悬带术、无张力带尿道悬吊术、经闭孔尿道悬吊术、尿道周围注射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也称张力性尿失禁,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体征是腹压增加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治疗原则:采用药物、手术、物理方法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也有帮助。还有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的主要适应证包括: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不能耐受的患者;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盆腔脏器脱垂,伴有压力性尿失禁需行盆底手术者,可同时行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
语音时长 01:28

2020-01-07

61637次收听

01:54
压力性尿失禁是怎么引起的
压力性尿失禁成因分为相关影响因素、病理、生理方面情况。影响因素又分为产妇多产,尤其是产超重儿,并且肥胖也是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其次病理、生理方面造成尿失禁最常见一个因素,就是膀胱颈、尿道、近端尿道下移,出现这样情况之后,腹腔压力会直接传导到尿道括约肌,让尿道括约肌压力升高之后,出现尿道括约肌闭合不全,又发生漏尿情况。还有就是女同志雌激素减退之后,造成尿道黏膜萎缩,形成这种封闭不全状态,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02:05
压力性尿失禁吃什么药
压力性尿失禁没有特别好药物出现,药物治疗分为吃补气、益气的中药和西药治疗1、西药治疗主要是分为:α受体激动剂、β3受体激动剂。原理是增加尿道张力,使漏尿情况减轻;2、其次就是中药,中医认为压力性尿失禁是一个脱症,或是一个气虚症状,可以用补气、益气中药治疗。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西药叫做米多君,能减轻尿失禁症状,但有心脑血管副作用,如说血压升高、头疼、长期服用会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几率升高,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广泛,药物治疗不是压力性尿失禁首选。
02:00
压力性尿失禁的中医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在中医里属于遗尿病范围,它主要表现是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遗尿病在中医上分为脾气虚、气虚不摄型,还有肾虚型。不同情况,表现不一样。比如说脾气虚型,有些人是体型会偏胖;消化功能不太好;咳嗽时候,漏尿会比较明显一些。肾气不足,或者肾不固涩型,这些人一般是中老年女性,尿失禁表现会比较严重。其次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气滞血淤型、压力性尿失禁。总体来说,都是跟中医气虚相关,可以理解为中气下陷,可以为气虚不摄。
01:52
压力性尿失禁并发症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液不自主外流。最常见并发症是皮肤受损,尤其是女性会阴部皮肤。长期尿失禁会导致尿液对皮肤侵蚀,皮肤会出现病变。比如说会阴部湿疹,皮肤炎症,或皮肤粘膜病变。其次,尿失禁还会伴随盆腔脏器脱垂。如膀胱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壁与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还会影响妇女性生活质量,会影响患者社交或其他生活,也属于并发症范畴。一个女性患者发生疾病之后,外出活动、社交活动都会受到很严重且明显影响。
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及分级
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为喷嚏、咳嗽、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它的等级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活动及夜间无尿失禁,不需佩戴尿垫,仅在重度的压力下(如咳嗽、打喷嚏、抬重物时)才有小便失禁。第二级是在走路、站立、购物时等轻度压力状态下腹压增加时,有频繁尿失禁,需要佩戴尿垫生活。第三级是不管在任何活动或姿势下都会有尿失禁的现象,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社交活动。腹压增加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发病因素有膀胱颈、近端尿道下移,尿道固有括约肌功能下降,尿道粘膜的封闭功能减退,支配控尿组织结构的神经功能障碍,尿道粘膜的封闭功能减退等。
语音时长 01:13

2019-12-30

57170次收听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做什么检查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需要做尿流动力学检查,同时需要对漏尿点压进行测定。为了测定膀胱尿道的倾斜角,则需要进一步做尿道膀胱造影检查。另外,还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做膀胱颈抬举试验或者棉签试验。
压力性尿失禁应做什么术前准备
尿失禁在生活中确实很容易出现,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很多不同的原因,要想积极的接受治疗,首先就应该做好手术之前的准备,必须要进行抽血化验,也需要注重于日常的饮食,同时也应该尽快的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禁止食物的摄入。
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比较尴尬的疾病,多与精神压力过大有一定的关系。而手术治疗是其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术后也要注意一些基本的事项,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同时做好预后的工作,这样对于术后的效果起着积极的意义。
压力性尿失禁怎么办
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中更常见,主要是在咳嗽,大笑或兴奋时尿道中尿液被挤压出来。该疾病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有关。如果症状轻微,可以通过功能锻炼,盆底康复或某些药物治疗,但如果病情严重,建议手术治疗。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怎么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腹压增高时的不自主溢尿,具体的治疗包括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其中非手术疗法主要是通过盆底肌训练、针刺或电刺激以及药物、注射等治疗方式。患者也可根据实际病情选择手术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