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晚期产后出血原因

发布时间:2019-10-1654460次浏览

产后晚期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之后超过24小时引导含有少量的出血情况,一般产后晚期出血量在500毫升以上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出血量过大,就需要及时的到医院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不仅可产妇精神过度紧张、选择剖宫产手术有关之外。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也是其常见的诱发病因。

女性在产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的情况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出血量过大且维持的时间过长,就属于产后晚期出血,长期以往后出血虽然不会带来致命性的危害,但是如果长期发展,也可能回复他其他一些并发症,所以如果有产后晚期出血的情况,一定要慎重。那么,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一、产妇精神过于紧张
  分娩时精神过于紧张,子宫收缩功能会受到影响,有可能会造成产后出血。正常情况,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血窦开放,会有少量出血。而当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之后,出血迅速减少。但是,如果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子宫收缩不好,血管不能正常闭合,即可发生大出血。
  另外,产程过长,使用镇静药过多、麻醉过深,也会引起子宫收缩无力,出现大出血。或者是羊水过多、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子宫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也不能很好恢复,也是造成晚期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二、剖宫产术
  由于剖宫术会影响到子宫的收缩、松脱或感染,使切口裂开所致,这也是造成晚期产后出血常见原因。此外,胎盘附着部位复原不全也是诱发的常见病因。
  一般情况下,胎盘附着处断裂的血管经子宫肌收缩会形成闭塞,如果没有正常闭塞,容易造成血窦重新开放,突然发生大出血,造成晚期产后出血。
  三、胎盘病因
  胎盘滞留、胎盘剥落不全以及胎盘粘连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四、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后果也非常严重,必须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女性在分娩24小时后,发生的子宫大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为常见,有的可能会延迟到产后两个月发病。而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特别多,对于顺产分娩的女性,要考虑是由于胎盘胎膜组织残留。粘附在宫腔内,从而在宫腔内发生变性坏死机化,这时就可能会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就可能会引起大出血表现。主要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而且在反复出血后,会有突然的大量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宫腔内有明显的残留组织。再次还要考虑是蜕膜残留,从而随恶露排出,也会引起产后出血表现。有的女性还可能是由于子宫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所以就可能会导致附着面局部的出血,而引起产后出血,这时检查彩超会发现子宫宫腔体积比较大,同时还比较软。还有的女性则要考虑是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子宫的复旧和收缩,从而也会导致产后子宫出血。如果是行剖腹产终止妊娠的女性,常常要考虑是由于子宫切口裂开而导致的大出血,可能是由于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者过高导致,还可能是因为缝合技术不当,甚至是切口感染引起。
语音时长 01:58

2019-11-22

53025次收听

晚期产后大出血怎么办
如果出现了晚期产后大出血,积极的抢救是最重要的,否则就会失去生命,晚期产后大出血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支持疗法,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做好治疗以后的饮食调节,这样就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孕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部分女性在生产过后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晚期出血的症状,如果女性想要预防或者是治疗这种状况的话,那么首先应该了解产后晚期出血的具体原因有哪些。目前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胎盘胎膜残留,胎盘因素以及子宫复旧不良等,建议孕妇最好是根据以上这些常出现的原因来做好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是什么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很多风险,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大出血,此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就会威胁到生命,之所以会引发大出血,可能是剖腹产所导致,又或者是子宫收缩乏力等等,除此之外也可能和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着一定关系。
晚期产后出血吃什么药
产后大出血在目前医学上出现几率大约在2%左右,但是一旦出现可能就会造成危害,所以在初期就应该使用药物治疗,首先可选择止血药物,另外也可选择促进宫缩药物,为了预防感染的出现,积极选择消炎抗感染药物很重要,能够第一时间控制病情。
晚期产后出血怎么办
女性若是出现了晚期产后出血的现象,而且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以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治疗,再就是要根据情况进行止血治疗以及抗休克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