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脾胃积热便秘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19-10-2158180次浏览

小儿脾胃积热引起的便秘需要全面的进行调理,首先要注意调理饮食习惯,切忌滥用补品。如果饮食调理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改善,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也少,在治疗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调理好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

脾胃积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会因为天气或者本身体质,以及饮食问题,而出现脾胃积热的症状。一般来说孩子们患病的几率更大一些,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脾胃积热怎么调理。所以担心还着急,想要更好的了解一下小儿脾胃积热便秘怎么调理?
  1、改变饮食习惯
  脾胃积热和他们的饮食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尤其是喜欢吃鱼、虾等容易燥热的食物的人,是更加要从饮食上进行改善的。可以先暂停吃鱼虾,多吃蔬菜瓜果以及适当的肉类来全面补充营养。同时注意观察此类人的性格是否不容易急躁,夜间盗汗的情况有所改观。如果是的话,那么就应该坚持饮食疗法,直至恢复。
  2、切忌滥用补品
  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这种需要调理的病症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都会想到用补品来调理,但是在这个时候不是每种补品都是适用于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如果使用补品的话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询问。
  3、必要时就医
  如果脾胃积热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那么就需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了。切记不可随意乱用药,必须在医生的许可之下才能够服用药物。
  4、用中药调理积热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药材。可以用合适的中药材来调理脾胃积热现象。常用中药有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大枣、蜂蜜、黄芪、山药、党参、薏米、白扁豆等。
  5、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
  脾胃积热的人多是脾气暴躁,情绪比较焦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睡前可以适当给按摩脚板,让睡眠更加舒适。脾胃积热虽然常见,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关乎健康,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相关推荐

03:00
健脾去湿的中成药
常见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种类很多,比如像五苓散、参苓白术散、疏肝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平胃散、香砂养胃丸、湿毒清胶囊、八正散、石韦散、三仁汤等等。儿童出现痰多、四肢无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有脾虚或湿气重导致。对于儿童,常用的健脾祛湿的药物有健脾丸、醒脾养儿颗粒、木香顺气丸、桂皮丸、参苓白术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对于养脾祛湿,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健康,要尽量保持饮食清淡,保证饮食时间,不要暴饮暴食。保证充分休息,不要熬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脾胃湿热不能吃什么
脾胃湿热不能吃生冷、粗糙类食物、高热量食物、热性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生热。
03:05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湿热是脾胃主运化,运化不利,聚水成湿,脾胃湿热的症状有:一、胃口不好,没有食欲、脘腹胀闷。二、脾主运化,我们转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就不能够很好的播散到全身,所以身体得不到精华,水谷精微的供养,身体就很困重,比较疲倦,即便休息之后也缓解不了,感觉到有种热热的,有种燥热、烦热,有时候会冒汗,发完汗之后更困,所以需要祛肾湿、化湿、利湿,把湿去掉,把热清掉,从下而解,从大便小便清才可以。湿热聚集在身体里面,到哪个脏腑都会影响,皮肤上会发黄疸、甚至发痒,湿热在皮肤上,随着肺气到达皮肤,阻碍周围的气机不通畅,又热又湿、阻滞,会痒,所以湿热流注到全身每个地方,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辩证,所以湿热症,需要很好的去关注和调理。
脾胃湿热怎么办
当患者出现脾胃湿热时,在治疗及饮食上应多注意,可选择健脾、祛湿的食物,如淮山、大枣、薏米等;另外可以选择祛湿的药物如土茯苓、鸡丝藤等。可以服用平胃散进行治疗,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脾胃湿热主要是由脾胃虚引起的。中医来讲脾胃能运化水湿,即人体进食后的食物都由脾胃来运化,当脾胃虚运化功能不足时,湿热会聚集到脾胃中。脾胃虚寒患者一般会出现怕冷、腹部隐隐作痛、手足冰凉等症状。湿热患者可出现口干口苦、大便粘腻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52

2020-03-17

64749次收听

胃肠湿热是什么原因
胃肠湿热与现代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如应酬、饮酒过量、喜欢吃火锅、烧烤或者煎炸食物等。湿热之品或者大热之品停聚胃肠后会损伤脾胃,会引起在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容易诱发以下症状出现:一,容易口干、口臭、口苦;二,胃脘部灼痛、腹痛;三,湿热积聚后引起大便不畅,或者大便后肛门灼热感。大便容易沾马桶,是经常见到的湿热积聚。胃肠湿热症状要从避免摄入肥甘厚利或湿热之品开始调理。另外脾胃上也少摄入湿热类食物,更好保护脾胃功能,防止湿热积聚产生。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8269次收听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可表现为胃胀,出现烧灼疼痛、反酸嘈杂、口干不欲饮水,胃口不好,甚至出现恶心想吐,小便短赤,大便溏泄或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或滑等情况。患者一旦出现脾胃湿热的症状,应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如过酸过辣或易产气的食物,还需保持心情舒畅,且适当锻炼身体。
02:15
胃肠湿热是怎么回事
胃肠湿热是由应酬饮酒过量、胃脘部灼痛、腹痛,湿热积聚造成的。胃肠湿热其实与现代的这种饮食结构是很有关系的。1、应酬饮酒过量,喜欢吃火锅、烧烤或煎炸的东西,湿热之品或大热之品,停聚胃肠以后就伤了脾胃,会引起容易口干、口臭、口苦这种湿热。2、胃脘部灼痛、腹痛。3、湿热积聚后引起的大便不畅或大便肛门的灼热感。甚至说大便特别容易沾马桶,是经常见到的湿热积聚。所以要从饮食避免摄入肥甘厚利或湿热之品。另外脾胃上也少摄入这些,从脾胃功能保护上防止湿热积聚的产生。
脾胃湿热怎么调理
脾胃湿热患者是需要通过多方面来调理的,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不可以暴饮暴食,还需要适当的锻炼,温度上面也需要小心,需要注意保暖,夏天的时候也不可以温度太低,患者需要保持好心态,劳逸结合,如果发现身体没有好转,一定要及早看医生调理。
胃火旺症状
胃火旺它属于中医的症状。胃火旺就是因为火气太重,内热太多。胃火旺的患者会觉得体内水少,爱喝水,爱吃凉,吃东西特别多,消谷善饥,大便秘结等。胃火旺主要就是以上的这些症状表现。胃热,中医认为是胃受了邪热,或过量的食用煎炒燥热的食物。患者建议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保持饮食的规律。另外要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和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改善胃火旺的症状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35

2019-09-04

58064次收听

胃火大怎么解决
胃火大了,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食疗。一,川莲、灯芯花、莲子芯、麦冬等,金银花、菊花、薄荷、鲜芦根等煎水当茶喝。具有泻胃火,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二,用鲜芦根、白菊花、鲜茅根、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煎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鼻血、咽肿、胃热等病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三,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片同炒,此膳可清胃健脾。
语音时长 02:04

2019-09-04

58617次收听

01:55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吐酸水。脾胃湿热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身体困重,因为脾主化湿,当脾化湿的能力减弱,体内湿热就会增加,患者会表现为四肢困倦,舌苔黄厚,尤其在潮湿天气时,脾胃湿热的患者会更多,脾胃湿热的表现更多集中在消化道。男性和女性中脾胃湿热也有不同表现,女性患者更多是妇科表现,脾胃湿热的女性一般白带会更多,而且颜色偏黄,还会有异味,男性脾胃湿热者,会出现泌尿道改变,尿色发黄,以及小便的灼热感,湿热下注的表现也会更明显。
肠胃湿热怎么办
肠胃湿热属于现如今很多人都会出现的肠胃不适症状,而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办法来改善或者消除该症状。首先患者需要改掉自己的生活习惯,其次患者可以选择中医疗法或者是药物疗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脾胃不好应该如何调理
调理脾胃不和有以下几点:一、保持心情舒畅,生气使肝气郁滞,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二、三餐规律,少吃辛辣刺激或生冷的食物;三、注重腹部保暖,尤其是夜间睡觉时,防止寒邪直中脾胃;四、适当锻炼,常做腹部按摩。
语音时长 02:25

2018-09-29

57362次收听

肠胃湿热能自疗吗
讲了这么多有关湿的问题,大家已经意识到当个中医大夫不简单。今天,我们再聊聊肠胃湿热的问题,给几个简便易行的方法,供大家在求医不得或户外无医可求时参考:
01:39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一、脘腹胀满、脘闷纳呆、食欲不振、舌苔黄腻;二、尿少尿黄、大便黏滞不畅、大便稀溏;三、湿热之邪容易困阻肌肉、经络,会出现肢体困倦乏力;四、湿热之邪如果比较重,会熏蒸肝胆导致胆液不循常道,出现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