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肌劳损针灸有用吗

发布时间:2019-12-1360823次浏览

腰肌劳损是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腰部不加注意,导致腰部由于长时间的进行一种动作或姿势,而造成肌肉的损伤。腰肌劳损的治疗是需要非常久的时间的,一旦到达一定程度的话,可能就会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甚至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腰肌劳损如果采用针灸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是非常有用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疾病围绕在人们的周围,一旦有的疾病沾染到人体后,就会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对人们造成许多的困扰。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非常的多,而且治疗效果也都不错。针灸也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那么,腰肌劳损针灸有用吗?
  1、有避免恶化的作用
  有的人感觉仅仅只是腰部酸痛,不需要注意。但是,往往就是因为不注意,所以导致病情出现了恶化,这时候治疗就会变得更加的复杂而且麻烦。如果采用针灸的方法是可以减缓腰肌劳损的。而且防止其影响到其他的组织器官。而且,针灸相对于药物类的治疗方法来说,减轻了对胃部的刺激,防止影响到胃部的正常消化。所以,腰肌劳损采用针灸的方法是不错的选择。
  2、有疏通消炎的作用
  针灸主要就是运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穴位上,通过穴位来进行身体内部的经络的调理。通过疏通腰肌劳损部位的通畅之外,还可以防止因为腰肌劳损瘀滞而引起的发炎的现象。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腰肌劳损给人身体带来的疼痛感。腰肌劳损到达一定程度后,通常治疗起来疗程非常长,所以应该找专业的医生进行针灸治疗。
  3、有修复的作用
  腰肌劳损通常会导致腰部的肌肉细胞因为过劳而出现损伤,甚至是死亡。针灸可以刺激身体内部的代谢,刺激细胞的活跃程度,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修复损伤的细胞,进一步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针灸可以让腰肌劳损得到治疗,通常治疗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可以根据医生建议,结合其他方法配合治疗。

相关推荐

01:16
腰肌劳损睡觉正确睡姿
腰肌劳损人群正确的睡觉姿势常包括仰卧位以及侧卧位。1、仰卧位头部放于枕上,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患者在腰椎的后方垫一个6-10厘米且软硬适中的垫子,促进腰椎生理前凸恢复,对肌肉也有支撑作用。2、侧卧位两脚自然地垂直或微屈,或者是上面那条腿微微蜷,手枕在腮部或者搭在侧面,两膝之间夹一个小枕头。注意下肢不能交叉。
03:06
腰很累是怎么回事
腰很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腰背部肌肉劳损,或称为腰背肌筋膜炎,该情况多见于青壮年人,尤其是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因为长期需保持姿势,此时腰椎负荷相当大,久而久之会出现腰肌劳损,局部发生无菌性的炎症,导致腰部的酸痛、不适、迁延不愈。另外,常见原因是腰椎间盘,还有腰椎椎体和椎间小关节突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该情况一般多见于老年人。因为退行性改变和年龄有关,随年龄增长,腰椎、椎体周缘和上下关节突之间会出现骨赘增生,刺激周围的肌肉、肌腱,还有韧带结缔组织产生炎性,从而引起腰部酸胀、疲惫的感觉。还有,瘦高体型的女性,或因减肥而过度节食的女性,腰部肌肉力量往往是很差的,也易出现腰部的疲劳不适。
02:54
腰两边疼是怎么回事
双侧腰痛常见的一些原因包括腰肌劳损、泌尿系结石和妇科疾病等。一、腰肌劳损主要是指双侧腰肌的慢性疲劳性的损伤,多见于久坐或长期过度的劳动或者活动或者是一些不正确的姿势的运动造成了腰肌劳损,可以通过腰肌的功能锻炼包括中医中药的治疗,比如理疗、针灸等来减轻症状。此外,还可考虑口服消肿止痛的药物,局部贴敷一些膏药。二、泌尿系的问题,泌尿系的问题包括泌尿系的结石和感染以及泌尿系的一些肿瘤。三、有些妇科疾病会引起双侧的腰痛。
02:10
弯腰疼站直就不疼怎么回事
要搞清楚是哪个地方疼。一般如果单纯弯腰的局部疼,最常见的就是肌筋膜,弯腰的时候肌筋膜受到张力的牵拉有可能会疼,站直的时候肌肉相对放松了,就不疼。第二就是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弯腰的时候韧带受到牵拉,无论棘上韧带还是棘间韧带,有可能疼了,站直的情况下,身后的肌肉放松,韧带放松就不痛了,。还有就是小关节,腰椎有好多小关节在上面,弯的时候也许受力增加了,腰间盘、椎体的压力增大,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症状,所以最常见的是软组织引起的,其次,根据解剖结构有可能是小关节或椎体。
腰肌劳损该怎么治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的工作非常的累,在工作过程中,腰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所以经常会感到腰部非常的疼痛,这会严重的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还会引起腰肌劳损这种疾病,那么,患有腰肌劳损该怎么治呢?请看下文的介绍:
年轻人会腰肌劳损吗
骨科诊室里,当年轻的患者被告知患有腰肌劳损时,往往一脸困惑,“我这么年轻,又没干什么体力活,腰肌怎么会劳损呢?!”那么,年轻人会腰肌劳损吗?专家表示:腰肌劳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并非是中、老年人和体力劳动者的“专利”。
腰肌劳损吃什么药好得快
生活中会常常听到有人埋怨说自己的工作时间太长,累的是腰酸背痛,全身没力气,其实这些都可能的腰肌劳损疾病引起的症状,由于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流逝,腰肌劳损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怎么治疗,腰肌劳损吃什么药好得快呢?
得腰肌劳损应注意什么
任何疾病,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治疗,只有早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如果身体有异样,一定给与及早的重视,对于腰肌劳损这种病,更应该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得腰肌劳损应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
站久了腰痛是什么原因
站久了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腰肌劳损、腰背部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腰椎结核、腰椎肿瘤、椎管内肿瘤、盆腔疾病、早期的盆腔炎症和肿瘤等。腰肌劳损:中年人多发,与长期保持一种劳动姿势有关,久站后腰痛明显,休息后可缓解。在疼痛区有固定的压痛点,在压痛点进行叩击疼痛反而减轻。腰背部筋膜炎:久站加重腰部的肌肉和筋膜的负担,致使疼痛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引起腰痛,久站会加重刺激窦椎神经纤维,疼痛加重,可进行CT和磁共振检查。腰椎滑脱症:久站会加重相邻两椎体向前和向后的相对位移而出现腰痛。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64065次收听

腰肌劳损是怎么引起的
腰肌劳损多由腰背部结构被超负荷、外伤运动、气候、环境因素、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腰椎间盘突出症、某些先天性疾病等。腰肌劳损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多由腰背部结构被超负荷使用引起,是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引起腰肌劳损常见原因有:1.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被牵拉状态,久之腰肌产生慢性损伤,出现腰痛。2.外伤运动时动作不合理,或扭腰以及腰部骤然承受负担时可能会使腰部肌肉受伤,急性腰扭伤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或者反复多次损伤,会引发腰肌劳损。3.气候、环境因素,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4.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腰椎病导致腰肌劳损。5.某些先天性疾病,例如腰骶椎先天性畸形会导致使腰骶部两侧活动不一致,更易导致腰骶部软组织的疲劳而引起腰痛。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26

52948次收听

腰肌劳损是怎么回事
腰肌劳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长期久坐、久站、弯腰持物或剧烈的腰部活动,导致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的炎症疾病,其主要表现是腰或腰骶部两边肌肉反复出现胀痛、酸痛。这些疼痛可随气候变化而出现,疼痛程度会随着劳累程度加大而明显,呈现出日重夜轻的特点,休息后可减轻。症状严重者会因为腰部疼剧烈,影响到躯体的正常活动。这个病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程超过半年属于慢性病程。这个疾病可以采取使用消炎止痛药物治疗,配合理疗、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必要时注射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肌松药及镇痛药。对于有明显压痛点的患者,可以采用封闭疗法治疗。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11

51434次收听

腰肌劳损日常按摩
腰肌劳损的按摩其实就是要恢复它的生理曲度,腰都有生理曲度,腰是向前的生理曲度,我们往往是把两个手叠在腰后方,放在腰带的上方,两个手攥成拳头放在后面去顶,向前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按摩的方法,然后在肌肉上面做一个用力的回旋挤压去向前顶。如果手边有泡沫轴,或者说有按摩棒可以抵在腰后面,两手推着这个棒向前,然后身体向后倒,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放松肌肉的方法。如果家里附近有健身的器材,可以靠在鞍桥上面,身体向后仰,用后面的那个小的凸起顶在两个腰肌上面去挤压去揉搓,这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放松腰部肌肉的方法。
语音时长 01:20

2019-04-29

58139次收听

腰肌劳损如何医治
腰肌劳损患者一般需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进行治疗,也可用水煎服地龙散等中药方剂。同时可配合超声波和红外线一类理疗方法,或者局部注射普鲁卡因注射液等药物。而如果患者病情极为严重,就要考虑做腰部外科手术来清除病灶。
中医怎么治疗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治疗主要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解除肌肉痉挛、增加腰部肌肉力量为主,中医治疗方法有按摩、针灸、拔火罐、刮痧、走罐等。
语音时长 01:00

2018-04-26

66057次收听

01:30
如何预防腰肌劳损
预防腰肌劳损首先要加强腰背肌锻炼,特别是一些长期坐着工作的人,腰背肌肉比较薄弱容易损伤,做一些前伸、后仰、腰部旋转动作可以使腰部肌肉发达。其次在日常生活上要注意看书、取物及日常坐姿的正确性,最后应减少前往潮湿、寒冷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