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一年四季脚凉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2-2453448次浏览

如果一年四季总是感到脚部发凉,需要进行适当的调理,按摩、食疗以及艾灸都是不错的方法。如果经常性的感觉到脚部发凉不仅与肾阳虚有关,如果心血管循环不畅,血糖低或者是低血压,都会致使脚部发凉严重。除了这些疾病之外,压力过大也被认为是其常见的诱因。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季,一年四季都会感觉到脚部发凉,即便是相应的保暖措施做得很好,脚部一点温度也没有。其实脚部发凉对于人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所以需要适当的进行调理,以免病症越发严重,诱发其他疾病发生。那么,一年四季脚凉怎么回事?
  一、一年四季脚凉怎么办
  1.按摩
  如果脚部发凉,可以通过按摩缓解,人体有很多学问,只要找准学位点听取医生的安排进行按摩,效果会比较好。如果脚部发凉,可以按摩涌泉穴、足三里、命门穴,大椎穴或者是神阙穴等,除了按摩之外,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方法改善效果会更好。
  2.食疗
  除了按摩之外也可以选择食疗,食疗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每天清早起床之后,不妨喝一杯生姜茶暖身,长期坚持饮用,也能够起到缓解脚部发凉的情况。
  3.艾灸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之外,艾灸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对于全身各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起到扶正祛邪,通络活血等相关的功效,对于脚部发凉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虽然艾灸比较简单,但是也是需要慎重,艾灸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所以在艾灸时最好是到中医馆艾灸,防止因为艾灸损伤到局部皮肤在艾灸之后要注意做好身体保暖,多喝一些温开水,加速身体排毒。
  二、一年四季脚凉的主要原因
  1.肾阳虚
  脚部冰凉最为常见的诱因之一是肾阳虚患者,即便是在外界温度正常的情况下也会感到浑身发冷,尤其是脚部发凉最为严重。
  2.心血管循环不畅
  一年四季总是出现脚凉,也可能和心脏血管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血液的主要源头是由心脏发出,再携带一定的氧气到全身各个部位。如果心血管系统功能出现障碍,会影响到血液运输以及输送,造成脚部发凉。
  3.其它疾病
  除了上述主要原因之外,如果血糖较低或者是患有低血压,亦或者是精神压力过大,都会致使脚部发凉。

相关推荐

03:34
湿气重,祛湿气的好办法有哪些
如果体内湿气重,要祛湿气,就要进行综合的调理。一、居住的环境要避免潮湿、阴冷,要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二、多吃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吃油腻、过甜、过冷的食物三、加强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四、健脾,可选择较方便,使用安全的中成药,如参苓健脾胃颗粒。五、拔罐。祛湿的效果较理想,也无副作用。六、刮痧。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身体散热、祛湿。七、热水泡脚。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湿气重的患者不能吃什么食物
湿气重的患者有些食物是不能吃的,首先说湿气重的表现是什么?湿气重的表现,一个是身体四肢酸重、整个人体比较沉、不爱运动,或者运动能力下降,严重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另外还会出现像舌苔比较厚腻、舌苔很厚、白腻的或者黄腻,另外就是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虽然粪质不是很干燥,甚至大便还不成形,但是大便不畅、不痛快、大便排不尽的这种感觉,甚至一天2-3次,这种都属于湿气重的常见症状。另外,肚子胀、胃胀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湿气重的原因一个是外湿和内湿,湿气重主要是内因是根本的原因,产生内湿的原因就是脾气不足、肾气不足。脾气不足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饮食不洁包括饮食量的饥一顿、饱一顿,另外包括食物质地的问题,长期吃肥甘厚腻,或者是长期贪凉、饮冷,这种情况都会损伤脾的阳气,阳气不足脾主运化的功能下降,脾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功能下降,湿气停留在体内。因此,湿气重的人就不能吃一些有损于脾气的食物,主要就是一些肥甘厚腻的,像红烧肉各种肉类的食物,另外像一些冰镇的饮料、食物等,这一类的食物对于湿气重的人是不能吃的。
语音时长 02:14

2021-07-09

67033次收听

身体热是哪种体质
身体热可能由外邪所感的实热,也可能身体内部产生的虚热。人体有寒有热,身体发热是感觉到身体温度升高的表现。一种是外来的因素导致,如外感风寒、风热、为外邪所感,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气机气血的循环,是实热。也有痰瘀阻滞导致气机的淤塞,引发体内炎症致发热,是虚热。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阳气具有固涩人体机体的功能,有时候在气虚或阳虚时,也会发热,这是虚热的热像,对治方法是甘温除大热。阴虚发热,如因熬夜、消耗过度,导致阴虚的体征,有盗汗这些表现,有些五心潮热、手足心发热,是阴虚的热象。这种要通过滋阴的方法才能清除。
语音时长 01:43

2020-04-15

58342次收听

中医祛湿方法
体内湿气比较重时,首先要注意的是不宜进补,饮食也要清淡,尤其需要控制肥肉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中医祛湿的方法主要是调脾胃、健脾祛湿,主要的方法有食疗、药物疗法以及艾灸和拔罐治疗等。一,搭配中药材制作食疗药膳有改善湿气重的情况,它能发挥清热祛湿的功效。比如可以用赤小豆、茯苓、白扁豆以及薏苡仁进行食疗的药膳治疗。二,药物疗法。常用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还可以用荷叶、决明子、陈皮煎汤代茶饮,也可以起到健脾利水化湿的作用。三,艾灸。艾灸可以起到祛湿、利湿以及调理气血的作用,可以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以及丰隆穴,这些穴位都有祛湿的作用。四,通过足浴及拔罐来进行治疗,也有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的作用。五,可以多运动。运动出汗也是很好的祛湿气的方法,通过运动可以使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直接发散出来。
语音时长 01:43

2019-08-21

61171次收听

中医怎么把脉
把脉是中医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了,不管是电视剧里面,还是现实生活中,把脉都是中医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中医是通过三个手指将手腕分成三部分,这三部分对应于不同的器官来进行把脉的。
01:39
湿气重怎么调理
湿气重这时应该在健脾除湿的基础上,再加上行气的药物和芳香化湿的药物,就能够把湿气更好地排出体外。湿气在中医上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是由于生活环境中有很多的潮湿,比如涉水、淋雨,居住的环境比较潮湿等,外湿重的要注意环境的干爽能够有效地防止外湿对人体的侵袭。内湿更多见于脏腑功能减退当中,尤其是脾胃,如果脾化湿的能力减退以后,导致内湿的泛滥,湿气会越攒越多,而脾胃也越来越虚,湿气重时还会出现身肢困倦无力,甚至会影响饮食,以及大便的溏滞不爽,肛门灼热。
洛神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洛神花的功效与作用一般有清热去火、抗痉挛、促进消化、调节血压、保护肝功能等。具体分析如下:
02:05
小孩能吃枸杞吗
小孩能不能吃枸杞,需要结合小朋友的体质状态来具体决定。一、枸杞有助阳之功效,如果是小女孩,尤其处于发育期当中的小女孩,不太主张用枸杞。二、枸杞部分的人群用了以后,还容易上火。所以对于如果小朋友体内有积热,内热比较重的情况,也不太主张用枸杞。三、枸杞有明目,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的作用,如果小朋友有视力下降或者是发育不良的情况,可以适当食用枸杞。但是凡事都不能过,在用枸杞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像菊花这样的一些药物,起到佐治的作用,可以更好的发挥枸杞的疗效。
02:37
男性常见体质类型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痰湿质,其二是湿热质。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表现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较明显,大便容易发粘,出汗多而黏腻,手足心潮湿多汗,常感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面部经常有油腻感,嘴里常有黏或甜腻的感觉,平素痰多。由于男性抽烟、饮酒的情况较多,所以湿热质男性比较常见,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痤疮、粉刺,总是觉得口苦,舌苔黄厚。
女性吃补中益气丸好吗
吃补中益气丸,对女人来说有着非常多的好处,比如可以润肠通便、补气血、调胃健脾、安胎、止痛调经、补中益气等。不仅如此,服用补中益气丸还对气阴两虚型肺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价格上补中益气丸也是十分合理的。
排病反应是怎么回事
排病反应古人称作瞑眩反应,这是中医学对人体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的一种反应的认识,又称排毒反应,是身体激发自愈力,逐渐把病邪驱逐出人体的过程,当身体自愈力被激发、正邪交争的过程中有反应,在这时毒气要从深层次往表层去排,在这个排的过程中身体原来深藏在里面的不舒服会表现在表面。这时以前看不见的东西,现在能感受到或看到了,可能跟最开始求治的症状不一样,这是身体内的病邪在往体表排的一个表现,这个反应往往出现在治疗疾病的初期,持续比较短暂,经过这个阶段后,病人的病情会有一个很好的扭转,所以不要太过于担心,这个排病期过去后病人会感觉到身体有一个很好的变化。
语音时长 02:07

2018-12-27

58999次收听

甘草片的副作用
甘草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相信大家对此应该都不会陌生,甘草片的颜色多为棕色或棕褐色,是由中药甘草提炼而成,甘草片的药用价值虽然很高,但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那么,甘草片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呢?
血瘀体质怎么调理?
血液瘀阻要依据瘀阻的位置进行治疗。如果瘀阻遍布全身,应查血液流变学,从全身角度解决瘀阻体质,增强活血化瘀能力。调理方法,一、运动;二、多吃粗纤维或纤维素较多的食物;三、服用增强人体血液循环的药物;更严重的瘀阻,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4:10

2018-04-26

57490次收听

请找准您的体质
中医养生里,体质是常被提起的概念。每个人的体质都有不同,就好似遗传密码,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形体和性格,那么,人的体质有哪些呢?
03:13
什么是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是人体体质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一、动力不足,经常会比别人要更容易感觉到累;二、推动能力不足,出现低血压,会头晕;三、温煦能力不足,手脚凉,容易怕冷;四、防御能力不足,容易被传染感冒或肠胃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