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胃湿热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2-3158738次浏览

脾胃湿热一定要注意调理,比如饮食方面,需要少吃冰糕,少喝冰镇饮料,多吃新鲜瓜果蔬菜,适当锻炼,坚持每天最少步行2小时,夏季的时候,空调温度不要调太低。脾胃湿热主要是由脾胃虚引起的,需配合医生用药物来调理。

有很多病人来看病的时候会说,解大便经常的黏马桶,这是最典型的湿热。由于有湿热经常就爱有皮肤瘙痒,皮肤有湿疹。特别是下半身的腰腿酸困,也有不分是有外阴瘙痒,有脚气,这些都属于湿热的表现。当出现脾胃湿热的时候,那么是一定要及早应对的。那么脾胃湿热怎么办?
  饮食
  饮食上一日三餐定量,少吃冰糕,少喝冰饮,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少吃油炸、高糖食品,少吃辛辣、不暴饮暴食。不要吃太硬、消化不良的食物,少吃盐,甚至不吃盐,最好多吃流质或半流质,相对清淡的食物。
  适当锻炼
  每天至少步行两小时,或者走一万步。试着走路而不是坐公共汽车,多爬楼梯,少坐电梯,不要马上坐下来或晚饭后躺下,最好步行半个小时。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新陈代谢,大量的汗水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排出体内的水分,对健康有益。
  温度方面
  每天至少步行两小时,或者走一万步。试着走路而不是坐公共汽车,多走楼梯,少坐电梯,不要马上坐下或晚饭后躺下,最好走半个小时。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新陈代谢,大量的汗水可以帮助身体更好的排出体内的水分。这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脾胃湿热主要是脾胃虚证所致。在中医中,脾胃可运水、湿,即人体所消耗的一切食物都是由脾胃运来的。脾胃功能不足时,湿热在脾胃内聚集。当患者脾胃湿热时,应注意治疗和饮食。可以选择健脾清湿的食物。如淮山、大枣、薏米等,另外可以选择祛湿的药物如土茯苓、鸡丝藤等。脾胃虚寒者一般会出现寒、腹痛、手脚冷等症状。湿热病人可出现口干苦、大便粘等症状。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的指导为准。

相关推荐

03:00
健脾去湿的中成药
常见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种类很多,比如像五苓散、参苓白术散、疏肝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平胃散、香砂养胃丸、湿毒清胶囊、八正散、石韦散、三仁汤等等。儿童出现痰多、四肢无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有脾虚或湿气重导致。对于儿童,常用的健脾祛湿的药物有健脾丸、醒脾养儿颗粒、木香顺气丸、桂皮丸、参苓白术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对于养脾祛湿,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健康,要尽量保持饮食清淡,保证饮食时间,不要暴饮暴食。保证充分休息,不要熬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齿痕吃什么药
脾肾阳虚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温补脾肾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脾胃湿热型患者,需要服用具有清热化湿作用的中草药进行调理;脾虚或气虚型者则需服用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而先天性齿痕者不需要服用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脾胃湿热如何调理
脾胃湿热者可通过情志、起居、饮食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理,症状可逐渐改善。
脾胃湿热不能吃什么
脾胃湿热不能吃生冷、粗糙类食物、高热量食物、热性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生热。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就是脾胃主运化、运化不利、聚水成湿,当湿热产生在中焦,堵塞中焦的气机,一方面胃主和降顺,降的功能以降为顺,所以湿热阻滞中焦之后,首先是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然后吃进去有脘腹胀闷,又有食而不化,总是觉得脘腹部有一种闷、胀的感觉。第二,脾主运化,我们转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就不能够很好的播散到全身,所以身体得不到精华,水谷精微的供养,身体就很困重,比较疲倦,即便休息之后也缓解不了,因为精华之气不能供养全身的周边肌肤,供养周边的脏器和组织,所以就有一种很疲劳很闷,感觉到有种热热的,有种燥热、烦热,有时候会冒汗,但是冒了汗之后热还是解不了,就是湿热困阻,所以这种湿邪在里面它跟一般的风寒不一样,发汗之后,风寒就可以解,这种湿热就很难解,发完汗之后更困了,因为水减少了,所以他需要祛肾湿、化湿、利湿,把湿去掉,把热清掉,从下而解,从大便小便清才可以。所以湿热聚集在身体里面,到哪个脏腑都会影响,所以主力肝胆,肝胆不利,皮肤上就会发黄疸,甚至会有一种发痒,湿热在皮肤上,随着肺气到达皮肤,阻碍周围的气机不通畅,又热又湿、阻滞,会痒,所以湿热流注到全身每个地方,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辩证,所以湿热症,需要很好的去关注和调理。
语音时长 02:20

2020-04-22

62389次收听

02:50
脾胃湿热如何调理
脾胃湿热是因为脾气虚,使水聚化成湿,湿聚生热,生热的原因有:一、内在的脾气虚而产生。二、脾气虚,湿热之邪,直接进入到内脏而导致湿热的积聚,常常出现身体的困重、脘腹胀满、舌苔黄腻、小便黄、泄泻、痢疾等严重的反应。脾胃湿热的调理方法有:一、荷叶、藿香、佩兰、木棉花、鸡蛋花、竹叶,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一、祛湿茶、七星茶,可以清化湿热,使人体内的气机能得到运化,化掉湿清掉热。三、饮食上要注意肥甘厚味,特别是烧鹅、烧鸭汁料比较鲜美的食物,容易产生湿热,出现干渴,因为味道很重,就会吸水导致干燥,产生热,再跟湿聚集就会湿热之症产生,所以这种饮食上调节也是要平肝淡味来调节。
03:05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湿热是脾胃主运化,运化不利,聚水成湿,脾胃湿热的症状有:一、胃口不好,没有食欲、脘腹胀闷。二、脾主运化,我们转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就不能够很好的播散到全身,所以身体得不到精华,水谷精微的供养,身体就很困重,比较疲倦,即便休息之后也缓解不了,感觉到有种热热的,有种燥热、烦热,有时候会冒汗,发完汗之后更困,所以需要祛肾湿、化湿、利湿,把湿去掉,把热清掉,从下而解,从大便小便清才可以。湿热聚集在身体里面,到哪个脏腑都会影响,皮肤上会发黄疸、甚至发痒,湿热在皮肤上,随着肺气到达皮肤,阻碍周围的气机不通畅,又热又湿、阻滞,会痒,所以湿热流注到全身每个地方,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辩证,所以湿热症,需要很好的去关注和调理。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属于中医的说法,也就是中焦湿热,男女都可以得病,一般以男性多见,可能与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有关系,比如说研究刺激,过分进食辛辣,油腻,刺激食物。至于具体的症状,可以有上腹胀,腹痛,可以是隐痛,胀痛,烧灼痛等,嗳气,恶心,干呕,小便短赤,大便黏腻或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等。相当于很多种上消化道疾病,比如说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等。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首先,还是建议做相关检查,比如说胃镜,幽门螺杆菌等等,根据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以后可以针对性的治疗,同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定时定量或者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女性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消化道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7

61347次收听

健脾利湿的药物有哪些
一旦出现脾胃不好等现象时,也必须要尽快接受治疗,否则也会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其实健脾利湿效果的药物有很多,比如可以选择茯苓丸,也可以选择同仁堂的各种药丸,也可以选择清热祛湿颗粒等等,都能够达到好的效果,但是必须要结合病情。
02:49
脾胃湿热是怎么回事
脾胃湿热可能由受到湿气侵蚀,过食肥甘厚腻,肝胆的疾病等原因引起。一、是外湿的侵蚀,居住环境比较潮湿,或者外界受到湿气,引起脾胃的湿热停聚。二、过食肥甘厚腻,引起脾胃的下降,这种湿热会内生,造成湿热的中阻。三、肝胆的疾病,或者情志的疾病,引起气机不畅,导致湿热停聚。脾胃湿热是中医常见症状。是因过食肥甘厚腻、饮食不洁、平时嗜酒,吃膏粱厚味的东西引起脾胃的湿,使得运化水质功能下降,导致湿热停聚。会导致胃肠炎、腹泻、痢疾、胆囊炎。
胃火旺应该怎么调理
胃火旺的患者,饮食上应避免吃辛热、辛辣、煎炸、烧烤类食物,平时适合吃一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像豆腐、绿豆芽、黄瓜、苦瓜、冬瓜等,其中像绿豆粥,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作用,而芦根熬汤喝,也具有清胃热、生津止渴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56

2018-09-29

53313次收听

胃热口臭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胃热口臭的治疗:一、饮食清淡,少吃高脂高蛋白、辛辣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二、用清胃热的药物,像黄连清胃丸、牛黄清胃丸、加味保和丸,还可用黄连泡水喝,但清胃热的药多数是苦寒的,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寒,所以建议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语音时长 02:26

2018-09-29

51357次收听

湿气重怎么调理最快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突然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甚至是肠胃炎的症状,其实这都是湿气惹的祸,出现了湿气重的情况,大家也不用担心,因此可以通过调理来缓解症状,帮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
脾胃不和怎么调理
从饮食起居入手,脾胃不和主要是以脾虚为基础,也有可能出现胃强脾弱,或者单纯的胃阴不足,或胃热比较盛。总体来说,饮食规律对脾胃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最好不要风餐露宿,想吃就吃,想喝就喝,一定要有规律,且饮食结构要温和,不能暴饮暴食,少吃刺激性、难以消化、生冷的食物。另外最好不要饮酒,因为饮酒对脾胃功能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肝脾两脏关系非常密切,情感的不好对饮食影响非常大,所以一定要把心情调整好,要时常锻炼,增强胃肠的蠕动,让阳气得到振奋。另外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也会有人出现脾胃虚寒,因为在办公室吹空调,所以夏天尽量别让冷气直吹脾胃,尤其中焦的地方,需要多穿衣服。
语音时长 01:30

2018-04-11

62648次收听

01:29
什么是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之邪困阻脾胃。从中医角度讲,脾属土,脾主运化水湿。湿邪困阻脾胃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湿邪运久之后可化生热邪,湿为阴邪,需用温性药物,热属阳邪,需用寒性药物,两者矛盾,治疗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