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卒中后遗症

发布时间:2020-02-1457170次浏览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即使患病后能积极治疗,也会或轻或重的留下一些后遗症。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肢体麻木、失语、智力障碍、口歪眼斜、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脑卒中就是平时所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当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血管堵塞引起脑组织损伤时,就会出现这种疾病。患病后即使积极治疗,也会或轻或重的留下一些后遗症,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脑卒中后遗症具体有哪些呢?
  1、肢体瘫痪
  偏瘫是脑卒中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出现脑卒中时,会导致一侧脑组织受损,对侧的肢体肌力减退,严重时就会出现偏瘫。不但不能正常的活动,而且对冷热疼痛的感觉也会特别的迟钝,有时候还会伴随着视野的缺损,平视前方时无法看到瘫痪一侧的物品。
  2、肢体麻木
  当出现脑卒中时,患侧的肢体会有麻木、针刺感,比如手指、脚趾、脸颊等总有蚂蚁爬的感觉,有时候还可能会有针刺的痛感,反应比较迟钝,尤其是气温下降,空气闷热潮湿时,麻木感会更加的明显。
  3、失语
  这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等。当出现运动性失语时,能听懂别人说话,但无法正确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出现感觉性失语时,语言表达没有障碍,但是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也听不懂自己说话的意思,经常是答非所问、词不达意;命名性失语就是看到一种物品后,知道并且能说出它的用途,却无法叫出这种物品的名字。
  4、智力障碍
  脑卒中病情严重时还会引起智力障碍,不但记忆力、计算能力下降,反应特别的迟钝,严重时会出现痴呆,连吃饭、大小便都无法自理。
  5、口歪眼斜
  如果是因为脑出血导致的脑卒中,病情严重时还会伴随着面瘫,常有嘴歪眼斜、口角下垂、流口水等症状,尤其是在说话时更加明显。
  6、吞咽困难
  脑卒中比较严重时,还会伴随着吞咽困难的后遗症,吃饭、喝水时很容易出现呛咳,这样就可能会让食物或水进入肺部,出现吸入性肺炎,这种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呼吸骤停,有致死的风险。

相关推荐

03:28
脑卒中家庭康复怎样在平卧时进行肌肉锻炼
平卧时进行的肌肉活动,视频中佩戴红色腕带的一侧表示患侧。每次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温和且规律的重复5-10次。1、双手相握、十指交叉、抬起手臂双手手指交叉,把手放到腹部,慢慢抬到胸前,向前伸展手臂。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继续抬向头部,再慢慢放回原位置,重复5-10次。2、向外伸展双臂双臂自身体两侧平移外展,再回到原位,重复5-10次。3、抬起双臂并保持将患侧手臂抬起,手指指向天花板,手臂尽可能伸直保持住,再慢慢放下,重复5-10次。4、双臂胸前合十大字张开双臂,慢慢抬起至胸前,手臂伸直手掌相对,再放到原位置,重复5-10次。5、肘关节的弯曲和伸展把折叠的毛巾放到右侧肘关节下方,慢慢弯曲肘关节,再慢慢伸展肘关节,重复5-10次。
39岁患者突发脑卒中,及时溶栓稳病情
心脑血管疾病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就比如脑卒中,虽然它是老年人常见病,但如果你本身患有基础病、生活不规律、不良饮食等等,它仍然会找上你。一位39岁的患者,由于不良习惯而出现了脑卒中的情况,经过及时的溶栓、抗凝等治疗,症状得到了改善,病情稳定。
脑卒中的病因有哪些
脑卒中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首先有可能跟患者存在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原因;其次,有可能跟患者存在糖尿病有关系;再者,有可能跟患者存在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有关系;最后,还有可能跟患者存在一些不良嗜好有关系。
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本身也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疾病是比较严重的,也会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危险因素,比如可能和高血压有关,也可能和脂代谢紊乱,又或者是糖尿病,以及经常性的喝酒抽烟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必须要做好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脑卒中如何治疗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或者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应在发病六个小时以内进行溶栓治疗、超过六个小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自由基清除剂,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出血性卒中应手术治疗,没有达到手术指征,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缺血性卒中占整个脑卒中的百分之八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而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发病六个小时以内,要积极的进行溶栓治疗,包括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如果已经超过了六个小时,可以应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应用尼莫地平等脑保护制剂以及应用依达拉奉等自由基清除剂,同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疾病。对于出血性卒中如果出血量比较大,比如基底节区大于了三十毫升,小脑出血大于了十五毫升,丘脑出血大于了十五毫升等等,构成了手术指征时,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没有达到手术指征,可以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应用,促进脑细胞恢复的药物,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同时也是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一定要查找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如果由于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在九十六小时以内可以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将动脉瘤进行填塞,以免反复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所以脑卒中治疗需要根据卒中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是不良生活方式是构成卒中的必要条件之一,患者自身要低盐、低脂饮食,保持乐观,保障睡眠、适当运动、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20

55573次收听

脑卒中有什么检查方法
脑卒中检查方法有头颅CT检查,头颅核磁共振的平扫、头颅核磁血管的扫描,CTA的检查,必要时进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还有介入治疗,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进行检查。患者还要进行像心电图、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等基础疾病的筛查,以便查找引起卒中的相关的病因。脑卒中患者病因比较多,所以找到病因以后积极的治疗,对于已经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规律的用药,使血压维持在一百三,八十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到7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维持在8.3毫摩尔每升以下,这样使脑卒中的几率会有所下降。脑卒中患者除了规律的用药以外,自身的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的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它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或者是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了一系列症状,对于发生一过性的肢体的不能活动或者麻木,或者已经出现了视物的眼球的活动障碍、视物的模糊、失明、言语的问题等选择的选测方法是头颅CT检查,能够很好的辨别卒中的类型,对于出血性卒中尤为敏感。
语音时长 02:11

2020-03-20

62083次收听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指的就是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组织坏死性病变,通常急性起病,迅速出现脑部局限性或弥漫性功能丧失的征象。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可达到10万分之500,死亡率为10万分之100,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以上病人会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在65岁以上人群增加最为明显,75岁以上的发病患者是65岁以上的五倍。脑卒中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气候因素有关。根据损伤病理性质不同,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脑初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41

2020-03-17

58653次收听

慢肺阻会导致脑卒中吗
慢阻肺严重时会引起脑卒中,因为患有慢阻肺时,会出现低氧血症时,脑部缺氧严重就会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还可能会引起肺心病并发症,这时也会诱发缺血性脑卒中;这种疾病还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让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出血性的脑卒中。
脑卒中的前兆
脑卒中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这种疾病的前兆主要是,大多数患者的手臂或者是腿部会突然间无力,导致患者特别的困扰,波及到了平时的工作及生活,提醒大家需要谨防脑卒中的发生,认真了解该病的前兆表现,且要积极的展开治疗的工作。
03:06
脑卒中有哪些并发症
脑卒中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疾病,有85%的患者,都会或多或少的遗留有一些后遗症,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会遗留有偏瘫、偏盲,看东西有一侧,完全看不到,有的会出现意识障碍、失语,包括不能理解自己的语言以及不能理解他人意思的语言等,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并发症可能会更多。卧床后患者的并发症可以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长期营养不良,可以出现电解质紊乱,病情严重时可并发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这些合并症。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要综合情况规律治疗。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能够早日回归社会。
03:02
脑卒中如何预防
预防脑卒中需要规律用药,控制好各项指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受到斑块的阻塞,脑血管受到斑块阻塞,引起缺血、脑血管病、血管破裂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对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血糖、血压。同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每天进行300~4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每天喝一杯牛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建议每天进行一小时的有氧运动,患者要减轻体重,远离烟酒、保持乐观心态,保证足够睡眠,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脑卒中。
02:59
脑卒中的缺点有哪些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硬化后,脑部血管被斑块阻塞,构成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卒中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如一侧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不灵活,一侧肢体麻木,包括言语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物模糊,视物成双,甚至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智能减退、意识障碍、心理上的问题,很多卒中患者会出现卒中后抑郁、焦虑甚至卒中后精神问题,都是脑卒中的缺点。患者自身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来对抗疾病,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有条件需要进行适当运动,适当减轻体重,同时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远离烟酒。规律用药,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根据体检结果,选择一些药物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哪些药物会诱发脑卒中
诱发脑卒中的药物主要有:一、降压类药物,大量服用降压药物,甚至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求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如果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服药,可以使血压骤然下降,将会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脑部供血不足,极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二、利尿类药物,呋塞米、氢氯噻嗪类,这些利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如果中老年使用剂量过大,尿液排出过多,可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血液浓缩可导致脑血管栓塞。三、促凝类药物,中老年人发生出血性疾病时常应用促凝血药物止血。这些药物使用过量也可以使血栓脑血栓形成,尤其是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进而发生脑卒中。四、解热镇痛类药物,人在感冒发烧时常常用这类药物进行对症处理。这些药物都是通过大量出汗而使体温下降,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出汗后机体缺水严重造成血液浓缩,促使血栓形成。所以中老年人在发烧时最好不要服用这些药物,最好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果非用不可时,在大量出汗后,应当及时通过喝糖盐水或者静脉补液等方法来补充水分。
语音时长 01:55

2018-12-13

57495次收听

脑卒中的预防方法
脑卒中的预防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解决血黏度、解决心律失常等。一、控制血压问题,血压过高了要降压,过低的要使血压适当升高,使血液保持一个正常的相对恒定的值,但是要注意高血压病人,血压不能降得过低,降到过低以后容易形成血栓。二、解决血黏度的问题,血黏度越稠,血栓形成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要控制血黏度,平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等或者是三七粉、云南白药等等,可以解决血液粘稠的问题。三、是解决心律失常问题,如果有房颤、室颤或者是风湿性心脏病的问题,要控制心脏问题,防止附壁血栓的形成。防止血栓脱落到脑子里面形成脑栓塞。四、要控制与血压、血黏度相关的其余的问题,比如像肥胖、高血糖,都要控制,这样就可以减少中风病的发生。五、要控制情绪问题,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很多疾病的发生、中风的发生无不跟情绪有关,过分的生气、过分的激动、过分的暴露就会突然中风。六、要保持整体功能的协调和平衡问题,解决其余的疾病、解决慢性疾病、少用激素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卒中的发生,把卒中的预防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或者是在还没有形成现在症状的阶段,就及早的进行预防,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语音时长 02:31

2018-11-16

60236次收听

02:53
脑卒中发作前有征兆吗
在脑卒中发作前许多患者会有征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般在脑出血中风或者脑缺血中风三个月到半年之前手脚就开始麻木、讲话不流畅、舌头发僵,甚至一过性和较长时间的头晕,头晕、脖子发僵是患者临床能够感觉到的。甚至走路打飘,像走在棉花上一样,这就都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现状。从临床检查来看也有先兆,比如血压180mmHg,甚至200mmHg,患者可能有脑出血性中风。另外查他的血液流变学发现血黏度很高。检查患者老是房颤、心理异常,容易形成腹壁血栓,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的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这些都是发生中风的先兆,或者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所以要从临床的症状和实验室以及医学检查方面判断患者是不是有中风先兆。只要患者了解这些前兆,患者才能够减少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