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血病为什么会被感染

发布时间:2020-04-2660429次浏览

容易感染是白血病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主要是因为患有白血病后,体内的成熟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异常增殖、体内菌群失调等原因导致。

1.成熟粒细胞减少

这是急性白血病容易感染的主要原因。当出现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常会明显增多,成熟粒细胞会逐渐的减少,此时对细菌、病毒入侵的抵御能力下降,所以特别容易合并感染。

2.白细胞异常增殖

当出现白血病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液里边的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会影响到白细胞的防御作用,抗感染能力就会下降,此时有细菌入侵时更容易出现感染。尤其是在患病期间,如果皮肤上有伤口,不但难以止血,还会因感染难以愈合。

3.体内菌群失调

正常情况下,不同的菌种在身体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菌群会处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中。当患有白血病后,机体内的菌群会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体内的菌群失调,这时也容易感染。

相关推荐

白血病化疗能治好吗
白血病化疗有接近50%左右的患者是可以治好的。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往往会充斥着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这些白血病细胞对于化疗药物多数是比较敏感的,所以白血病的患者可以首选化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根据白血病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化疗药物。白血病的患者在进行诱导缓解治疗1-2个周期以后,多数的患者可以获得缓解,还需要进行2-3年的巩固化疗,有助于减少白血病的复发。在化疗期间,要注意监测血常规的变化,可以使用一些保肝,保肾的药物,减少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化疗期间,饮食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不洁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29

2021-01-07

84514次收听

白血病的白细胞会减少吗
白血病的白细胞会出现减少。通常情况下发生白血病的时候,由于骨髓内充斥着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这些白血病细胞可以释放到外周血液当中,造成外周血液当中白细胞数明显的增多。但是也有少数的白血病的患者,比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有可能体积比较大,释放到外周血液当中比较少,同时正常的造血功能又受到抑制,所以外周血液当中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如果是发生低增生性的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减低,也有可能会出现外周血液当中白细胞减少的情况。白血病的患者,往往需要采取化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化疗药物在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造成骨髓抑制,有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减少。白血病的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3

2021-01-07

89922次收听

白血病会脱皮吗
白血病一般是不会出现脱皮的。发生白血病的时候,如果是白血病细胞浸润到皮肤,病人有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的隆起,有的时候可以见到紫蓝色的结节,但是脱皮的症状相对来说比较少。如果是发生了脱皮,首先要考虑是不是发生了真菌的感染,需要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另外,脱皮也有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所导致的,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脱皮的改善。还要注意适当的多喝水。白血病的患者通常有可能会发生皮肤黏膜的出血点、瘀点、瘀斑,也有可能会发生鼻出血、牙龈出血、吐血、便血、尿血、感染发热也是比较多见的,有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脾淋巴结的肿大。
语音时长 01:29

2021-01-07

83731次收听

白血病分为三大类型
提起白血病,相信大家对它的症状都已经比较熟悉了,昂贵的费用更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这也让很多人对白血病充满了恐惧,其实,白血病也分很多种类型,并不是所有的类型都那么可怕,一起来看一下白血病的三大类型吧!一、急性:1.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淋白血病L1型、L2型、L3型。2.非淋巴
白血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白血病,主要有以下两方。1、益气养阴解毒汤辨证: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组成:黄芪、太子参、黄精、白术、茯苓、生地、麦冬、天冬、旱莲草、女贞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公英、小蓟、甘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二慢白汤功效:补气血,益脾
白血病的晚期症状
白血病在进入到晚期之后,也同样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症状,首先会有感染现象,也会有发热的症状,另外也会出现出血的症状,或者是骨关节疼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发现异常的症状,不要忽视。
早期白血病可以治愈吗
早期白血病是有可能会治愈的。早期的白血病治疗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小,只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大。急性白血病起病较急,早期进行化疗以及骨髓移植治疗,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治愈,慢性白血病在早期及时治疗也能够提高治愈率。
白血病人不能吃什么
白血病患者首先不可以食用那些过硬的食物,否则容易导致消化道受损;其次,不可以食用过烫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受伤;最后,患者不可以食用那些刺激性的食物,比如油腻和辛辣食物,否则会导致溃疡、出血以及消化不良。
白血病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白血病出现发热、贫血、出血倾向、关节疼痛等症状一、发热,可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主要是因为感染,比如最为常见口腔炎、咽峡炎和肛周感染,另外肺炎、扁桃体炎和牙龈炎等等也比较常见。在临床上也有患者会出现耳部发炎、肠炎、肠臃、肾盂、肾炎等等症状。二、感染,主要是以病原体细菌感染为主,在疾病后期会出现粒细胞低于正常值的情况,而且更易出现真菌感染。三、出血,出血的部位可以遍及到全身,皮肤、牙龈、鼻腔出血常见,也会发生视网膜出血、耳内出血,严重的会发生颅内出血。四、贫血,贫血在病情发生早期就会出现。患者会表现出乏力、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症状。贫血可以发生于各个类型的白血病,在老年患者群体中更为多见。
语音时长 02:17

2020-03-18

59861次收听

02:16
白血病的症状
白血病的症状有反复发热,贫血,出血,骨头、骨关节痛,淋巴结肿大。一、反复发热。通常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二、贫血。一般出现在早期并伴有疲乏、身体虚弱、面色苍白等症状。三、出血。如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等,有些女性月经量过多也应引起重视。四、骨头、骨关节痛。如果持续出现骨关节痛可能是白血病前兆,要引起重视,尽早检查。五、淋巴结肿大。触摸患者颈部、颌下、肘部、腋下以及腹股沟处有淋巴结,触感柔软或稍硬,光滑无粘连,无压痛感。
01:52
白血病化疗期间吃什么好
白血病化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适当补充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白血病化疗期间,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贫血、出血和感染。这时候饮食上要以补充高蛋白、高热量为主。白血病化疗期间尽可能不要服用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内脏、海产品。饮食以清淡为主,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煎、烤、熏、炸、腌制品和比较硬的食物都会对消化道黏膜有损伤,因为白血病化疗期间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会引起部分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所以这些食物要少吃。
慢性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
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的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属于恶性肿瘤。慢性白血病的病因和既往接触过放化疗的药物有一定的关系,也和环境因素、日常生活习惯、慢性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慢性白血病尤其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个老年性的疾病,更多的原因是年龄大了以后接触的毒物放射线及环境当中的有害因子多了,再加上免疫功能的衰退,免疫监视功能的缺失,导致某个肿瘤细胞克隆增殖,导致慢性白血病的产生。慢性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也会引起身体的某些重要脏器的表现,比如说脾脏增大引起低烧,还有体重下降的这种情况,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而不是按照一般疾病,比如感冒、着凉去对待,慢性白血病一般起病都比较隐匿,但是体检有可能发现血项、血常规的异常,白细胞的增高或者白细胞组分的异常,这些都有利于及时的发现和诊断慢性白血病。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7

58312次收听

02:46
白血病和淋巴瘤有什么区别
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两种不一样的疾病,二者在起因和临床表现上都有很大区别,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组织细胞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淋巴组织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淋巴结增大,包括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的增大,同时会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白血病是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组织的异常增生,导致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了抑制,最终造成正常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减少,临床上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的表现。白血病和淋巴瘤都属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建议大家都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因为中药可以通过辨证论治,通过改善骨髓的造血,既可以抑制恶性的不良细胞,又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二者结合,可以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02:33
白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细菌感染、发热、炎症、外伤、出血、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变态反应、病毒、疟疾、黑热病、支原体感染、原发性白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药物等都会导致白细胞高。白细胞是血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免疫的作用。白细胞一般分为五类,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值有正常的范围,超出范围一般提示有疾病发生。白细胞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感染、白血病、外伤、移植等;二、化脓性细菌的感染可导致中性粒细胞的增多;三、病毒感染、结核、黑热病、疟疾等可导致单核细胞或者淋巴细胞增多;四、寄生虫的感染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五、致敏反应、变态反应导致的嗜碱性粒细胞的增多。
01:38
白血病能活多久
得了白血病能活多久,换句话说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有多长,如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是可以长期生存的,但是必须在经过检查之后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进行针对性治疗,才可确定生存几率,另外,白血病是个肿瘤性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患者家属可以放心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