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后遗症

发布时间:2020-06-1455844次浏览

溶血性贫血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造成肝功能损伤和心力衰竭,可引起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等。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引起智力下降、癫痫等后遗症
  溶血性贫血严重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损伤肝功能,引起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女性可引起月经失调或闭经,性生活受影响。若是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引起贫血和黄疸等症状,还可引起智力下降、癫痫等后遗症。
  溶血性贫血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药物性、感染性溶血性贫血,应停止服药、控制感染。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效果不好,可选择切脾治疗。

相关推荐

01:39
溶血能治好吗
溶血能否治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分析。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多数和基因缺陷有关,比如地中海贫血,轻症病人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病人可以通过切脾治疗。特别危重的病人,可以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改变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就是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攻击患者的红细胞,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药物、血浆置换、脾切除等,都可以有效的控制,但这些治疗很难保证疾病不再复发。
01:36
溶血症严重吗
溶血症是否严重,要根据引起溶血的病因、血红蛋白下降速度、病人的个体情况综合确定。溶血症即溶血性贫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在血管内被大量破坏,常见原因是血型错配输血。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后,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形成游离血红蛋白,可以穿透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肾小管栓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部分病人由于急性血管内溶血死亡。血管外溶血的发生场所一般是肝、脾等单核内皮吞噬系统,往往发生过程较慢,多数是慢性溶血。常见的血管外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先天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01:25
溶血有什么后果
溶血的后果,要看溶血导致的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和发生的速度综合判断。急性发作的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降低很快,也非常严重,机体来不及代偿适应,会引起身体各个脏器严重的反应,如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等。血管内溶血也会造成游离的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引起急进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血管外溶血往往发生比较慢,血红蛋白降低幅度不重,病人症状因人而异。部分病人表现为面色苍黄、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一部分病人出现胆结石、肝脾肿大。
01:43
溶血怎么治疗
溶血的治疗要根据病因、病人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措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部分病人也可以采取血浆置换或者脾切除的方式;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以通过脾切除治疗;重症的地中海贫血病人,特别是新生儿或幼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血型错配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贫血,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筛查和严格的医疗制度杜绝。对于一些危急重症病人,可以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
溶血葡萄球菌是什么病
溶血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一种细菌,不是疾病。人体如果感染溶血葡萄球菌后,比较容易引起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皮肤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急性胃肠炎,以及急性扁桃体炎等。发病后会引起患者出现明显发烧症状,同时还会伴随有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比如皮肤化脓性感染性疾病,皮肤感染部位就会出现红肿化脓症状。这些感染性疾病,主要会引起一些炎症,不会出现贫血等症状。发病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做血常规等方面检查,确诊后积极使用光谱抗生素消炎治疗,一般很快会治愈。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3123次收听

溶血检查项目有哪些
诊断溶血需要检查的项目,包括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两种。一般检查项目有血常规检查和外周血涂片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看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外周血涂片检查,可以看到变形的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以及网织红细胞计数都增多。还需要做胆红素代谢检查和骨髓检查。其他还要做血红蛋白和尿红蛋白测定,还有尿含铁血黄素实验等方面检查。如果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尿血红蛋白阳性,尿含铁血黄素实验阳性等,都说明有溶血现象。特殊性检查,是指做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检查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96520次收听

溶血儿是什么意思
溶血儿是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因为血型和母亲血型不合,引起身体出现溶血反应。新生儿发生溶血反应后,患儿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黄疸,同时伴有贫血和面色苍白等症状。新生儿如果出现明显等黄疸,特别是黄疸指数超过正常值比较多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考虑是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是否有溶血。如果是因为发生溶血出现的症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避免溶血反应逐渐加重,容易出现生命危险。一般母亲是O型血或者RH阴性血型的情况下,新生儿比较容易出现溶血反应。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0099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是血癌吗
溶血性贫血不是血癌。溶血性贫血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外在的某些因素,引起人体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引起身体出现贫血。溶血性贫血,根据治病因素,只要能够及时对症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或者很快缓解病情,是一种良性疾病。血癌是指白血病,白血病是由于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大量增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一方面容易引起身体出现出血症状,另一方面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贫血,这种贫血不容易治愈。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8441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能自愈吗
溶血性贫血不能自愈,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休克、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溶血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危害可引起腹痛、发热、头痛、嗜睡、耳鸣、注意力下降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可引起急性肾衰竭、休克、胆石症、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溶血性贫血可以治愈吗
造成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多种,该疾病是否可以治愈,需要根据病因和具体类型的判断。如果是因为物理或化学因素所造成的,只要积极的去除病因就可以治愈;但如果是因为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就无法治愈。而大多数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病因都不能去除,所以在治疗上主要是控制溶血发作。
溶血性贫血该如何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病因治疗、激素治疗、输血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病情早期患者,主要是进行病因治疗和激素治疗,其中在进行激素治疗时要特别控制剂量。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就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患者首先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如果是患者是儿童,小孩的学习注意力、学习能力会、活动能力都会下降。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比如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就可能并发慢性心肌缺血,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在心脏检查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如果溶血性贫血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复发生,就可能并发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患者甚至会精神异常,也有可能会有关节疼痛、痛风的表现。虽然这些并发症都不是特别常见,但是也有出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够忽视。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6

2020-03-18

57317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溶血性贫血具备一定的危害性,发病比较缓慢,会造成黄疸,贫血等症状,也会引发更多的并发症,所以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溶血性贫血有两种不同的引发因素,而从目前来看治疗好的几率并不大,但是可以选择输血,药物治疗,骨髓移植或者是其他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得到缓解,减少并发症。
01:46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和导致溶血性贫血背后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数值越重,这个症状越重。血红蛋白数值分为四类:120—160g/L为正常,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