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痛挂什么科
发布时间:2020-07-0365042次浏览
相关推荐
长期作息、饮食不规律,小心肛周脓肿找上你
2021年11月,一位18岁男性患者到我院肛肠外科就诊。患者由于肛门红肿疼痛四天,近期症状加重,于是到我院就诊。经过体格检查以及彩超检查,患者确诊为肛周脓肿。患者经过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脓腔搔刮术治疗后,肛门红肿消失、疼痛减轻,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屁股眼长了个疙瘩提示什么病
02:13
肛门脓肿和痔疮的区别有哪些
肛门脓肿和痔疮的区别有患病原因的不同,病情损害的不同以及它的后果也不同。肛门脓肿通常会引起肛周部位出现疼痛和肿胀的一些症状,如果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引起脓性的分泌物,并且有引起局部炎症的可能性,严重的会引起瘙痒、脱皮,甚至脓毒血症等等。主要原因是由于肛腺阻塞感染,一般和长时间的肛瘘或者是肛腺感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关系。痔疮就不同,它通常会引起肛门部位出现阵发性的疼痛,或者是刺激性的疼痛,它有时候会引起肛门局部的膨胀感或下坠感,会引起大便排出受阻,有时候会出现大便带血。随着病情的加重,有时候会出现比较大量的出血,或者引起贫血的可能性。
02:31
肛门脓肿如何诊断
肛门脓肿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查体等综合因素进行诊断,具体如下:第一、查体,体格检查包括肛门指检,它能够明确肛门的皮肤是否有触痛或红肿,可以诊断出局部是否存在有破溃,有肛瘘感染的存在。第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要明确体内是否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的总数是否升高,体内降钙源的成分和炎症的成分是否增高,另外还可以明确C反应蛋白是否出现异常。第三、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以及盆腔周围的超声的检查。这些检查可以明确病情的一个严重的程度,还可以去和其他的疾病相鉴别。
02:07
肛门脓肿可以治愈吗
肛门脓肿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治愈的。肛门脓肿主要是指肛门周围的软组织和组织间隙出现了感染化脓性的一个疾病,通常采用抗炎的药物进行口服、外用以及静脉输液等等,绝大部分比较早期是完全得到控制,炎症消退、局部吸收。随着炎症进一步的发生、发展,形成脓肿了,这时候可以通过切开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使局部的脓液流出,积极的配合医生能够恢复到原来正常的一个状态。得了肛周脓肿以后,大家一定不要在家自行治疗,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请专业的肛肠医生来进行判断,它是需要用保守治疗,还是需要用手术治疗。
02:10
肛门脓肿修复需多久才好
肛门脓肿修复的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主要与患者病情的轻重以及身体体质、基础疾病等因素相关,具体如下:第一、年轻力壮这种人,他的肛周脓肿的病情恢复的就会快一些。病情处在轻微的阶段,个人的抵抗力偏强,这种时候病变如果没有出现感染性的并发症,这样恢复起来就会缩短,可能需要2-3周就可以。第二、但是如果要是病情处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阶段,损伤面积比较大,而且会引起感染性或并发症的这种可能性。另外自身抵抗力比较弱,有糖尿病或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病人等等这些,大概需要5-6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02:20
肛门脓肿和痔疮如何区别
肛门脓肿和痔疮可以根据临床的症状以及查体,还有辅助检查等等各项来进行区别。症状不同,肛门脓肿的症状通常会表现为会阴部的包块、肿胀,还有腰部的疼痛等等,并且会导致肛门部位出现明显的刺痛,严重的会出现脓性的分泌物。病情的加重会导致排尿困难、肛门坠胀。痔疮的症状通常表现是肛门部位出现疼痛感、包块、便血等等。出血症状是比较明显,有时可能会引起大便的带血以及排便的困难,还有可能会引起肛门出现下坠等等。另外,在查体上,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肛门镜的检查,也能够鉴别肛周脓肿和痔疮。
肛门痒痒是怎么回事
肛周脓肿的发病原因
肛门潮湿用什么药
肛门潮湿用什么药最好
复方角菜酸酯栓的功效
在人们生活中会出现很多的疾病,其中就涉及了肛肠出现的病患,因此要及时治疗,其中就可以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对这样疾病及时治疗,而且起到的效果不错,那么我们就此机会一起看一下这些知识,复方角菜酸酯栓的功效如何呢?
宝宝肛门周围红肿有小疙瘩怎么办
宝宝肛门周围红肿有小疙瘩主要还是平时的日常护理没有做到位的问题。宝宝每次解完大便之后,要及时的更换尿不湿,换上新的尿不湿之前,应该用水从前往后来冲洗肛门周围的皮肤,擦干之后应该涂上护臀膏,让肛门周围的皮肤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可以选择药物给宝宝涂抹这样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肛门疼痛用什么消炎药
很多人都有肛门疼痛的症状,普通的疼痛,无需使用消炎药,只有并发感染的情况下,才去使用,比如肛周间隙感染,可服用左氧氟沙星胶囊一类的消炎药物,要是症状加重,还需要静脉滴注消炎药物。
肛门出血怎么处理
由于许多疾病都可以导致肛门出血,因此,在肛门出血之后,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自查,判断自己是哪种情况下的肛门出血。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诊。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肛门的清洁工作,可以通过坐浴、热敷等方式促进肛门处的血液循环,并减轻疼痛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