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力衰竭该怎么护理

发布时间:2020-07-2853057次浏览

心力衰竭的护理分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生活上,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避免有抑郁等消极情绪出现。另外,轻症患者要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则要定期翻身和双腿下垂,这样可避免静脉血液回流。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也要监测病情变化。而饮食上,主要以低脂、低盐、高纤维食物为主。

临床上,心力衰竭可能是多项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所以一旦确诊其症状大多较严重,也极大程度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长度。而在疾病治疗阶段,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延缓疾病发展,还能有效控制病情。那确诊心力衰竭该怎么护理呢?
  一、心力衰竭的生活护理
  1、心理护理
  不少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持续时间都较长,甚至多数在住院中度过。而长时间住院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建设。在单一生活环境当中,也易产生抑郁、孤单等消极情绪,这样也不利于病情恢复。所以医护人员和家属都需帮助患者重拾信心,恢复乐观情绪。
  2、运动休息护理
  对于轻症心力衰竭患者,无需长期卧床休息,可适量进行体力活动,但不宜过多。而重症心力衰竭者,是要求绝对卧床的,但卧床时间过长,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和肠胃蠕动缓慢等多种问题。所以要定期翻身,且将双腿下垂,这样可以防止静脉血液回流,以减少心脏肺部的负担。
  3、用药护理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护理期间,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产生。特别是在应用洋地黄时,需观察有无中毒反应,一旦患者心率超过60次每分钟,且有视力模糊、呕吐等不良反应后,要及时停药且反馈给医师进行处理。
  4、观察护理
  家属在注意心力衰竭患者的口腔护理问题,且避免受凉。另外,在病情变化下,患者的情绪幅度也会变大,所以要实时监测其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
  二、心力衰竭的饮食护理
  1、保证饮食低盐低脂
  心衰患者饮食上要遵循低脂、低盐和低胆固醇的标准,所以平时要少吃肥肉和动物肝脏。且避免暴饮暴食,最好少食多餐,也要严格戒烟戒酒,以及控制液体摄入。
  2、多吃高纤维食物
  患者治疗期间可多吃高纤维食物,例如五谷杂粮、新鲜蔬果等。而为保证营养摄入均衡,也可适当吃鱼肉以及瘦肉。

相关推荐

心衰有没有好的中药治疗
心衰有很多中药可以治疗。心衰就是心脏太累了,没有得到休息,营养跟不上,然后就衰竭了,没力气了。治疗心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让心脏休息,这类似于西医的方式,用β受体阻滞剂,第二种就是给心脏增加营养。中药有很多可以治疗心衰,补养心血的比如四物汤,补养心气的人参,补养心阳的附子、补养心阴的百合、麦冬,还有中药里面的治疗胸痹的半夏瓜蒌薤白白酒汤。另外还要治疗心衰的基础疾病,如果有肺心病,或者说先天性心脏病的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心衰也会得到相应的好转。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89251次收听

02:10
慢性心衰的中医治疗效果好吗
慢性心衰中医治疗效果很好。西医治疗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让心脏休息,除此以外,其他的并没有写到教科书里面去。中医认为心衰原因很多,不外乎心脏太疲劳了,太疲劳除了让心脏休息以外,可以有营养心肌的药物,益气活血、温阳、养心血、养心阴等等,让心脏重新恢复到年轻状态,让心脏得到足够的营养,足够的休息。所以中药比西药治疗心衰效果更好。其次,治疗慢性心衰还要注意它的基础疾病,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衰,是慢阻肺还是肺心病等等,如果有基础疾病,一定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是单纯的慢性心衰,中药有营养心肌的作用,效果更好。
02:10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患者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胃肠道症状等。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比较明显症象,出现皮下水肿或肝肿大早,可见舌下、手臂等浅表静脉异常充盈,压迫充血肿大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胃肠道症状像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还有下肢水肿,凹陷性水肿最先出现,心脏体征主要是原有心脏病表现,由于右心衰竭常继发于左心衰竭,因而左右心均可增大,右心室扩大可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听诊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由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症状和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可因右心衰竭出现减轻,还会出现紫绀。
心力衰竭能纠正吗
大多数心里衰竭的患者是可以纠正的,但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在不及时介入治疗的情况下,随时会出现猝死的风险。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指的是心脏收缩功能不足,导致出现缺血缺氧。而心衰本身可以分成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通过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来进行评估。确诊之后可以通过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选择无创或者有创手术进行操作。将体内多余水分过滤出来,改善体内缺血缺氧的现象。如果症状特别严重,可以考虑进行心脏移植。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108488次收听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储留,其中运动耐力下降引起的症状主要是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等,这些症状可在休息或者运动时出现,运动耐量越低,说明他的心功能就越差。体液储留可以引起的症状主要是患者腹部或者腿部出现的水肿,因为心衰的病人可以有体循环的淤血,所以会造成这种水肿的症状。其他还有就是心衰的病人会有心律失常,这样常会使病人感觉胸闷、憋气、心悸、心慌等等。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15

74470次收听

心力衰竭的预防方法
预防心力衰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预防感染,尤其是预防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的患者通常都有基础病,积极的治疗这些基础病,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衰发生。除此以外,心血管病患者还需要戒烟限酒,并且合理搭配日常饮食。
孕妇心力衰竭怎么办
孕妇心力衰竭若是症状表现较轻,未有其他明显性症状通过一般治疗即可改善;若是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若是由于营养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型心肌病,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如果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要保持血压稳定。而对于孕晚期孕妇各项体征正常胎儿发育已接近成熟者可选择终止妊娠。
心力衰竭严重吗
心力衰竭非常严重。当出现心力衰竭时,就表明心脏病变已经发展到终末阶段,如不积极治疗,会导致心功能严重受损,影响生存期,严重时有猝死风险。
什么叫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有一个分级标准,目前采取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心脏功能分级: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心衰的症状。Ⅱ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也就是说在休息或平时的日常生活并不会出现心衰的症状,但是活动量稍大,比如走路过快或上楼梯等,即可出现心衰的症状。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即便是日常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的症状。Ⅳ级:患有心脏病而且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18

2020-03-31

57341次收听

心力衰竭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主要是分为几个方面,一个是日常生活方面,病人要注意控制水摄入,注意保持适当活动量但不能太累,要尽量避免感染,避免感冒等等。在药物治疗方面,有很多关于心衰药物,比如常用利尿剂,对于有明显水肿或呼吸困难病人,利尿剂可把身体多余水排出去。还有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心力衰竭治疗最重要是要改善病人愈后,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有螺内酯这种RASS抑制剂。心衰除了这些药物和日常生活治疗之外,一些严重病人还可能会使用到一些器械治疗,比如起搏治疗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使病人心脏功能更好。在治疗基础上还应该治疗心衰病因,如果这个病因能够改善,比如心肌缺血,比如甲亢,在积极治疗这些病因之后,病人心功能也可以有明显改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4

56695次收听

02:11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主要包括:第一,日常生活方面注意。病人要注意控制水的摄入,注意保持适当活动量,注意避免感染,预防感冒等;第二,药物治疗。对于有明显水肿或呼吸困难病人,常用利尿剂可把身体多余水排出去。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螺内酯等等RASS抑制剂可改善病人愈后。第三,器械治疗,如安装起搏器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在这些治疗基础上应该针对心衰病因治疗,如甲亢在积极治疗之后,病人心功能也可有明显改善。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
在人体中,最主要的成分就在于转氨酶,可是如果在患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病毒因素可能会导致转移酶出现明显偏高的现象,而这一种现象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因为肝细胞所引发的炎症,甚至可能会出现坏死的一种形象。必须要接受这样的一种现象,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危害,比如说可能会造成乙型肝炎,而这种病毒对于肝脏就会造成持续性的损害,甚至可能会引发肝硬化的出现。
卡托普利副作用
卡托普利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目前将卡托普利制作成很多其他剂型的药物。它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那么,卡托普利有没有副作用呢?卡托普利的副作用都有什么呢?
02:25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西医替代疗法,比如心脏移植和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是通过仪器和机器来替代心脏的一种方法。第二,通过西药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急性心衰症状的药物,一般是静脉药物,比如洋地黄、利尿剂等,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另一类是急性心衰稳定后,进入慢性阶段所需要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螺内酯、倍他洛克、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缓解症状的效果,会比较好。第三,中药疗法。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采用长期服用中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心衰病人的生存质量。
02:32
心力衰竭的护理
一般来说,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于严重心衰的患者,在饮食护理方面,应注意限盐限水。因为如果患者的盐摄入过多,水也会摄入过多,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第二,一般情况下,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全身供血会减少,机体抵抗力会下降,病人的体质就会比较弱。所以,在日常护理中,患者应该避免过多地接触外界的环境,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因为细菌感染,会导致心衰患者发生感冒、发烧以及肺炎等情况,就可以诱发急性左心衰的出现。第三,通常而言,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可以通过心脏康复的方法,来治疗。心脏康复是通过运动手段,来帮助病人逐渐锻炼心肺功能,帮助患者的心脏恢复。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脏康复,一定要在心脏康复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