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折肌肉萎缩怎么恢复

发布时间:2020-08-1156929次浏览

骨折的患者由于患侧肢体长期不活动,很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发生这种情况,平时要注意充分锻炼患肢,还可对患肢进行按摩,生活中可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果是神经性肌肉萎缩,还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治疗。

骨折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意外,它给患者的生活可造成很大不便。发生骨折之后,由于患肢活动受到限制,长期如此,肌肉得不到锻炼,很容易发生肌肉萎缩。肌肉萎缩十分痛苦,应及时改善。那么,骨折肌肉萎缩怎么恢复呢?
  1、充分锻炼患肢
  身体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发生骨折之后,之所以会发生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肌肉长时间没有得到锻炼而导致的。因此,骨折之后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炼,早期应针对患处的肌肉进行必要的锻炼,比如发生于手部的骨折,早期可进行手部的抓握、屈伸等锻炼,增强肌肉力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骨折的恢复。
  2、经常按摩
  如果是发生于腿部的骨折,由于骨折期间不能下地走路,很容易发生肌肉萎缩,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经常对患侧的腿部进行按摩。适当按摩腿部,可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也有助于恢复肌肉的力量。按摩的时间应尽量长一些,才可以起到有效的刺激。
  3、注意营养
  骨折发生肌肉萎缩,患者应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饮食应易于消化,尽可能刺激患者的食欲,保证营养的摄入可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这类患者要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等,在烹调食物时要避免使用煎、炸等方法。
  4、药物治疗
  骨折后的肌肉萎缩还包括神经性肌肉萎缩,是由于神经损伤而导致的。如果神经完整性存在,可以应用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的药物促进神经的修复,改善肌肉萎缩的症状。如果出现神经断裂的现象,应进行神经吻合术治疗,一旦神经恢复,肌肉萎缩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相关推荐

老人腿没劲发软什么原因
老人一般情况下走路不如年轻人利索,这是正常现象,多半和人体机能减退有关,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腿无力的重要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要适当的增加户外活动,要锻炼腿部的肌肉,因为肌肉力量好了,器官的代谢,包括身体的机能,生活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还要考虑老年人有没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如说老年性骨质疏松或长期卧床,或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脊髓压迫症、双腿的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等,这些都可以使肌肉力量减弱。
语音时长 02:26

2021-09-29

93795次收听

03:07
老人腿没劲发软怎么回事
老人一般情况下走路不如年轻人利索,这是正常现象,多半和人体机能减退有关,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腿无力的重要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要适当的增加户外活动,要锻炼腿部的肌肉,因为肌肉力量好了,器官的代谢,包括身体的机能,生活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还要考虑老年人有没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如说老年性骨质疏松或长期卧床,或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脊髓压迫症、双腿的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等,这些都可以使肌肉力量减弱。
如何鉴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主要是医考临床症状来进行鉴别。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萎缩等;早期就可以出现萎缩的情况。同时患者腱反射消失;通过电生理检查可发现神经传导的改变。上运动神经元也会出现肌无力,但是没有明显的萎缩;腱反射是亢进的,还会有明确的定位性病理反射的存在;随疾病进展至晚期,也可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诊断下运动神经元瘫痪需要依靠症状体征与肌电图综合评价,而上运动神经元其肌电图异常表现没有下运动神经元来的有诊断意义。这就是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0

113836次收听

02:06
哑铃锻炼背部肌肉吗
哑铃可以锻炼背部的肌肉,哑铃操锻炼背部肌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俯身用哑铃做划船的动作。二、俯身做飞鸟的动作来增加背部肌肉的力量。三、在俯卧位的时候把哑铃下垂,然后再往上提,这也是有助于锻炼背部的肌肉。对于背部的锻炼,建议每周进行3次,隔天一次,每次锻炼2-3个动作,每个动作3-4组,10-20次每组。对于锻炼背部锻炼的初期,以哑铃划船动作为主,主要增加背部的厚度。到中级哑铃健身阶段,以哑铃俯身飞鸟动作为主,主要增加背部的宽度。
肌肉萎缩有哪些病因
引起肌肉萎缩的原因主要是神经源性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遗传原因导致的肌肉萎缩。其次,肌肉营养状况不良,或者肌肉本身炎症也容易引起肌肉萎缩。最后脊髓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容易出现肌肉萎缩。还有就是,身体外伤以及长期厌食同样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出现。一旦患有肌肉萎缩,病人会出现身体体重下降以及吞咽困难和咀嚼困难的现象。建议这类病人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控制。临床上对于肌肉萎缩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同时配合营养和锻炼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语音时长 01:10

2021-01-26

91421次收听

肌肉萎缩患者的饮食
肌肉萎缩为痿症,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调畅肢体气血,恢复肢体功能活动是痿证调护的关键,肢体活动功能训练可采用主动练功和被动练功两种,从内容上可有传统体育训练、生活作业训练等不同,同时注意饮食对该病的患者来说也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一下肌肉萎缩患者的饮食方面的知识。
脊髓型肌肉萎缩会引起什么症状
脊髓型肌肉萎缩指一类由于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的变性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远端型、慢性不对称型、肩胛腓型等。其中肩胛腓型发病年龄为30岁~40岁,表现肩胛带肌及下肢远端肌明显无力和萎缩等。
肌肉萎缩患者如何食疗
肌肉萎缩为痿症,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调畅肢体气血,恢复肢体功能活动是痿证调护的关键.肢体活动功能训练可采用主动练功和被动练功两种,从内容上可有传统体育训练、生活作业训练等不同.若肢体瘦削枯萎,运动无力,不能步履,卧床阶段可采用卧位被动练功,随时变换姿势,防止"畸型"发生。“医食同源”,正确的饮食可以有效的辅助肌肉萎缩的治疗
大腿肌肉萎缩检查什么
股骨头坏死病人出现大腿肌肉萎缩是普通现象,肌肉萎缩的轻重各有不同,大部分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大腿肌肉萎缩都能恢复,但少数股骨头坏死病人的大腿肌肉萎缩终身不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距离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大腿肌肉萎缩检查什么?
肌肉萎缩的原因
肌肉萎缩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包括其他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神经源性肌萎缩:常见的原因为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前角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的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运动神经元任何部位损害后,其末梢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而致肌萎缩。失用性萎缩常见于颅脑损伤后长期卧床,具体缺乏主动或被动运动。骨折以后石膏固定,只是肌肉得不到活动,而引起肌肉萎缩。
语音时长 01:44

2020-01-07

59748次收听

02:23
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办
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通常情况下骨折属于废用性萎缩,因为骨折以后需要固定6到8周,这期间肌肉是很少运动,很少收缩的,所以自然会萎缩。等骨折愈合了,运动起来,肌肉萎缩自然就消失了。其实,骨折后不仅是肌肉萎缩,甚至骨头也会萎缩,整个腿或者手上肢都会变细的,但是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了,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骨折彻底长上、愈合,是预防肌肉萎缩的前提条件。
肌肉萎缩如何治疗
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肌肉萎缩指骨骼肌体积的缩小,由于肌纤维变细或消失,是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收缩困难,肌肉体积明显减小。通常分为两类:一、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对称,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肌束颤动,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二、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数为远端型。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神经科的一些肌肉病、炎症性疾病、重症肌无力,需要予以激素、免疫制剂、营养神经的药物来治疗;二、康复治疗:对于一些遗传性的肌肉萎缩病人,可以行理疗、按摩、运动等康复治疗;三、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外科疾病引起的肌肉萎缩,比如颈椎病引起的肌肉萎缩,压迫到脊髓神经的时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26

49874次收听

02:41
肌肉萎缩怎么办
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可以根据症状,选择加强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损伤,结合康复锻炼以及按摩、热敷,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等方法控进行治疗。如果因为骨折等原因,导致长时间不活动,引发的肌肉萎缩,在拆除固定或做完手术之后,要加强功能锻炼,一般可以恢复。如果因为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恢复会比较困难,神经功能不恢复,肌肉萎缩得不到康复,需要先治疗神经损伤。如果因为脑血管病引起肌肉萎缩,需要结合康复锻炼和按摩、热敷等,使肢体的功能得到康复,肌肉萎缩得到缓解。如果自身的原因引起肌肉萎缩,比如营养状态不佳或循环不好,可以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并加强功能锻炼,促使肌肉恢复。
02:05
肌肉萎缩症状
肌肉萎缩主要是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肌肉的体积缩小。肌肉萎缩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废用性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有肌肉的地方明显无力,肌肉明显萎缩,还会出现双侧肢体的不对称,一般测量周径会发现两侧周径相差在3厘米以上。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收缩困难、肌肉体积明显缩小,而且神经系统感知能力降低,主要表现在大腿和小腿肌肉、肩胛骨的肌肉等,肌肉萎缩以后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震颤、活动不便,甚至造成完全性瘫痪。因此如果得了肌肉萎缩,一定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找到病因,从而得到针对性的治疗,才能防止肌肉继续萎缩,使肌肉慢慢恢复正常。
为什么会得肌肉萎缩症
肌肉萎缩症状一般情况下跟肌肉神经系统疾病或者是肌肉本身的疾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出现一些肌肉萎缩的症状的时候,应该减少肌肉活动的情况,适当地进行调理,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能够帮助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