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0-08-2463642次浏览

只要能规范的治疗,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基底动脉闭塞是可以治好的。病情较轻时可应用溶栓药、降纤药、他汀类药物等溶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情;病情严重时,可以进行支架介入术、脑血管搭桥术等治疗,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经常抽烟、喝酒,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时,基底动脉闭塞出现的几率比较高。患病后常会有头晕、走路不稳、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小脑、脑干大面积梗死,有一定的致死风险,所以患病后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一、基底动脉闭塞能治好吗
  如果能规范治疗,基底动脉闭塞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基底动脉闭塞与抽烟、喝酒、高油、高脂饮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患病后首先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戒烟戒酒、清淡饮食,消除诱因。其次可积极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治疗,解除梗阻,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二、基底动脉闭塞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1)溶栓的药物
  当基底动脉闭塞还处在发病早期时,首先可以静脉输注溶栓的药物,促使血栓块溶解,就可以减轻基底动脉闭塞的症状。
  (2)降纤的药物
  出现基地动脉闭塞时,还应该尽早的应用降纤的药物,既可以溶解血栓,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补供血,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的目的。
  (3)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对血栓块的溶解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出现基底动脉闭塞时,可以遵医嘱应用它汀类的药物缓解病情。
  2.手术治疗
  (1)支架介入术
  当基底动脉闭塞特别严重,动脉闭塞面积超过50%以上时,可以在动脉中植入支架,并把动脉中的血栓块取出,让闭塞的动脉再次开通,血液循环畅通后,各种不适症状也就能得到缓解。
  (2)脑血管搭桥术
  基底动脉完全闭塞,支架介入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以进行脑血管搭桥术。在闭塞的动脉血管处建立侧支血管通路,满足对大脑的供血、供氧,也可以改善不适症状,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关推荐

02:22
70岁老人头晕什么原因
70岁老人头晕的原因,经过分析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脑卒中。突然的天旋地转,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严重的时候还有肢体的活动障碍、肢体的半身麻木等临床症状,要考虑到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发生,比如说急性的脑卒中、突发急性脑血管供血不足、脑栓塞、脑梗死、脑出血等等。第二种情况,血压波动。如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在血压大于180mm汞柱,或者是低压大于120mm汞柱,对短时间之内的血压上升幅度过高、过快,就会出现血压的波动过高,引起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临床表现。第三种情况是心源性。对于既往有明显的心源性疾病的患者,在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或者是心衰的情况下,也会有头晕的症状。第四点,如果是慢性头晕,即昏昏沉沉的那种头晕、头沉、头脑不清醒,可能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它是一种慢性的脑供血不足,建议到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由专科医生来帮助判断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脊髓炎需要多久能康复
脊髓炎需要多久康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轻中度脊髓炎的患者如果没有合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3~6个月内基本能够恢复生活自理。如果脊髓炎的患者累及的脊髓节段较长且损伤完全的患者,并且在发病6个月后仍然为软瘫的患者,那么其愈后相对来说较差,甚至有可能会威胁生命,例如上升性脊髓炎的患者,部分患者在短期内有可能会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因此,脊髓炎的患者恢复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1

90336次收听

脚小拇指发麻是怎么回事
脚的小拇指发麻有可能是由于末梢循环不畅所引发,尤其是穿不合适的鞋子,导致脚趾受到挤压,或者是因为剧烈运动的时候引起血液循环不畅,也会出现脚趾发麻的现象。其次还要考虑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椎间盘突出会压迫坐骨神经,也会引起脚趾发麻的现象,另外,皮神经炎也会导致上述现象,当脚的小拇指的皮神经有慢性的炎症时,也会引发小拇指发麻的症状。因此,当脚的小拇指发麻的情出现发麻的症状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明确病因,从而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21

107762次收听

吡拉西坦注射液作用是什么
吡拉西坦注射液主要药物成分为吡拉西坦。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也能够治疗由于脑功能障碍出现的记忆力下降、行为反应迟钝等症状。此外,也可用于改善儿童在发育阶段出现的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安络血的作用及功能
安络血主要药物成分为肾上腺素、肾上腺色腙和卡巴克络等,可用于针对治疗毛细血管出血类疾病,具有较强的促凝血、抑制出血、收缩血管的作用。用药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量及服药时间,避免长期用药。
共同动脉干二型怎么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共同动脉干二型的有效方法,但在做手术之前需要先进行术前支持治疗,比如应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支持,还需适当补充营养支持。可在患儿两岁左右进行手术,但伴随心衰时应尽早手术。
基底动脉闭塞临床表现
基底动脉闭塞可分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慢性基底动脉闭塞,不同的类型发作时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急性肌底动脉闭塞以头晕、恶心、走路不稳、复视、突发性休克、昏迷为主要表现形式;慢性基底动脉闭塞以走路不稳、头晕、头痛、耳鸣、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肢体麻木、下肢感觉异常、休克、呼吸骤停为主要表现形式。
02:04
哪些人容易得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相对还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容易得脑血管病。因为脑血管病分很多种,有一些血管畸形属于先天性的,在小孩或者年轻人都可以出现。还有一些疾病,比如说血管慢慢退化引起的,相对来讲是年龄大一些的容易出现。所以不同年龄段的人出现的脑血管病是不一样的。
脑血管病早期症状有什么
脑血管病早期可能会出现健忘、头昏、头沉、精神差、睡眠差、肢体麻木无力、面部发麻、视力问题的症状。脑血管病早期可以表现出脑动脉硬化的症状,接着可以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这都属于早期的表现。脑血管动脉硬化可能会出现健忘的症状,有时候头昏,有时候头沉,有时候觉得精神差,睡眠差等症状。如果进一步发展,它可以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比如左手感觉突然发麻,过一段时间突然又无力,一次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反反复复发作,这都是早期的表现。一旦出现了以上情况,就有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然后又出现了记忆力变差、睡眠差、健忘等脑血管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再一个出现比如向前循环的手、脚、腿等肢体或者半身发麻、无力的情况或者面部也出现前循环的症状,还出现了脑干的问题,如面部发麻、视力问题、头晕无力的情况,这些都是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要积极的去应对。
语音时长 02:11

2020-03-17

61881次收听

脑血管介入治疗后可以恢复吗
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能恢复吗?它这个是指的问的是脑血管治疗了以后,它的介入治疗以后,他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出现的一些肢体的不适,或者是发麻,或者是说话说不利落,或者是后循环引起的头晕、眩晕等等,这些症状能解除吗?那么,如果是选择的得当,那么刚才我们也讲到了,脑血管介入治疗它是有指南要求的,是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你比如说简单的说你像颈动脉狭窄,那么它如果是70%以上就说狭窄了,那么这个时候它是需要治疗的,或者是你50%以上狭窄,你还有症状,那么这时候也可以考虑的,当然它还有其它的相关的跟这个人的个体差异各种因素,那么来选择,选择你按照指南,如果是治疗了,那么原则上治疗的效果都能够让他的这些症状消失,这也就算是功能得到恢复。所以来说脑血管介入治疗不是说简单的问它能不能恢复,或者说它症状能不能解除,体征能不能消失,而是说首先你选择的对不对?该不该进行介入治疗?这个都是我们专科医生会把握的。所以说关于脑血管治疗以后能恢复吗?这个问题?我们刚才讲了,实际上主要就是说它如果是按照指南选择正确,那么又应该是专科医生,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的规范的治疗,那么治疗以后原则上刚才讲到的有可能是前循环,有可能是后循环的一些症状,它都能够消失,有些体征也能够消失,也就是说它是能够恢复的。但是如果是选择的不恰当,或者是治疗的手术效果没有达到效果,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不一定能够功能完全恢复。
语音时长 02:09

2020-03-17

54088次收听

03:07
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
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方法是指将导丝一般先进行脑血管造影,将导丝插入到相关部位后,进行相关的处理。一般用滤网把相关斑块碎后,狭窄部分打通,使患者症状得以改善。脑血管狭窄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问题,狭窄程度不同,症状也不一样,如果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血管闭塞,因此脑血管狭窄的治疗非常关键。如果狭窄大于50%,就要采取的是介入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目前是一个比较成熟,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手术,三甲以上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介入科,都可以进入治疗室。另外,患者术后需服用抗凝药物,防止支架血栓形成,定时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测,患者药物需不定时调整。
02:52
脑血管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血管病很早期有脑动脉硬化的表现,接着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脑血管动脉硬化,会出现健忘、头昏、头沉、精神差、睡眠差,再进一步发展,可以有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比如手觉得突然发麻一阵,过一段时间突然又无力一阵,反反复复发作。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还包括肢体发麻、无力、向前循环、后循环,面部发麻,视力有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本身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如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症等等这些情况,要积极的去应对。
02:48
脑血管病饮食注意什么
脑血管病患者要做到金字塔的饮食要求。最底下要用6两到8两的主食,最好是一些比较粗糙的食物,全麦、粗纤维等,包括土豆、红薯,接着要吃一些优质蛋白,但是要少吃油腻的,少吃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品等。也要适当的吃豆类、坚果,要吃大量的蔬菜、水果,正常人一般要求基本上一斤的蔬菜,一斤的水果,脑血管病人除了有禁忌的,也要吃相当的量。最后要少油少盐,正常人一天只要6克盐,脑血管病人要再少一点。
卵磷脂的副作用
卵磷脂又叫做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卵磷脂的用处,卵磷脂可以保护人的心脏,也可以补充大脑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它也有副作用,那么,卵磷脂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什么是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异常而导致的脑功能障碍,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像常见的脑血栓、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这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俗称脑溢血,指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语音时长 00:47

2018-09-07

6226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