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卵磷脂的副作用

发布时间:2018-10-2460604次浏览

卵磷脂又叫做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卵磷脂的用处,卵磷脂可以保护人的心脏,也可以补充大脑需要的营养元素,但是它也有副作用,那么,卵磷脂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卵磷脂 CC0锐景.jpeg

卵磷脂的副作用
  卵磷脂的构成成分包括了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糖脂、甘油三酸酯以及磷脂。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可是千万不要因此而过量服用,因为过量服用卵磷脂会产生不少的副作用。
  过量服用卵磷脂可以引起恶心、腹痛、腹泻、头痛、呼吸困难、气喘、呕吐和头昏眼花等副作用,还可以造成轻度的消化不良和稀便,还有引起体重大幅度增加的现象。失去食欲也是卵磷脂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此外,过量消费卵磷脂还会引起一些人血压降低和口臭等。其他一些副作用还包括了咳嗽、打喷嚏、流鼻水、喉咙肿胀、多汗、过敏性休克等等。
  卵磷脂经常用于血管堵塞等,但是千万要记住不可过量服用,因为摄入过多的话,会增加胆固醇,这样对脑血管的堵塞是有影响的,还是不要长期服用为好。
  卵磷脂有副作用,但是也不能因此一叶障目看不到其功效与作用,毕竟卵磷脂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呢。卵磷脂对血清脂质有调节作用,卵磷脂可以有效保护心脏。可以预防脂肪肝,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相关推荐

脑彩超主要检查什么
脑部彩超一般是用来检查脑部血液流动以及脑部血管基本情况的。脑部彩超通常是多普勒超声,经过仪器发射出超声波,能够对脑组织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和脑血管壁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存在血液粘稠度升高或者血管壁硬化,那么通过脑部的彩超检查往往可以及时发现。脑部不彩超在临床上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可以用做常规脑部检查,对于脑梗塞、脑供血不足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脑部病变等疾病有很好的诊断意义,另外脑血管疾病患者也可以定期做脑部彩超来进行复查。
语音时长 01:06

2021-06-10

92189次收听

脑坏死还能活多久
如果患者出现脑神经细胞大量坏死且没有其他的疾病,寿命在5年到10年左右,如果病变部位在中枢部位,并且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这类患者预后较差。脑坏死只是模糊的概念,具体能够活多久,不能够一概而论。如果患者是因为严重颅脑损伤而引起的脑挫裂伤,在吸收之后可能会形成局部的脑软化灶,所以会引起大脑坏死,这样的情况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如果患者出现脑神经细胞大量坏死,就会引起脑功能损伤,也会出现相应的一系列症状,如果没有其他的疾病,寿命在5年到10年左右,并且在此期间应该要配合医生规范用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变部位在中枢部位,并且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这类患者预后较差。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10

90556次收听

02:44
脖子疼头晕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突然发生的颈后的疼痛,伴有头晕、视物旋转,并且恶心呕吐,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有没有急性的脑血管病。如果突然发生的颈后痛、伴头晕恶心吐,血压急剧的增高,这个时候要警惕有没有出血,比如小脑脑干的出血,或者是蛛网膜下腔的出血。这部分人他可能没有其他的体征,比如偏身的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等。由于供脑部的血管,都从颈部往头部走,所以在一些姿势不良的时候,除了头疼之外,也会伴有头晕的症状,头晕程度剧烈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
喝酒晕倒是怎么回事
喝酒晕倒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血糖发作、酒精中毒性脑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引起的。喝酒后晕倒首先需要考虑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当过量饮酒的情况下,患者有可能会造成血管收缩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也会表现出晕倒症状。其次,如果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在酒精的作用下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诱发心脏疾病的发作,例如会引起房扑、房颤、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也会造成晕厥的现象。另外,低血糖发作、酒精中毒性脑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皆有可能会出现晕倒的现象,这就需要结合患者的伴随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1

89059次收听

身体不协调怎么改善
出现身体不协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心理性因素以及小脑疾病等。若是小脑疾病,会引起小脑的共济失调,引发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针对小脑疾病的治疗,同时进行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不协调的情况。若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不协调,应去除心理障碍,积极参与运动训练。通过合适的运动方案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改善身体不协调情况;可先进行轻微的活动,以及训练;之后可逐渐增加强度,如跑步等。也可进行瑜伽等锻炼身体柔韧度的方式来改善不协调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77247次收听

提神醒脑的东西有害吗
提神醒脑的东西是有害的。比如提神醒脑的饮料长期喝会导致身体肥胖,也有可能会损伤神经系统,还会腐蚀牙齿的珐琅质。提神醒脑的用品由于含有樟脑成分,长期用可导致癫痫样惊厥,也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基底动脉闭塞怎么治疗
如果基底动脉闭塞病情较轻时,可以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溶栓的药物、抗凝的药物、扩张血管的药物等;如果病情特别严重或出现了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可以尽早进行介入取栓术、血管开通术等手术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
01:44
如何预防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因为它本身包含的种类有很多种,有些是可以预防的,有些是没办法预防。这种高血压脑出血或者动脉瘤这种情况,可以从生活习惯、饮食方面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控制好血压,血糖以及血脂,保持低盐低脂饮食。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的介入治疗。如果脑动脉狭窄的程度小于50%,一般采取的是药物治疗,主要有阿司匹林、丙丁酚和他汀类药物的PAS治疗方法。如果血管狭窄已经大于了50%,一般就要采取的是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方法,一般是介入治疗,如果狭窄得更加严重甚至闭塞了,一般就采取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取栓的手术治疗方法。脑血管狭窄一般是由于脑部的一些血管的斑块形成,或者是动脉的血栓形成以后,造成的血管狭窄。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一般需要进行选择性脑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的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患者可能会有一些症状,也可能没有特别多的症状,因为人体的脑血管是有一定的代偿和测值循环的,如果狭窄发生的比较缓慢,侧支循环比较充分的话,可能症状并不明显,但是狭窄已经形成的话,还是需要积极地进行相关的干预,或者自身也要注意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比如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需要积极的用药,控制好血压,控制好血糖、血脂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自身也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要低盐、低脂的饮食,同时适当地运动,保持乐观,保证睡眠,而且要远离烟酒。对于久坐的患者要适当的运动,对于肥胖的患者要减轻体重,使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内,男性腰围控制在85厘米以内,女性腰围控制在80个厘米以内,基础疾病积极治疗规律,用药以后定期复查。
语音时长 02:07

2020-03-20

63375次收听

03:04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狭窄一般指的是动脉狭窄,狭窄原因首先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小于10岁的孩子,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都是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所导致。10~30岁的年轻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结节性动脉炎。40~80岁以上的老人,出现脑血管狭窄,一般考虑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除了年龄因素,很多因素也会造成脑血管狭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由于血压增高,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舒缩功能下降,血脂等异常,对血管造成打击,杂质沉积在血管内,血管就会变成了狭窄,如果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狭窄后的闭塞,患者就会出现相应症状。
03:08
脑血管狭窄吃什么药好
当脑血管狭窄患者狭窄小于50%时,采取药物治疗,主要是PAS药物治疗方法。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和丙丁酚综合治疗。如果血管狭窄已经超过了50%,采取血管介入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的干预治疗。如果患者有基础疾病,加重脑血管狭窄,必须积极控制,应用降压、降糖药物,使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达标,同型半胱氨酸增高,需要用叶酸和维生素B12、B6等相关药物,综合治疗,防止脑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或者再次发生。脑血管狭窄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动脉硬化、先天畸形、结节动脉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脑血管狭窄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案,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02:52
脑血管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血管病很早期有脑动脉硬化的表现,接着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脑血管动脉硬化,会出现健忘、头昏、头沉、精神差、睡眠差,再进一步发展,可以有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比如手觉得突然发麻一阵,过一段时间突然又无力一阵,反反复复发作。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还包括肢体发麻、无力、向前循环、后循环,面部发麻,视力有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本身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如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症等等这些情况,要积极的去应对。
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
脑血管供血不足是患者的大脑局部出现了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导致患者的精神意识出现异常,运动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脑血管供血不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的症状。
后脑勺疼怎么办
后脑勺疼时患者可以服用维生素B族类药物,也可以搭配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必要时可局部进行注射封闭治疗。同时也可以尝试采用热敷和超短波等物理疗法,还可以服用中药,并适当针灸穴位。另外,日常中需避免过度劳累。
容易误诊的血管病
血管疾病临床并不少见,并且有着相当高的致残率。有资料显示:严重心血管病患者中,75%以上伴有周围动脉阻塞;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由外周动脉阻塞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为17%~20%;截肢率高达5%以上,吸烟及合并糖尿病时截肢率超过20%。静脉病的发生率约为动脉病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