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给宝宝退热最容易犯的8个错误

发布时间:2018-05-2267295次浏览

在临床上,对于宝宝发热,专家不称之为病,因为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引起发热的疾病也有很多,不光是呼吸道疾病,身体里的任何一个系统出了问题,人体都可能发热。

不是所有的发热都要做退烧处理。但宝宝发热时,大多数妈妈还是无法淡定,所以掌握一些科学的处理方法帮助宝宝度过生病期是必要的,而不是仅凭老经验,否则一旦陷入退热误区,容易造成反效果!

1. 捂汗退热

老百姓有个土方子: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成人来说,这样做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适合的。

原因分析: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很容易发生紊乱,如果被包裹过严,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就是把宝宝错误包裹引起的严重疾病。

2. 一发热就吃退热药

很多妈妈认为发热是坏事,见不得宝宝发热。其实,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免疫保护性反应。

原因分析:研究证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优于体温正常时,包括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这些免疫功能可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康复。如果过早用药物强行降温,不但存在退热药本身的副作用,而且挫伤了机体的自然防御能力,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使病程延长,还可能因退热而掩盖了症状,造成原发病的诊断困难,延误治疗。

3. 用酒精(或白酒)退热

酒精擦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退热方法,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酒精擦浴降温对宝宝的副作用较大,甚至有至死的可能。

原因分析:婴幼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且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擦浴时若酒精浓度过高、擦浴时间过长或擦洗面积较广时,酒精会经皮肤大量吸收入人体血液中,造成酒精中毒症状(俗称醉酒),引起宝宝精神兴奋,烦躁不安。酒精还能造成血管急剧收缩,宝宝出现立毛反应、寒颤不适,体温反跳时又感觉发热难耐。酒精还是一种过敏原,酒精擦浴对某些宝宝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4. 死守 38.5℃才吃退热药

一般建议在宝宝超过38.5℃时吃退热药,该界限适合大多数宝宝。但在临床上,常对有高热惊厥的宝宝建议放低该尺度。

原因分析: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宝宝应对刺激的分析鉴别能力差,弱的刺激就会使大脑运动神经元异常,引起惊厥。所以,医生常建议这类宝宝在发热初期同时口服抗惊厥药和退热药,以避免抽搐发作。

5. 用冰袋降温

冰袋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手段,无需特别材料,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常用于高热不退的患者。由于冰袋与皮肤贴合较紧密,使用时一定要用小毛巾包好,特别要注意定时更换部位,以免冻伤。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小婴儿。

原因分析: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功能差,外界温度过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积应用冰袋,极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肿。

6. 带着高热宝宝候诊

国人看病排长龙的现象很常见。不少妈妈在宝宝高热后不做任何处理就赶去医院,排队等待医生处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原因分析:超过39℃的高热对健康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宝宝高热时,应先给宝宝口服退热药,然后去医院排队等待看病。在看病过程中如果宝宝继续高烧,也不要盲目排队,及时和就诊医生联系,医生一般会灵活处理的。

7. 用抗生素退热

有的妈妈一见宝宝发热就以为是嗓子发炎了,马上给宝宝口服消炎药,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原因分析:常见感冒有80%是病毒引起的,所以抗生素是无效的。长期滥用抗生素,将损害宝宝的免疫功能,在没有感染指征的情况下,请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

8. 泡澡降温

泡澡是当今时髦的一种养生方法,适度的水温作用于人的副交感神经,使人身心放松。但这个方法对发热的宝宝并不适用。

原因分析:泡澡水温过高,对身体刺激加强后,交感神经便发挥作用,使得机体进入兴奋状态。相反,水温过低,洗澡后犹如给宝宝雪上加霜,又会加重感冒。

科学退热法

儿科专家一致认为,温水擦浴法是婴幼儿最安全的物理降温法。研究表明,宝宝发热时,用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浴,可使机体的热量通过传导发散。温水擦浴还能提高温度感受器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产热过程,加强散热过程,使体温下降。温水擦浴操作简单易行,无需特殊材料,宝宝易于接受,且无副作用。

相关推荐

02:07
甲流发烧怎么办
甲流发烧可以服用连花清瘟胶囊这一抗流感的中成药进行治疗。中医认为甲型流感是感染瘟疫毒邪引起的,身体与疫毒抗争时,会出现发热、恶寒、全身酸痛等症状。连花清瘟胶囊的组方融汇三朝古方用药精华,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发热恶寒、鼻塞、周身疼痛等病症具有良效。
37℃算不算发烧
如果体温是37度是不属于发热范畴,正常发热是37.2℃以上,人体体温以腋温测是36~37度之间,口腔温度和肛门温度的标准要比腋温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患者有不适测体温37度,是正常体温中偏高的,如运动进食以后,可能会出现这个体温调到37度左右,但如果在静息状态下,甚至伴有这种发冷的症状,如果测体温是37度,这时候建议患者再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复测,看看体温有没有变化。对于女性来说,排卵期也会引起体温波动,一般排卵期后的基础体温要高于排卵期前一度,所以也可参照一下女性生理周期问题。
语音时长 01:57

2021-12-30

96190次收听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以退烧吗
布洛芬缓释胶囊可以退烧。布洛芬缓释胶囊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具有解热镇痛等功效。布洛芬缓释胶囊有退烧作用。其主要成分为布洛芬,属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用于改善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如身体受到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菌感染,导致发热现象,可考虑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部分人服用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胃痛、恶心、呕吐等。因此在用药后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严格遵医嘱服药。
腋下体温计需要多少分钟
测腋下体温的时候,是把一个体温计夹在腋窝下保持一段时间,多长时间,5分钟,保持5分钟以后,这个时候拿出体温计来,这个时候温度是正常的腋下温度,也就是为什么需要5分钟的时间,就是温度计的玻璃有一定厚度,温度计里面装的是水银,水银需要体温传导一段时间,因为隔着这个玻璃,所以需要大概5分钟左右的时间,使腋下体温能够完全,均匀的将温度计,简单说就温暖了,让它达到跟腋下同等的温度了,这个时候反应出来的温度计的温度才是正常的。如果在腋下放置的时间过短,可能还没有达到平衡,即便温度比较高,那可能温度还没有完全地把热量传导到体温计里去,可能抽出来体温计,温度就比较低。所以,腋下测体温的时候需要几个条件:一、是要注意把汗擦干,不要潮湿,潮湿情况下也可能影响测温。二、要把腋窝夹住,当然也别太使劲,太使劲极个别能把温度计给夹坏了,玻璃是比较脆的,尤其水银那一段是比较薄的,轻轻地夹住就行了。三、就是用衣服挡着一下,也是为了避免因为测温的时候,使得人体着凉,同时也避免外界温度,外面气温影响腋下体温计的测量。所以,腋下体温测量的时候把它夹在这里大概经过5分钟左右的时间,腋下的体温就是人体的温度,热量就能够传导到体温计,这样体温计测出来的体温相对来说就比较能够非常客观的反映出腋下体温,不像现在用额头枪对额头测温,那是通过红外线只需要很短很短那几秒,就能测出正常值了。
语音时长 02:24

2021-10-15

99964次收听

03:10
腋下体温37.3正常吗
腋下体温37.3℃是正常值。人体在做测体温的时候,有几种测体温的方式:额头体温、腋下体温、口腔体温以及肛门体温。每个地方的温度有所差别,主要是跟环境因素影响有关系。腋下体温的正常范围是36.2℃到37.3℃。同时人体早上、下午和晚上的温度,一般也有所差异。早上环境温度略低一些,下午、晚上环境温度略高一些,所以环境温度对人体有一定影响。测量方式的影响,测体温的时候额温最低,额头温度比腋下温度低0.2℃到0.3℃。口腔体温也比腋下体温高0.2℃到0.3℃。
02:54
体温36.9度正常吗
体温36.9℃是一个正常的体温。我们所说的体温36.9℃,一般指的是腋下体温。测体温有很多种方式,包括额头的温度、腋窝的温度、口腔温度和肛门的温度,通常说体温,都是指腋窝体温。腋窝体温的正常值在36.2℃-37.3℃,所以36.9℃是正常体温。如果腋窝局部汗过多、腋毛过多,或皮肤过于干燥,使得体温计不能和皮肤很好的接触,这样测的体温,就不能正确反映体温。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口腔测温,会比较准确一些。但口腔测温的正常值比腋窝体温略高0.2℃,才是正常体温。
03:03
腋下体温计需要几分钟
测腋下体温的时候,是把一个体温计夹在腋窝下保持5分钟以后取出来,这个时候温度是正常的腋下温度。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有一定厚度,温度计里面装的是水银,水银需要体温传导需要大概5分钟左右的时间,使腋下体温能够完全、均匀的将温度计温暖了,达到跟腋下同等的温度了,这个时候反应出来的温度计的温度才是正常的。如果在腋下放置的时间过短,温度就比较低。腋下测体温需要几个条件:一、要注意把汗擦干,不要潮湿。二、要把腋窝夹住。三、用衣服挡着,避免人体着凉,也避免外界温度影响体温计的测量。
03:07
成年人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成人如果反复发热最常见分两大类,一类是感染性的,一类是非感染性的。感染性又可能分成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像肺结核,可能会引起反复的低热等,还有像病毒,像肝炎可能也会有反复发热,还有一些真菌感染也会引起上述症状。非感染性又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自身免疫病性,像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其他像一些肿瘤性疾病也会引起低热或反复的发热,像淋巴瘤、白血病会有这种情况。其他的还有一些像甲亢等会出现这种持续的发热或间断发热。
高烧会引起什么症状
高烧的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体温明显升高,高烧是指体温超过了39度,又不高于41度。高烧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发冷、乏力以及肌肉酸痛等症状。有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有恶心呕吐或者腹痛腹泻的消化道反应。儿童由于大脑发育还未完善。高烧有可能会引起意识发生改变,甚至出现全身抽搐。高烧出现的临床症状还和原发疾病有关,高烧时除了给予物理和药物退热外,还应该适当的增加饮水量,避免身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发生。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1

75248次收听

发烧需要查血吗
发烧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一般治疗发烧是需要了解引起发烧的原因的,这时就查一下血常规,能帮助判断一下,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查肝肾功能,在发烧期间可以多喝水,多休息。
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在出现发烧的症状时,可以通过减少衣物降温、冷敷额头、酒精或温水擦拭身体以及适当的多饮水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物理降温后体温再次升高甚至持续不退时应当及时就诊予以治疗。
发烧了怎么办如何退烧
发烧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用退烧药物来退烧。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8.5℃,伴随有精神状态不好、食欲下降,可以用口服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是布洛芬。如果体温低于38.5℃,而且患者精神比较好,不用使用退烧药物,主要是注意休息,多饮水。当体温超过39℃,要及时使用退热药物,必要时可以选择静脉注射退热药,以免导致高热惊厥。物理降温是采用物理的方法使体温下降,物理降温常用的方法有冰袋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用退烧药的时候,建议不要重复使用同一种。果口服药物不耐受,可以选择肛门栓剂来退热。如果经处理体温仍不能控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引起发热的病因,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06

58905次收听

低烧抽搐是脑膜炎吗
低烧抽搐不一定是脑膜炎。婴幼儿常常会在发高烧的时候出现高热抽搐,是由于孩子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热会导致脑细胞电活动不稳定容易抽搐。如果在低烧时出现抽搐发作,应考虑是否患有癫痛,是否有脑损伤、脑炎、脑膜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导致。需要及时到当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做血常规、脑电图、脑地形图、脑磁共振、脑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如果低热抽搐外还有脑膜炎其他的症状体征,如头痛、头晕、嗜睡、意识不清、颈部强直等,应首先通过脑脊液检查确定是否有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的病毒培养,区分引起脑膜炎的病毒类型,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采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抗病毒的药物。同时进行预防脱水、退烧药降温、止痛剂减轻疼痛等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06

56171次收听

发烧吃什么水果
发烧之后吃一些西瓜是很好的,能够利尿、止渴,发烧之后容易缺水,吃一些西瓜可以补充体液,帮助退烧。荸荠也能够去火解毒,还能够抑制细菌入侵,梨子对发烧感冒患者来说有好处,还可以缓解咳嗽,化痰。如果患者嗓子也觉得不舒服,吃一些梨子可以缓解。
高热惊厥后遗症
如果只是发作一次单纯性的高热惊厥,且处理及时得当,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不过,有些宝宝在长大后,还是会有无发热抽搐的现象。相反,如果宝宝的身体反复抽搐,且经常发热,那就一定要小心了。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智力,还会给病人留下癫痫后遗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