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发布时间:2018-05-2855943次浏览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可分为快速性(如早搏和心动过速等)和缓慢性(如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西医药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通常采用4大类药物:Na+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动作电位延长剂及钙离子拮抗剂,但由于容易产生耐药性,并有致心律失常,抑制心肌收缩等副作用而局限使用。

而中医药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方面已有一定的进展,中医治疗除着重整体调整,标本兼顾,辨病辨证外,从1990年以来还利用心电图,甚至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观察和治疗,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1990年以来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1、单味药物的治疗

综合有关资料,单味药物或单味中药粗提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归纳为:益气补肾,活血化瘀,行气活血,清热泻火等。目前常用药物有人参、麦冬、炙甘草、黄杨宁、三七、云南白药、延胡索提取物——颅通定、甘松、青皮、冬虫夏草、黄连、苦参等,其中活血化瘀药物黄杨宁、三七、云南白药治疗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0.32%,对室性早搏有效率为74.73%,对房性早搏有效率为63.6%,对部分阵发性房颤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亦有效果;益气补肾药物人参、冬虫夏草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0%;行气活血药物延胡索的有效率为62.4%,其中对阵发性房颤有效率81.8%,持续性房颤有效率43.0%;清热泻火药物黄连、苦参的有效率为76.12%,对室性早搏有效率为78.85%,对房性早搏、房颤总有效率为77.35%,对室性心动过速有效率为70.83%。

而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药物有人参、黄杨宁、黄连、苦参。研究认为:黄杨宁有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延长动作电位时间类药物;人参对缺血性心肌电生理有稳定作用;延胡索抗房颤机理与其延长心房和房室有效不应期有关;而苦参具有“奎尼丁样”效应机制,即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钾、钠离子传递系统降低心肌应激性,延长绝对不应期,从而抑制异位节律起搏点。

 2、专方类药物治疗

1990年以来临床许多报道是设立主方,随兼夹症加味,富辨证论治内涵。纵观众多文献,组方立法主要以益气养阴、益气活血化瘀、温补心阳、滋阴清火安神为主,另外还有疏肝解郁法、重镇安神法、交通心肾法、化痰行水法等,其应用远较单味中药广泛,且适用性强。

益气养阴法占专方报道的39.6%,其中以炙甘草汤、生脉散等古方基础上加减,占益气养阴法44%,而自拟方占总量56%,组方中常用药物49味,最常用药物依次为麦冬(使用百分比42.8%)、黄芪(36.7%)、炙甘草(31.6%)、五味子(28.5%)、人参(26.5%)、丹参(26.5%)、当归(26.5%)、苦参(20.4%)、生地(18.35%)、阿胶(12.24%)、甘松(10.2%),治疗总有效率为92.32%。

益气活血化瘀法占专方报道14.2%,组方常用药物34味,最常用药物依次为丹参(使用百分比20.58%)、黄芪(17.6%)、川芎、当归、党参、甘草(均14.7%)、赤芍、葛根、生地、麦冬(均11.7%)、红花、三七(8.82%),治疗总有效率为87.74%。

温补心阳法占专方报道9.5%,组方常用药物25味,最常用药物依次为桂枝、党参、淫羊藿、黄芪、丹参、麦冬、甘草(使用百分比均12%)、附块、红花(均8%),总有效率84.62%。

滋阴清火安神法占专方报道30.15%,其中黄连温胆汤、酸枣仁汤、苦参饮占78.95%,组方常用药物67味,最常用药物依次为甘草(使用百分比19.4%)、苦参(17.9%)、丹参(16.4%),黄连、酸枣仁(均11.94%)、麦冬(10.45%)、茯神(8.9%)、琥珀、黄连(均17.46%)、党参、延胡索(均5.97%)、阿胶、五味子、川芎、菖蒲、玉竹、沙参(均4.48%),治疗总有效率93.23%。

另有重镇安神法治疗心律失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有效率为93.1%,用交泰丸交通心肾法]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亦为88.17%。

从以上组方立法中不难看出,各家立足辨证施治,以一主方随证加减治疗各种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取得良好疗效。组方则不离炙甘草汤、生脉散、四物汤、黄连温胆汤、黄连阿胶汤、苦参饮加减,用药常以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炙甘草、丹参、苦参、黄连、桂枝为主,亦有少数药物如茜草、菌灵芝、益母草、缬草、水蛭、蒲黄、沉香、大黄也有很好疗效。

3、辨证分型论治

近几年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越来越多,从而使中医药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更有针对性。根据1990年以来的资料分析,临床上对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大体上可分为:①气血两虚型;②气阴两虚型;③阴虚火旺型;④心阳不足型;⑤心血瘀阻型;⑥痰饮阻塞型;⑦肝气郁结型;⑧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型;⑨阴阳两虚型。每型用药以古方加减,或自拟方,但不外乎以下用方:气血两虚型:人参养营汤,归脾汤加减;气阴两虚型:炙甘草汤、生脉散、天王补心丹、五味子汤加味;阴虚火旺型:黄连阿胶汤,二阴煎加味;心阳不足型:瓜蒌薤白桂枝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参附汤、真武汤、附子散加味;心血瘀阻型:血府逐瘀汤加减;痰饮阻塞型: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肝气郁结型:柴胡疏肝散加减;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型:温胆汤,涤痰汤;阴阳两虚型:炙甘草汤加减。总有效率达90.31%。

 4、小结

4.1现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的发生“不离于心,不止于心”。在辨证论治特点上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瘀、痰、火、气郁为主。在治疗方面必须标本兼顾,治疗用药主要集中在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炙甘草、丹参、苦参、黄连、桂枝等中。

4.2存在问题:①由于目前某些单味中药已经药理证实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故以上组方中存在着将这些单味药物作为主药组方的现象;②在具体临证中,各家又多结合个人经验及具体病情进行临床辨证分型,但缺乏统一标准;③在临床观察指标,疗效判断上标准尚欠统一,缺乏客观指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使用较少,缺乏严格的西医对照组;④缺少运用先进的实验室手段,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这些都不利于进一步提高辨证施治的疗效和理论与临床研究。

4.3对今后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几点意见:①进一步扩大中药药理研究,开拓新的途径寻找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新的单味药及复方;②根据中医药治病特点及心律失常病理生理特点,适当地延长疗效观察时间,甚至可达半年以上或更久,这样可能对客观评价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更大帮助;③对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判定参照全国统一标准进行观察;④运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进行临床观察,有利于药物疗效的客观判定;⑤对引起心律失常的不同疾病进行中医药研究,更有利于分析疗效;⑥加强电生理研究,用现代医学原理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

4.4发展方向: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是有效的,但由于观察手段、方法等原因,以及中医特点,故研究方向有重复,重大突破较少,所以应扩大视野,寻找新药,延长观察时间,分病论治,以求新的突破。

相关推荐

00:58
心脏除颤手术怎么做
心脏除颤手术是用心脏除颤仪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的一种方法。操作过程:第一步:心脏除颤仪有直流电和交流电之分,一般首次除颤选择充交流电200焦耳。如果不能及时除颤,可一次增加200焦耳,继续除颤。第二步:按下心脏除颤仪充电按钮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开始除颤,一个在右锁中线第2-3肋间,另一个在心尖部。第三步:同时按压两个电极手柄的放电按钮,进行除颤。第四步:除颤完成后,将心脏除颤仪放回原位,关机即可。建议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除颤手术。
青少年心率为多少算是正常范围
青年和少年其实是两个年龄段,一般青年就是算成人阶段了,少年其实原则上讲,还是应该归于儿科。总体上来说,青少年一般是指十八岁以下的青年群体,青少年的心跳,其实已经接近正常人心跳的频率。一般来说,12岁左右的孩子,他的正常心跳就已经可以达到60-100次/分钟,如果孩子本身对于心跳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心跳即使是快了一点,100次/分钟左右,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就多观察。如果孩子安静的时候心跳总是超过100次/分钟,而且还伴有心慌、胸闷、睡不好觉等等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就应该去医院里做一些相应的检查,看看孩子心跳快是什么原因。青少年正常心率和成人正常心率大致一样,正常人心率是60-100次/分钟之间。但是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有所不同,比如专业运动员或者体育爱好者,心率就可以低一些,比如在50-60次/分钟左右,都是可以的。如果这些人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合并其他基础的疾病或心脏病,都算正常的心跳,也不需要给与特殊的处理。如果患者的心跳经常在100次/分钟以上,可能就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判定一下是不是有心律失常的存在。
语音时长 02:37

2021-11-05

87495次收听

01:40
心律失常前期症状
许多心律失常的患者并没有临床症状,是在体格检查或心电图检查的时候发现的,一些心律失常的症状是与心律失常发生伴随出现的,如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房颤、房扑、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会感觉明显的心悸,缓慢性的心律失常,由于引起了严重心动过缓,会出现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患者会感觉到头晕、头痛、疲乏、胸闷、心慌等情况,甚至出现眼前发黑、晕厥的情况。有一些心律失常要高度重视,它的前期表现可能是,近期反复发作胸痛或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这些患者如果出现阵发性的心悸、胸闷、胸痛,要及早就医,否则可能会引起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室速、室颤,从而危及生命。
房颤是心率大于脉率吗
房颤的心率是大于脉率的,这种情况也叫脉搏短绌。发生脉搏短绌的原因主要是心房颤动的患者,由于心房发生不规则颤动,使部分心房激动传到心室后不能产生有效的心室收缩,从而不能引起外周出现有效的脉搏,因此会导致脉率少于心率的情况。心房颤动心率越快,脉搏短促的现象就会越明显。因此房颤的患者在平时单单测量脉率是不够的,要同时测量心率,因为房颤的患者测量脉率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心跳的频率。对于房颤心室率明显增快的,要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治疗进行复律或者控制房颤的心室率,以防止持续的快速心室率导致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08

92536次收听

心跳一直100以上要紧吗
不能单纯通过心跳的次数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危险。一般来讲,普通成年人的心率范围在60到100之间,如果一直处于激烈的体力锻炼或者情绪较为紧绷精神焦虑时,心跳超过100以上,也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为窦性心动过速,是因为心脏在突然外界刺激下所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不会有什么危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并没有受到外来刺激,处于冷静休息的状态,但心跳仍旧一直过快、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对于这种恶性的心律失常是非常危险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60163次收听

心跳慢需要治疗吗
心跳慢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心跳次数以及是否出现合并症状来判断究竟是否需要治疗。如果患者的心跳次数控制在50到60之间,虽然对比正常心跳次数比较缓慢,但是因为患者无特殊症状,只要留心观察即可。但如果患者的心跳次数平均控制在每分钟50次左右,并且出现明显的头晕昏厥、胸闷的症状,建议及时通过心电图检测,同时口服心宝丸来提升心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心率在每分钟30次左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及时就诊,通过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否则患者很容易出现心跳过慢、乏力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77491次收听

心速过快是什么原因
精神高度紧张,经常生气、动怒等不良情绪影响,会导致心衰过快;大量饮用咖啡、浓茶、白酒等刺激性饮料,也会导致心动过速;药物刺激,患有心肌炎、心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有甲亢疾病时,也会导致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并非都是频繁发作
心律失常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虽然多数是良性的,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则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心律失常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公众对心律失常存不少误解,认识水平亟待提高。为此,下面请了专家为大家讲解一下:
心律失常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一种难缠的心血管疾病,而对于这种疾病来说,在吃的方面是需要特别的讲究。首先,我们在食物上是不可以偏食,均衡的营养吸收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前提,其次,我们很多东西都不可以多吃,像一些肥腻的食物,或者对心脏负荷比较大的食物都是要少吃的。
偶尔心律失常怎么办
偶尔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需要到医院检查,通过医生的全面评估发现并不会影响到生命的安全,可不做处理;如果会威胁到生命的安全,就需要针对性的治疗;介于两者之间可适当的处理。
窦性心律不齐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不齐有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的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跟呼吸节律有关的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还有一种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窦房结内游走心律,也可见于正常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也可以出现。1.心脏的跳动是跟随窦房结的节律来跳动的,即心脏的起搏位点是正常的,也就是心律是窦性的。2.每次心跳与每次心跳之间的间期是一定的。如果间期不一定,称之为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的意思就是心脏的起搏位点正常,但是每次心跳与每次心跳之间的间期不同。生理性的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跟呼吸节律有关的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还有一种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窦房结内游走心律,也可见于正常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也可以出现。病理性的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心脏方面的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等等,也可见于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语音时长 01:10

2020-03-31

67010次收听

心率失常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心律失常比较常用的一类药物就是钠通道阻滞剂,这一类药物主要分为了三类,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病情进行选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也能够治疗心律失常,也可以治疗其他的心血管治疗。除此之外,心律失常还可以应用钾通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
02:07
心慌怎么缓解
心慌的缓解方式如下:一,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喝浓茶、熬夜、过度劳累等。二,心血管病患者需实时观测血压和心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三,由其他疾病引发的心慌,如贫血、甲亢、肺脏疾病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心慌感可消失。
02:05
心律失常症状
心律失常的症状和类型与发作的频繁程度有关。其症状主要有突发突止的心悸、脑缺血、脑供血不足,严重者会出现劳动力的逐渐丧失。心律失常主要分成两大类:1、快速的心率失常,比如室上速、室速、快速的房颤,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2、缓慢的心率失常,主要是心脏传导系统的疾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2度、3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主要表现为脑缺血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比如晕厥、头晕、眩晕、乏力等。有的在运动后感到疲乏无力,不自觉地减少日常活动量,表现为劳动力的逐渐丧失。
01:11
心律失常中医叫什么
心律失常在中医中属于心悸的范围。心律失常是西医的概念,实际上是指各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有频发早搏,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房颤。有的患者会出现心动过速,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也有的患者出现慢快综合征,还有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这些都属于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