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体检发现脑膜瘤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8-06-0560904次浏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体检已成为大家关注自身健康的常规手段。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业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体检时加做头部CT,甚至头部核磁共振(MR)已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来是为了筛查脑血管疾病的,但是不少人在做完头部CT或MR时发现自己患有脑瘤,这犹如晴天霹雳,严重扰乱了被检查者的生活和工作。

脑膜瘤的发病率

脑膜瘤是颅内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仅次于神经上皮肿瘤,研究显示脑膜瘤的尸检发生率为30%,儿童发生率为0.3/10万,成人为8.4/10万。脑膜瘤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10-15岁的儿童发病率很低。脑膜瘤发病率高低与性别密切相关,男女比例约为1:3,女性常见,这是因为脑膜瘤发生与雌激素相关。另外,脑膜瘤发病率与职业也有关,长期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中的人群,可能会诱发脑膜瘤。

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细胞,理论上来说存在蛛网膜细胞的区域均有可能发生脑膜瘤。临床观察发现,幕上脑膜瘤较幕下多见,脑膜瘤好发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包括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等)。总体来说,幕上脑膜瘤其危险性要小于幕下脑膜瘤,因为其手术难度相对较小。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

脑膜瘤跟其他颅内肿瘤一样,常见的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神经功能障碍(肢体无力、肢体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癫痫(约有1/3患者会出现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其余就是一些特殊部位脑膜瘤的表现,如鞍旁脑膜瘤可能会出现视力视野障碍、桥小脑角脑膜瘤会有面部感觉障碍、听力障碍等、嗅沟脑膜瘤会有嗅觉丧失症状。脑膜瘤由于其生长缓慢,病程长,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等到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往往是肿瘤已生长到比较大了。

脑膜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绝大部分脑膜瘤都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脑膜瘤是恶性的,恶性脑膜瘤预后不好,手术切除后很容易复发,临床除了手术就是配合放疗,但这也很难根治恶性脑膜瘤。根据WHO病理分类标准,脑膜瘤可分为I、II、III级三类。一般来讲,可以将WHO I、II级脑膜瘤称为良性脑膜瘤,WHO III级脑膜瘤为恶性脑膜瘤。

脑膜瘤的治疗与预后

脑膜瘤常规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切除,部分未能切除干净或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可以行立体定向放疗(伽马刀),部分恶性脑膜瘤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脑膜瘤没有十分有效的化疗药物,近年来,文献报道溴隐亭、他莫昔芬、米非司酮、、曲匹地尔、干扰素等用来治疗脑膜瘤,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很大,多数患者很难耐受。

体检发现脑膜瘤该怎么办?

正如上述,脑膜瘤是很常见的颅内肿瘤,特别是在中老年女性患者人群中。体检发现脑膜瘤时:

(1)首先不要慌张,因为绝大多数脑膜瘤都是良性的,预后很好。

(2)询问医生脑膜瘤的大小,一般来说,大于3cm的脑膜瘤需要外科手术切除,小于3cm脑膜瘤可选择临床观察,当然部分合并明显临床症状的脑膜瘤(如导致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即使肿瘤没有3cm,也是建议手术。

(3)如果选择手术,常规都是开颅手术切除,现有部分医院开始尝试神经内镜辅助切除鞍区脑膜瘤。即使是开颅也可以做到微创,因为当今神经外科已经进入微侵袭时代,所以手术时建议到有经验的大医院就诊。

(4)如果选择继续观察,刚开始应该半年复查一次,如果肿瘤没有生长,下次就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后续持续复查时建议仍保持一年一查。临床有部分患者刚开始按照要求复查,复查2-3年后肿瘤没进展后就不复查了,突然有一天出现症状检查发现肿瘤已经很大了,这是做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

(5)小于3cm的脑膜瘤可不可以要求手术切除,答案是肯定的。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基础体质来综合判断,如果患者相对年轻,如40岁左右,肿瘤2cm左右,现在居民平均寿命都达到了75岁左右,如果肿瘤继续生长30年很有可能就超过3cm了,等到70岁时再做开颅手术风险就明显高于40岁时。所以,针对那种将来十分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的脑膜瘤还是建议积极手术,毕竟越到后期肿瘤越大,患者基础体质越差,手术风险越高。

相关推荐

头骨一边高一边低是咋回事
头骨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如果是在出生的时候就发现,可能是由于颅骨骨缝愈合的时间不理想,造成的头颅发育畸形,需要及时到小儿神经外科进行手术干预,以免影响脑神经的发育。而对于其他的一些头骨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就要根据病情进行具体分析。缓慢发生的情况通常是由颅骨病变或者其他的良性病变慢慢生长引起的,比如颅骨板障的脑膜瘤等情况,需要通过头颅CT、头颅磁共振检查来进行明确。对于比较短时间内发生的情况,则需要注意一些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比如肺癌的颅骨转移、颅骨的骨髓瘤或者是浆细胞瘤发生了颅骨转移、颅骨的病变。这种情况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颅骨比较大范围的病变,造成头颅一边高一边低,同时会伴有患者的其他症状。
语音时长 01:18

2021-07-09

70608次收听

01:52
脑膜瘤手术后多久可以同房
脑膜瘤术后多久恢复同房,取决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以及神经影像学复查的情况。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在手术切除之后1-2周之内,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于颅底部位的脑膜瘤术后,建议患者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累及重要血管的脑膜瘤,则需根据术后复查的情况、血管恢复的情况来决定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机。总之,大部分脑膜瘤术后患者在术后2-3周、1-2周之内,即可恢复正常的生活。而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或者手术困难的患者,则需根据医嘱来决定恢复正常生活的时间。
岩斜脑膜瘤是什么
岩斜脑膜瘤是一种特殊部位的脑膜瘤。它位于脑子底部正中间,起源于双侧三叉神经内侧、面神经内侧、上中斜坡上缘、上斜坡下缘到中斜坡的下缘,这个区域的脑膜瘤称为岩斜脑膜瘤,岩斜脑膜瘤还可以位于中颅底上缘,也可以突破这个界限,从三叉神经内侧向外侧生长,甚至可以从顶面往底面长到枕骨大孔,从顶面长到鞍区,它不仅限定在固定区域,有可能向旁边生长。这个区域的肿瘤,位置比较深,所以是神经外科最难的手术之一,非常具有挑战性。
语音时长 01:31

2020-06-03

61685次收听

怎么检查椎管内神经鞘瘤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神经影像学检查。当然以往还包括临床的检查,像腰椎穿刺、脑脊液化验和脑脊液穿刺的临床实验来大致判断椎管内神经鞘瘤引起椎管梗阻部位和阶段的这种粗略的判断方法。目前来说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特别是CT和磁共振检查,在CT检查中可以发现椎管内星影阶段的占位性病变,一般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在进行增强CT检查时可以发现有明显强化的这种腊肠状的病变,而磁共振检查对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更加明确,肿瘤一般表现为明显强化,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囊变呈这种椭圆形或者腊肠形的病变。有时也可以沿椎间孔生长形成椎管内外沟通的这种哑铃型的病变。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对于那些心脏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或者人工关节植入的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应该谨慎,必须咨询手术医生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11

61996次收听

脑膜瘤跟脑瘤的区别有什么
脑膜瘤属于脑瘤的一种类型,而脑瘤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像脑膜瘤之类的原发性脑部肿瘤,也包括各个部位的癌症转移到脑部所形成的脑转移瘤。脑瘤是脑部所有肿瘤的一个笼统的概念,既包括原发性的颅脑肿瘤,也包括继发性的颅脑肿瘤。原发性的颅脑肿瘤:指发生在脑膜、脑实质等脑部各个部位。继发性的颅脑肿瘤:指由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全身各个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脑部所致的。所以这种脑瘤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概念,包括脑内所有肿瘤的统称至少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病理类型,脑膜瘤是脑部最为常见一种良性肿瘤,主要来源于脑部蛛网膜的粒细胞,以硬脑膜为宽基底的这种肿瘤,通常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比较清晰,偶尔脑膜瘤也可以发生在侧脑室、第三脑室,甚至第四脑室内形成脑室内的脑膜瘤。
语音时长 01:39

2020-03-11

53790次收听

02:27
脑膜瘤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脑膜瘤患者饮食中要食用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同时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癫痫发生风险高的脑膜瘤患者应该少食用对神经有兴奋作用的食物。脑膜瘤患者建议在饮食中尽量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果能够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水果、蔬菜,同时食用一些膳食纤维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对于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对于脑膜瘤癫痫发生风险高的患者,建议在饮食中尽量少食用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食物,比如咖啡和浓茶,这种兴奋神经的食物可能会增加患者癫痫发生的风险。
脑膜瘤严重吗
脑膜瘤是所有的脑部颅内肿瘤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但多数发病以后都是良性肿瘤。不过如果在发现脑膜瘤以后不及时治疗的话,也同样会转变成晚期肿瘤,对健康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一般治疗脑膜瘤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射波刀三种,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并且结合医生的诊断来进行治疗,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注意调理身体。
长脑膜瘤的原因是什么
长脑膜瘤可能和外在的刺激,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比如外伤以后经过十年二十年,生长了脑膜瘤。与刺激、不良的污染也有一定关系。可能有遗传背景。脑膜瘤的原因,至今不是特别明确。和其他很多的肿瘤一样,不太明确原因,但不是说不能治疗。脑膜瘤这一类的疾病,相当一部分病人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语音时长 01:18

2018-12-13

63584次收听

02:14
为什么会长脑膜瘤
脑膜瘤原因目前尚未清楚。可能原因有外在刺激、外在环境因素、不良污染以及遗传等。一、外在的刺激。曾经有过报道,外伤后经过十年、二十年,可能生长脑膜瘤;二、与外在环境因素、刺激、不良污染有关;三、遗传因素。脑膜瘤并不是一种遗传疾病,但也可能有遗传背景。
02:28
脑膜瘤手术后如何护理
脑膜瘤手术后,若患者手术以及出血量较大,要注意加强基础护理,包括翻身、加强营养、整个头部处理等;若脑膜瘤较小,术后两三天下地即可,护理较简单。护理是整个神经外科术后的常规护理。根据病情,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一、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注意术中出血多少。若脑膜瘤生长部位比较深,且出血比较多,病人比较虚弱,应加强基础护理,包括翻身、加强营养、整个头部处理等。病人若手术比较大,出血比较多,影响区域比较重要,患者术后需要比较长时间恢复,这时要加强自身卫生护理;二、若是些比较小的脑膜瘤,术后两三天就可下床走动,护理相对比较简单。
01:42
脑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脑膜瘤不是发生在脑子里脑实质的肿瘤,实际上是在颅内。绝大部分的脑膜瘤是良性的,而且预后比较好,手术效果也比较好。但确实有2.8%左右的脑膜瘤是恶性的。还有先天一发生就是恶性肿瘤,比如脑膜肉瘤。但发生率较低。
这么大的脑膜瘤你见过吗
脑膜瘤为常见颅内原发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国内外统计脑膜瘤占原发颅内肿瘤19.2%。脑膜瘤可发生于神经系统各个部位,颅内脑膜瘤多数位于大脑凸面邻近矢状窦和大脑镰,约占50%,脑室内脑膜瘤较少见,约占1-2%。
脑膜瘤显微手术分析
脑膜瘤良性,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盖与女性激素分泌代谢异常有关。瘤体生长缓慢,呈膨胀性挤压周边结构。除矢状窦、大脑镰、凸面硬脑膜好发脑膜瘤外,颅底的蝶骨脊、嗅沟、鞍结节、桥小脑角、海绵窦旁、小脑幕等结构均易发生脑膜瘤。
脑皮层运动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脑膜瘤应手术全切,位于脑重要功能区的脑膜瘤,全切肿瘤而保存正常脑功能,甚至是改善已受影响的脑功能,非常重要。此二例,瘤体较大,均位于负责对侧肢体运动的脑皮层中央前回区域。
脑膜瘤的症状及治疗
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脑膜瘤的血运极丰富,因为肿瘤常接受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等多来源的供血。这类肿瘤生长很缓慢,所以有时肿瘤长到很大仍可不出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