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病是什么病,十大特征帮你了解慢性病

发布时间:2018-06-2762559次浏览

“慢性病”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词了,这不奇怪,慢性病是目前中国成年居民最主要、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高尿酸或痛风、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肥胖等最常见,最容易被发现,所以慢性病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三高”、“五高”等。有点儿争议但越来越被接受的是,肿瘤(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慢性病有以下十大特征:

1.慢性病十分常见,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5%、高血脂40%、糖尿病约10%、脂肪肝20%~30%,患病率都很高,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一个家庭里,经常有一个或多个慢性病患者。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50%,两个老人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

2.慢性病经常表现为“一人多病”。由上述几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可知,如果不是因为有交叉患病(一人多病)的情况,这几种慢性病患病率相加都超过百分之百,没有健康人了!在实践中,经常看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几种慢性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是因为这些慢性病可能有共同的病因,遗传、胰岛素抵抗和生活方式不良等。

3.慢性病大多与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慢性病最初也被称为“富贵病”、“文明病”,意思是经济发展了,人们有钱了,就容易得这些病,但这认识未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钱、富裕并不是这些慢性病的原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肥胖、能量过剩、营养失衡、久坐、缺乏运动、精神压力等才是大多数慢性病共同的罪魁祸首。有钱不一定有病,没钱也不一定没病。

4.慢性病慢性形成,急性发作或致死。慢性病是缓慢形成的,一般要经过数月、数年、数十年的发展,但最后往往是急性发作,甚至致死。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会让人习以为常,但脑卒中(脑出血)、心肌梗死、尿毒症、癌症晚期等则令人心有余悸,岂不知后者只不过是前者的急性发作/进展而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不重视前者,不解决前者,迟早会招致后者。

5.防控好慢性病,是长寿的关键。调查表明,86%的中国成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是过早夺走国人生命的主要敌人,所以不难理解,主动预防不患慢性病,科学治疗控制慢性病发展是实现寿终正寝的关键。如果患病前不以为然,患病后听之任之或有病乱投医,势必早死。抛开慢性病防控谈健康长寿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6.从健康到慢性病有一段“过渡”时期。与急性病不同,慢性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在高血压之前有“正常血压高值”,高血脂之前有“血脂边缘性升高”,糖尿病之前有“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癌症之前有时有“癌前病变”……这些情形是从健康到慢性病的“中间状态”,要早发现(体检),早重视,早行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或服用药物),有机会避免进一步发展成慢性病。“过渡”时期或“中间状态”是防控慢性病的重要“窗口期”。

7.慢性病一旦出现,往往伴随终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慢性病都有“特效药”,如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肿瘤也有很多疗法,如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等;痛风、阻塞性肺病、肾功能不全等也有对症治疗的药物,但慢性病都很难以根除,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服药。

8.战胜慢性病的方法不是根除,而是控制它们别影响寿命。战胜慢性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不患。如果已经患病,一方面要亡羊补牢,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积极锻炼等;另一方面要科学治疗,合理用药。控制慢性病的进展速度,等它们危及性命的时候,我们已经九十岁一百岁了,这就赢得了时间上的胜利。

9.慢性病治疗不要相信偏方或“大师”。“偏方治大病”对慢性病来说都是吹牛皮。不问科学,一厢情愿地想根治,依赖一些所谓的“神奇疗法”,追捧偏方、“大师”等偏门左道,非但不能彻底治愈慢性病,反倒因为放弃了现代医学治疗方案,胡乱吃药或拒绝吃药,病情恶化,甚至过早离开人世。这种现象在癌症患者中十分常见,其他慢性病患者也有不少。

10.慢性病防控主要靠自己,而不是医院或医生。预防慢性病主要靠科学饮食、合理营养、积极运动、良好睡眠和减少精神压力等,显然都要靠自己去落实。治疗慢性病也得患者积极配合,合理用药,定期检查,长期坚持。发现慢性病不治疗,不好好治疗(吃药不遵医嘱),甚至胡乱治疗(偏方大师)的都大有人在。医生可以提供标准化的、符合相关指南或共识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不配合,将于事无补。

相关推荐

01:42
盐酸贝凡洛尔片的用法用量
用药需遵医嘱,一般来说,盐酸贝凡洛尔片成人每次的常用剂量为每天服用两次,50mg/次。但如果用药后降压效果不理想的话,可以将剂量增加至100mg/次,每天服用两次,也可根据患者具体的血压情况来选择用药。
七十岁老人血压150是否正常
如果70岁的老人血压经常处于150mmHg,属于高血压的范围。因为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18岁以上的成年人,血压范围应该是大于90/60mmHg而小于140/90mmHg;如果血压在这个区间之内,就属于正常的范围,如果血压值总是≥140/90mmHg很有可能出现了高血压的情况。如果高压也就是收缩压长期≥140mmHg就可以因此诊断为高血压,如果是70岁的老人血压总处于150mmHg就可以因此而诊断为高血压;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最好是到高血压的专病门诊。进一步的就诊,由专业的高血压的医生进行判断和评估。如果收缩压在15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一级,高血压一级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需要长期的口服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安全理想的状态之内。目前在临床中安全而且有效的降压药物分为以下5大类,们分别是利尿剂,代表药物有:呋塞米、托拉赛米、氢氯噻嗪等等;还包括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倍他乐克、富马酸比索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等等;还包括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有: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等;还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有:福辛普利、培罗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等等;还包括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有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和坎地沙坦等等。高血压老人究竟适合服用哪一类或者哪几类的降压药物,就需要听从专业的高血压医生的临床指导。
语音时长 02:02

2021-12-30

121885次收听

02:59
七十岁老人血压150是否正常
若70岁的老人血压经常处于150mmHg,属于高血压的范围。目前临床研究显示,18岁以上的成年人血压范围是大于90/60mmHg而小于140/90mmHg;若血压在此区间内就属于正常范围,若血压值总是≥140/90mmHg很有可能出现了高血压的情况。若70岁老人血压总处于15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这时最好到高血压专病门诊,由医生进行判断和评估。若收缩压在15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一级,需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安全理想的状态内。目前在临床中安全且有效的降压药物有以下5大类,它们分别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喝咖啡会血压升高吗
喝咖啡会引起血压的波动,但血压升高和咖啡的摄入量相关。咖啡中含有咖啡因,会引起血管的收缩,从而可引起血压的升高。大量的咖啡因的摄入可增加身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甚至会影响肾素的分泌,因此从激素神经水平,提高心脏跳动的频率,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与此同时,咖啡因的摄入会引起睡眠的障碍,部分患者会引起失眠,失眠也会加重血压的升高及波动。少量的咖啡因摄入对血压的波动较小。因此对于含咖啡因的饮品及食物,高血压患者需要尽量避免,如浓茶、咖啡因、可乐等。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08

74821次收听

血压降下来了可以停药吗
血压降下来之后,哪怕降至正常情况,一般情况下也不建议患者自行停药。主要原因是因为血压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用药维持血压在稳定水平,自行停药,容易导致血药浓度不达标,更有甚者还会导致血压反弹性升高,可能会提高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情况。因此即使在患者血压降降到正常水平,也不建议患者自行停药。但若患者平常没有高血压,血压升高与情绪忽然激动或处于不适当的环境内有关时,此时停药对血压波动的影响较小,用药控制后可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停药。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22

98966次收听

02:26
高血压可以吃猪心吗
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吃猪心,猪心含的脂肪量比较高,吃后会导致高血压患者血中的胆固醇水平增高。胆固醇是整个心血管疾病治病的重要不良因素,它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和其他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脂肪、猪油、蛋黄、黄油、油炸食品等。对于高血压患者,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食用油建议服用橄榄油,保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会发展太快,不会导致心脑血管的损伤。
高血压能吃鱿鱼吗
通常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在多种高血压致病基因的影响下,一些后天的不良因素促发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就是肥胖,但并不是所有的肥胖患者都会发生高血压。不管是体质偏瘦还是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整个生活方式的干预方面是有相同的标准,对于体质偏瘦的患者,控制体重达标方面更容易实现。同时也要戒烟限酒,每周进行合理适量的体育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不管是体质偏瘦还是肥胖高血压患者,都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运动,最终实现对整个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9

2020-12-03

54404次收听

02:36
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轻中度的高血压在早期可能并没有任何症状,可能仅仅感觉疲惫、乏力、失眠等。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深、加重会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症状,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最常见的是心、脑、肾、血管,对心脏,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心脏功能的下降,导致心衰的发生,下肢水肿、活动后胸闷、气短。对头颅,大脑的危险包括头疼甚至有脑梗、脑出血的情况发生。肾脏的损害会引起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血管的靶器官损害,会引起全身各处动脉的动脉状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的可能。
01:35
高血压补钙好不好
高血压患者补钙是非常有好处的,钙摄入量多者血压有一定的降低。国外研究及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人群平均每日钙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日钙摄入量多者血压低,少者则反之。其机理是钙对细胞膜有稳定作用,能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高钙可对抗高钠所致的尿钾排泄增加,而钾离子对稳定细胞膜起重要作用。维持足够的高钙摄入,可抵抗高钠的有害作用。中国传统饮食特点是普遍喜欢喝粥而不愿意喝牛奶。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与蛋白质相结合后钙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牛奶不耐受的人可以用酸奶代替。此外,阳光下运动也是补钙降压最好的方法。
高血压药能停吗
血压升高会出现明显头晕现象,需尽快服用药物,然后有些人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之后看到病情稳定就会放弃服用,其实这种方法是比较错误的,反而会导致自己的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另外大家也需要避开服用高血压药物的几大误区。
缬沙坦胶囊怎么样
缬沙坦胶囊是一种普遍被高血压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药,它的降压效果较好,而且副作用相对来说也比较小,长期服用也比较安全。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也要注意对饮食进行倒是的控制,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患者应该吃什么食物
高血压患者应该吃健脾利湿,滋阴,泻火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米、梨、荸荠、莲藕,使用荷叶、菊花、决明子泡水。如果属于脾虚的痰湿壅盛型,适合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山药、扁豆、薏米,都是健脾利湿的。如果属于阴虚阳亢型,就要滋阴。滋阴才能治阳,比如梨、荸荠、莲藕,都是滋阴比较好的食物,阴液得到足够的补充以后,阳就不亢。如果是肝火上炎,可能更适宜吃一些有泻火作用、有清肝火、清心火的食物,比如莲子的莲子心可以用来泡水喝,荷叶也可以用来沏水喝,以及菊花、决明子都是用来清心火、清肝火比较好的食物。盐吃太多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能吃太咸的东西。具体吃什么食物,要根据辨证的情况再决定。
语音时长 02:00

2018-12-21

64972次收听

七类人不宜饮酒
中国酒文化在餐桌上面盛行,尤其是北方的豪迈汉子,和朋友亲戚喝起酒来,更是奔放豪爽,一饮而尽。虽然偶尔小酌一杯可以养生怡情,但是经常大量的饮酒,只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的高血压防治体会
我作为一名医生,在2005年前后曾有一段高血压的历史,当时感觉头晕脑胀,多次测量血压都在150/95毫米汞柱左右徘徊。对我形成了一种心理的压力。心里想,我作为一个心血管科的大夫,怎么能得高血压呢?为此,我做了二件事。
如何有效预防高血压
朋友问我如何防治老人的高血压,我就告诉他,想要预防高血压,除了控制脾气外,还要戒掉“重口味”,严格限盐、限酒,食盐摄入量宜6克/日以下,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选择低钠盐,低钠盐就是用部分氯化钾和氯化镁代替氯化钠,可以减少钠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