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游离轻链: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中为什么要进行一新的检查

发布时间:2018-07-0958463次浏览

血清游离轻链(FLC)具有以下优点:

血清游离轻链测定比普通M蛋白鉴定更敏感能更早的发现治疗效果及疾病的复发;

在疾病复发早期,骨髓活检可能只有5%的浆细胞,X线和MRI扫描无变化,而游离轻链浓度升高是肿瘤复发的明确证据,提示该行化疗了;

骨髓瘤化疗过程中,免疫固定电泳转阴性作为完全缓解的标准;而血清游离轻链较比免疫固定电泳更能反映缓解的深度,因此在2006年国际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已将游离轻链作为骨髓瘤严格完全缓解的标准之一。治疗后游离轻链阴性的骨髓瘤患者较免疫固定电泳转阴性(但游离轻链阳性)有更长的生存期;

血清游离轻链在IgD型、轻链型、无分泌型骨髓瘤和淀粉样变性的诊治中有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价值;且可作为判断这些患者肾功能的一项指标;

血清游离轻链数值及其中κ/λ比值异常可作为判断良恶性浆细胞病的重要标准。

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 :单克隆游离轻链(FLC)检测是许多浆细胞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巨球蛋白血症等)的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尤其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重要的诊断和监测的肿瘤标志物。现有的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鉴定和定量检测的方法如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对游离轻链鉴定和定量上并不敏感。血清游离轻链检测法[1]是最近应用较多的一种对血液中的游离轻链自动化定量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联合应用常规M蛋白鉴定的方法,可以提高多种恶性浆细胞病的早期诊断率;在监测上,血清游离轻链测定比其他指标能更早的对治疗及疾病的复发做出反应。在MGUS患者还可提供非常有意义的预后信息。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free light chain, FLC)最初是150年前从骨髓瘤患者的尿液中发现的,被定义为本周蛋白,它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是单克隆恶变浆细胞无节制的大量增生产生的匀质的κ或λ游离分子。它出现在许多恶性浆细胞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液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AL),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轻链沉积病等。通常定性、定量测定尿中FLC来判断疾病状态,由于尿液FLC的浓度很大程度的受肾小管重吸收能力的影响,不能精确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况,所以不是理想的选择。最近血清游离轻链定量的试剂盒已商品化,并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2006年写入了多发性骨髓瘤及AL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

本文将对正常人FLC的代谢情况,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血清游离轻链代谢生理学

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聚体,重链有γ、α、μ、δ、ε五种,它们决定免疫球蛋白的分类,分别对应于IgG、IgA、IgM、IgD轻链有κ、λ两型,每种免疫球蛋白或含κ轻链或含λ轻链。人类产κ型轻链的浆细胞大约为产λ型轻链的两倍。每种轻链的多肽链大约包含220个氨基酸,它们折叠后形成恒定区和可变区。游离轻链的产量大约比重链多40%,这是为了完整免疫球蛋白分子合成适当的构象。未结合成四聚体形式的免疫球蛋白轻链,以游离的形式分泌。这些游离轻链可以单体(22C27 kDa)的形式存在,也可以共价或非共价结合成二聚体(44C55 kDa) 。在正常人中,浆细胞在合成免疫球蛋白时,有大量的FLC分子生成并分布于血管内和血管间隙。剩余的FLC通过肾小球的滤过清除,之后FLC被近端小管细胞吸收和分解。研究表明每天有大量的FLC被肾脏重吸收(10-30 g/天)。正常人每天可以向尿液中排泄1-10mg的游离轻链,与分泌型IgA及其它的免疫球蛋白一起存在。当发生恶性浆细胞病时,单克隆的浆细胞大量增生,产生大量匀质的单克隆游离κ或λ轻链分子由肾小球滤过。当滤过的FLC超过了近端小管的分解和重吸收能力后,即从尿中排泄或到达髓袢升支与Tamm-Horsfall蛋白以管型的方式沉淀下来,常造成骨髓瘤肾病

相关推荐

浅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细菌性感染。多发于40岁以上患者,那么,下面浅析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常识
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旦得了多发性骨髓瘤是很难得到根治的,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预防多发性骨髓瘤是不容忽视的,做到预防疾病,远离疾病,下面介绍一些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常识
骨髓瘤挂什么科
骨髓瘤通常到血液科挂号就诊,也可以去骨科挂号。若是影响肾脏功能,还可以到肾内科挂号。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这种病人也越来越多。导致病人的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包括环境的因素、医疗诊断水平的增强和老百姓的体检意识增强以及体检的频度的提高,多发性骨髓也因此能够被尽早的发现和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表现千差万别,包括乏力、困倦、肾脏表现、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大家关注度更高白球比、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相关指标出现的异常数值,就要想到有没有球蛋白的问题。这个指标可以通过经常做体检得到一些详细的分析和体检结果。这些分析和结果对早期骨髓瘤的发现和后续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音时长 03:06

2020-02-27

57786次收听

骨髓瘤病因
我们说所有的血液病它的病因并不是很明确。比如说骨髓瘤,它可能是由于有遗传的因素,但它不是遗传性疾病,它可能某一些家族有遗传倾向,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疾病。还有像我们的环境因素、工作环境或者是生活的环境,可能有一些辐射、物理辐射,我们常指的是像X线、伽马射线,甚至是核辐射、核泄漏最可怕会造成你骨髓造血功能的异常,基因的突变,出现恶性的肿瘤。那么还有一些生物因素,比如说长期反复的一些感染会损伤我们的骨髓,造成基因的突变。那么还有年龄,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么他更容易出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异常,从而会出现恶性血液病,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实体瘤。往往会跟这些原因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41

2019-06-20

65831次收听

骨髓瘤能治愈吗
我们首先确定说骨髓瘤它不是一个能治愈的疾病。在目前治疗手段的不断的优化,一些新药的不断的出现,这个疾病它的总生存期在不断的延长,但是他始终是在治疗、缓解、复发的过程当中,反复的一个过程,不能够完全被治愈。可能以后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新药的不断出现,那么它的治愈的希望还是有的。现在我们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很多新的方案,比如以万科为主的化疗方案,还有自体骨髓移植,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所以多发性骨髓瘤它又是一个老年人常见的一个疾病,并不是一个完全能治愈的疾病,但并不可怕。通过我们的这些优化的方案,有很大一部分病人,他的生存率甚至能达到七年、八年甚至是十年。
语音时长 01:35

2019-06-20

60693次收听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是什么意思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的疾病,它是一个恶性疾病,最常造成肾损害,这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髓瘤对肾脏的损害有三个方面:第一,骨髓瘤异常的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的轻链,即大量的异常小分子蛋白,小分子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在肾小管里停留,造成管型堵塞肾小管,引起肾功能的衰竭;第二,骨髓瘤可以破坏骨质,当骨髓瘤破坏骨质以后,大量的钙释放到血液里,血液经过肾脏就会引起高钙血症,对肾小管造成损害,破坏肾小管的功能,使病人出现多尿或少尿;第三,骨髓瘤在化疗或骨髓瘤繁殖时,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可以形成尿酸、形成结晶,沉积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
语音时长 01:50

2018-09-21

60374次收听

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预防肾损害:第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把异常的骨髓瘤细胞消灭,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减少以后,对肾脏的影响才会小一些;第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这时要进行水化,让水多一点使尿酸不要沉积在肾脏,避免肾脏的损害;第三,除了饮水还要碱化尿液,让尿酸多溶解一些在尿中,不要沉积在体内。主要是通过这三方面来预防肾脏的损害。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21

59519次收听

01:49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预防,包括早发现、早治疗,全身支持疗法及其诱发因素的防治等。第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只有把异常的骨髓瘤细胞消灭,产生的小分子蛋白减少以后,对肾脏的影响才会小一些,它的治疗包括:1.减少骨髓瘤细胞数量及其M蛋白的产量,可以采用全身化疗、放射治疗、骨髓移植、血液净化等方法,2.全身支持疗法及其诱发因素的防治。第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高尿酸,这时要进行水化,让水多一点使尿酸不要沉积在肾脏,避免肾脏的损害。第三、碱化尿液,让尿酸多溶解一些在尿中,不要沉积在体内。
重视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属于恶性肿瘤范畴。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我们应该给予MM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近些年,多发性骨髓瘤(以下简称骨髓瘤,或MM)已经上升为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瘤的居第二位的血液恶性肿瘤。然而,由于万珂、雷那度胺和沙利度胺等新的肿瘤靶向药物的应用,MM患者的生存期已经延长为5-7年,有的生存10年以上。已可视为一种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
03:06
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骨折
骨髓瘤的病人80%到90%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骨折后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很大。骨骼新陈代谢有两方面,成骨过程和破骨过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骨髓腔中大量增生的同时,会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导致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质变得软而脆,容易发生骨折。
03:02
多发性骨髓瘤卧床患者如何预防褥疮
多发性骨髓瘤卧床患者在家里不能动,对患者和家属的压力都很大,褥疮护理就非常重要。首先要弄清病人瘫痪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对于卧床患者护理也很重要,对患者进行按摩、翻身等等,最重要把原发病控制好。
02:09
多发性骨髓瘤确诊后患者的寿命有多长
多发性骨髓瘤确诊后患者的寿命要根据病情、治疗情况及病人身体状况决定病人生存的时间。没有反应停、雷纳度胺和万珂这些新药之前,传统的化疗药治疗平均寿命3-5年,有这些新药后提高至7年左右,有的患者存活10多年。多发性骨髓瘤是慢性病,可控制但不能治愈。
01:28
多发性骨髓瘤遗传吗
多发性骨髓瘤是体内浆细胞发生病变,引起的恶性肿瘤疾病,是一种后天获得性肿瘤性疾病。基本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存在明显的遗传缺陷,并不会出现明显的遗传性改变。但是患者家族成员中,肿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建议定期进行肿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