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患了肾炎可以怀孕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4573次浏览

患有肾炎的妇女,要根据肾炎的病情以及肾功能状况,来决定怀孕的可行性。

慢性肾炎又叫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低下者尤其应该注意。慢性肾炎病程较长,合并妊娠并不少见。怀孕后,肾脏负担加重,上述症状容易出现,患者常常觉得精神萎靡、四肢乏力、头晕和视力障碍等,重者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由于妊娠增加了肾脏负担,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往往加重肾脏损害。如果是肾炎非活动期,仅表现单纯有少量蛋白尿,不伴血压增高者,妊娠可以不加重肾脏损害。

根据肾炎病变的程度不同,对胎儿的发育亦有不同的影响。慢性肾炎伴有血压增高者,往往伴有胎盘功能减退,胎儿血液供应不足,可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围产死亡率高。严重肾炎孕妇,其胎儿死亡率可达50%。

由此可见,患肾炎的妇女能否怀孕,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慢性肾炎伴有血压增高的妇女,不宜怀孕。怀孕后约有75%的患者并发重度妊娠高血综合征,早产及死胎发生率极高。当肾炎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引起先兆子痫和子痫,此时血压上升很高并伴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甚至抽搐等。子痫对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威胁很大。此时除积极医治外,常常要终止妊娠,以减轻心肾负担。

二、慢性贤炎如果肾功能未恢复正常者,尿蛋白量增多,达“++”→“+++”,血中尿素氮或肌酐升高,要预防发生肾功能衰竭。这样的患者,不宜怀孕。如果是早期妊娠,应行人工流产。

三、患慢性肾炎的妇女,如果肾功能已基本正常,尿蛋白少量(微量或“+”),且一段时间的稳定期,可以怀孕。但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多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足量维生素,饮食宜淡,不宜过咸。注意增加身体抵抗力,避免各种感染,定期检查肾功能。每次产前检查都要察视浮肿、体重增加情况,测血压,检查尿蛋白等。仅有少量蛋白尿而不伴有血压增高者,孕期加强保健,精心监护,妊娠结局一般是良好的。

如果已经确认是慢性肾炎,一次妊娠后最好做绝育手术。即使第一胎不幸夭折,也不要冒险再次怀孕。临床已经证明,每怀孕一次,都会使肾炎病情加重,而缩短患者的寿命。
 

相关推荐

肾病综合征治疗期间可以上班吗
肾病综合征治疗期间,需要用到激素和免疫制剂,而且本身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由于低蛋白血症的话,会出现乏力以及容易疲劳,而且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所以肾病综合征开始治疗的阶段,建议患者尽量多休息,避免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长期停留。否则感染等会引起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以及影响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效果。但是如果患者处于缓解期,自身状况也较好,蛋白尿以及血浆白蛋白恢复得比较好,患者进行比较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不是完全不能上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89695次收听

膜性肾病二期会自己好吗
膜性肾病二期能治愈的只是极少部分的人群,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积极的合理的治疗。二期膜性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根据蛋白尿的多少、血浆白蛋白的情况以及有无肾脏功能的改变等依据将二期膜性肾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以及极高危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二期膜性肾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大多数人的蛋白尿会消失,肾病综合征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语音时长 01:10

2021-12-30

92894次收听

02:04
肾病综合征治疗期间可以抽烟吗
抽烟虽然不会导致患者马上出现严重的问题,但是它会影响全身的血管,使得全身血管动脉硬化,比不吸烟的患者情况严重。所以吸烟的患者,心脑血管的并发症也比较多。同时吸烟会影响肺部,由于低白蛋白血症或者是合并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免疫力是低下的,这时如果吸烟的话,非常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感染并发症,甚至会出现重症肺炎。同时,在感染的情况下,又会影响这个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预后。所以对于肾病综合症,包括所有肾脏病的患者,我们都不建议患者吸烟。
02:20
肾病综合征遗传吗
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是后天获得性的免疫相关的疾病,只有一些是遗传相关的肾病综合征。我们比较常见的遗传相关的肾病综合征,像Alport综合征、家族性的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还有家族性igA肾病,这些在人群中发病率是比较低的。在临床上,包括病理明确诊断的一些肾病综合征,经过激素和免疫制剂等积极治疗以后效果不好,就要考虑是不是遗传相关的肾病综合征。像Alport综合征,是有比较明确的诊断的方法,比如基因的检测和皮肤里特殊胶原的染色,可以帮助我们诊断Alport综合征。像家族性FSGS和家族性igA肾病的话,有时候我们会需要通过家系调查和基因检测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
02:05
膜性肾病需终生服药吗
膜性肾病大多数人群不需要终身服药。一般来说,根据蛋白尿、血浆白蛋白的情况,膜性肾病可以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大部分膜性肾病人群经过规范性的治疗,蛋白尿的情况都能得到缓解,不需终身用药;但是少数药物不敏感或者是治疗不规律或者是反复发作的人群,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用药。
怎么检查肾病综合征
通常生病了就会去医院先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很繁琐,但是这些看似繁琐的检查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千万不可忽视,检查对于疾病的确诊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了解疾病,对症治疗,那么怎么检查肾病综合征呢?
中药治疗肾病综合症有什么好处
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现在很多人都很倾向于中药治疗肾病综合症,对于中药治疗肾病综合症的效果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说说它的好处。
肾病综合征可以完全治疗好吗
肾病综合症和其他的疾病一样,在生活中都是十分常见的,但未必有人对它有过深入的了解,有的患者甚至不顾及自己的健康,去一些小诊所去看病,结果久治不愈,让病情反复恶化,就开始怀疑肾病综合症能不能治疗好,那么肾病综合征能完全治疗好吗?关于此问题就来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肾病综合佂应怎样护理
有许多肾病综合症患者,由于不注意治疗期间的护理,而使得肾病综合症出现病情加重、反复复发的状况。所以为了保证病情的有效治疗,患者一定要重视日常的护理配合。那么,肾病综合症患者的日常护理应该怎么做?下面就让肾病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详细解答。肾病综合佂的日常护理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保持居室适宜
肾病综合征预防措施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发病诱因,可有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还可见于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吸烟、吸毒也是诱发肾病综合征发病的因素。部分病人还有遗传易感性。但多数病人是没有明确的诱因情况下引发的肾病综合征,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各种感染,同时对于某些可以诱发肾脏疾病的药物和化学制剂尽量避免使用和接触,戒烟、禁止吸毒,也对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有一定帮助。直系亲属中有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人群,应该加强每年尿常规和肾功能的定期检查,避免贻误病情。同时因为肾病综合征常没有典型的症状或仅表现为水肿,所以对于有水肿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2:22

2020-02-12

54895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吃什么好
肾病综合征饮食应以清淡、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在水肿期间,应该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应控制在三克左右,但对于正在使用利尿药物的患者应适当放宽钠盐摄入,避免低钠血症,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变化。大量蛋白摄入,可能导致肾脏高滤过,加速肾小球疾病,所以蛋白质以每天零点八到一克每公斤体重为宜,优以牛肉、羊肉、鸡肉等优质蛋白为主;对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应该以低脂饮食。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二百毫克,其中植物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较低,深海鱼油富含亚麻酸,均适用于肾病综合症的患者。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12

53981次收听

02:25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可以引起一些并发征。常见的并发征首先是感染。那么感染形成的原因,血小板太低了,大量的蛋白从尿里面丢失之后,免疫球蛋白也丢失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差,容易感染肾病综合征。其次肾病综合征的病人会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因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当尿蛋白丢失以后可以引起体内的凝血系统的激活,可以出现下肢静脉的血栓,肾静脉的血栓以及肺栓塞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并发症急性肾衰。因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肾脏肾组织水肿可以出现急性肾衰。还有一些并发症,比方说大量肾病综合征的病人,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所以病人的营养不良,也是非常多见的并发症。
肾病综合症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肾病综合症的原因很多,比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是服用药物后,出现了药物中毒、药物过敏;患有某些恶性肿瘤的时候,比如乳腺癌,卵巢癌,白血病时,也可能会引起肾病综合症;另外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遗传因素等都可能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出现。
肾病综合征有什么特点
肾病综合症指的是患者二十四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点5克,血浆中的白蛋白的水平低于30克每升。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双下肢和双眼睑水肿,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血浆中的蛋白水平比较低,患者的浮肿会更加明显,会引起全身的高度浮肿。
语音时长 02:26

2018-09-30

64139次收听

02:11
肾病综合征好治吗
肾病综合征治疗一般包括三部分:一般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第一,一般治疗。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第二,对症治疗。利尿消肿一般包括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袢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尿蛋白一般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第三,主要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细胞毒性药物或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