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垂体瘤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12-1361445次浏览

脑垂体瘤的发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长和发育,该疾病一般容易出现在青壮年男性身上,垂体瘤的性质通常都是良性居多,患者一旦发现只要及时进行治疗,预后较好,关于脑垂体瘤这种疾病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脑垂体瘤的概况
  脑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
  脑垂体瘤的症状
  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症群、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垂体卒中和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表现。激素分泌过多症群,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激素分泌过少症群。当无功能肿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因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不育或阳痿常最早发生而多见。

脑垂体瘤的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正是由于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所以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垂体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放疗:由于垂体瘤属于腺瘤,本身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放疗后70%~80%的患者出现垂体功能降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放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2、手术治疗:目前对垂体瘤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垂体瘤的位置在鞍区,周围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所以手术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相关推荐

垂体瘤如何调理最好
垂体瘤这种病发在脑部的疾病,使大家对它都很恐惧,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它的治疗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作为患者除了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要遵医嘱作好日常的调理工作,那么,垂体瘤如何调理最好呢?下面我们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垂体瘤还需要治疗吗
垂体瘤还需要治疗吗?有些患者在医院体检时才被发现患上垂体瘤,平时症状不是很明显,很想了解垂体瘤是否需要治疗,专家表示,这种疾病是需要治疗的,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病,对身体危害很大,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垂体瘤应该看什么科
我们都知道癌症严重的危及人的生命,癌其实也可以称为恶性肿瘤,但是肿瘤不只是有恶性,还有良性肿瘤,垂体瘤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许多病患都不知道垂体瘤到医院应该看什么科室,那么垂体瘤病患应该看什么科室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垂体瘤手术前患者应该饮食
垂体瘤是对大脑危害很大的一种肿瘤疾病,很多人选择手术治疗,那么在手术治疗前的饮食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垂体瘤的治疗,那么垂体瘤手术前患者应该怎么饮食呢?我搜集了资料,现在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垂体瘤手术前患者应该饮食这个问题吧!
垂体瘤晚期该如何正确饮食
都说“民以食为天”,人们往往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感而忘记了健康,从而导致了疾病的出现。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说说垂体瘤,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垂体是啥,更加不知道垂体瘤晚期的一些正确饮食,那么垂体瘤晚期该如何正确饮食?
垂体瘤的征兆有哪些
垂体瘤的早期症状相对比较杂。第一大类是因为垂体瘤占位效应引起的症状,主要是头疼,还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野缺损主要是双颞侧偏盲或者是一侧的颞侧,尤其是最早出现是颞上象限的偏盲。第二大类是跟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的一些症状。比如激素分泌性的垂体腺瘤,像泌乳素瘤会出现泌乳素水平升高,引起育龄期女性的月经紊乱,还有闭经以及触发泌乳,男性出现性功能减退;如果是生长激素腺瘤会出现因为生长激素水平高引起的相关症状,像手足肥大,还有面容改变、下颌突出,还有面部的皱褶增多,患者会感到手胀、脚胀,而且多汗;如果是ACTH腺瘤,可能会出现脸红、脸圆,血压高还有面容改变、向心性肥胖等等。所以垂体瘤的症状主要是和它的激素类型和肿瘤大小有关。
语音时长 01:26

2020-08-07

56726次收听

02:26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垂体瘤的治疗方式依据肿瘤分类不同治疗方式不同,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辅助治疗方式。一、垂体瘤分为垂体无功能腺瘤和有功能腺瘤。垂体无功能腺瘤,特别五、六毫米以下腺瘤可随诊观察,大腺瘤建议手术。二、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如垂体泌乳素瘤,可考虑手术治疗。1、泌乳素瘤除手术治疗外,还可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比如国内的佰莫亭,国际上的卡麦角林。2、不规则侵袭性垂体泌乳素瘤建议药物治疗为主。3、其他性质的垂体瘤,如垂体生长激素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原则上建议手术治疗。三、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内分泌没有达标的,可术后用生长抑素辅助治疗。
02:17
垂体瘤会复发吗
垂体瘤可能会复发,因为它的性质就是没有明显包膜,决定它可能复发。影响垂体瘤复发的因素非常多,最主要是术后残留。如术后从激素水平、磁共振检查看,有肿瘤残留,就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垂体瘤患者应定期随诊,包括激素、磁共振。垂体瘤可能复发,因为绝大多数垂体瘤没有包膜,没有明显边界,只存在于垂体窝,手术过程实际是在垂体窝刮除肿瘤组织。有时存在假包膜的问题,因肿瘤质地相对偏韧,有相对的边界,利于全切。
垂体瘤手术后尿崩需要怎么办
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是因为肿瘤侵犯垂体柄,或手术将肿瘤和垂体柄合并切除,本身它受影响会出现尿崩症,每天可能好几千毫升,会引起人体盐分的异常。人体主要由水和盐分组成,尿崩症会引起盐分异常,导致血液盐浓度的升高,称为高钠血症,血液盐浓度降低,称为低钠血症,其对人体都有不良影响,高钠血症可能导致神志不清,低钠血症可能导致昏迷。尿崩症对身体还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对尿崩应采取一些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是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是肌肉针,还有一种是通过口服的弥凝药物,术后垂体激素分泌减少,用此类药物替代本身的激素,保证内环境平衡。
语音时长 02:12

2020-06-03

57692次收听

02:30
垂体瘤治疗方法
垂体瘤可以使用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垂体瘤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手术治疗,顾名思义是通过手术将垂体长成的瘤体去除。二、放射性治疗。三、药物治疗。临床上首选哪种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一般有功能的大腺瘤肯定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只有将有功能的腺瘤切除后,激素水平才能恢复正常。药物治疗也是常用一个治疗手段,特别是腺瘤比较大,一开始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时常常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将瘤体缩小后再进行手术。放疗常常是作为一个辅助治疗,特别是术后的辅助治疗。
脑垂体瘤如何预防
脑垂体瘤很难预防,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是没法进行完全的预防。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一、有家族性肿瘤的病史,或者是垂体瘤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心态压力。二、对于普通人群,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虽然烟和酒没有明确的指向会引起垂体瘤,但是可以在生活习惯上进行一些调节,预防垂体瘤的发生。三、当代社会人群生活压力大,以及生活节奏都很快,要养成良好的心态,来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目前这种临床科研研究,压力以及情绪的不稳定可能是癌症的诱因。
语音时长 01:30

2018-10-26

51142次收听

垂体瘤手术后鼻子流水如何处理
垂体瘤手术后鼻子流水,可能是出现了脑脊液的鼻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在进行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鞍底的硬膜破裂。就是相当于一个鸡蛋,鸡蛋里面有层膜,这层膜破裂了之后,里面的水就会流出来。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如果发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甚至可以把床抬高,头抬高20到30度,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能往回吸,不能使劲擤鼻子,也不能抠鼻子,甚至也不能往鼻腔里滴任何的药物。还有一定要注意,平常不能用力大便去增加腹压。另外也不能去使劲憋气,咳嗽等这些剧烈的动作。如果这几种情况都不能控制好,可能考虑在一个月左右的时候,进行脑脊液鼻漏的修补手术。进行鞍底的重建,确保这种情况不再发生。因为脑脊液鼻漏一旦发生感染,非常严重。
语音时长 01:34

2018-10-26

63750次收听

垂体瘤手术有何风险
垂体瘤手术目前非常安全有效,有可能存在切不掉的风险。对肿瘤是依据它的大小,以及跟周围结构的粘连程度,同时与颈内动脉这种大血管的关系来决定它的手术风险。如果肿瘤侵及到颈内动脉或者是往上到视交叉以上,术后也可以通过放射治疗进行弥补。但是这种情况以现在内镜的发展技术基本上不存在。
语音时长 01:26

2018-10-26

58049次收听

01:36
恩必普(丁苯酞)垂体瘤能吃吗
恩必普又称丁苯酞软胶囊,它是从西芹里面提出来的一种药物,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现有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长期给药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血管性痴呆以及慢性脑缺血损伤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行为能力,减少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对于垂体瘤的治疗与应用,可能临床意义不是特别大。所以临床工作中,建议不要用丁苯酞治疗垂体瘤,但是它可以改善急慢性缺血性脑卒中。
02:02
垂体瘤手术后注意事项
垂体瘤手术后需要关注患者的意识;关注患者的视力视野;关注患者的尿量;关注脑脊液漏的问题等。一,关注患者的意识。一般全麻手术后,患者意识会立刻清醒;二,关注患者的视力视野问题。手术后若出现视力视野的问题,可能因为出现出血压迫了视神经视交叉,而出现视力视野方面的问题。三,垂体有一个重要的结构为垂体柄,术后要关注患者的尿量,不只是24小时尿量,还包括每个小时的尿量,来评估总体的出入量。四,关注脑脊液漏的问题。脑脊液漏的出现是因为颅底硬膜的破裂,现在基本不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通过颅底的重建技术来保证脑脊液漏的不发生,同时嘱咐患者尽量避免做憋气、咳嗽、用力大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