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内分泌性中耳炎平时注意哪些

发布时间:2020-10-1452102次浏览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在睡觉时要垫高枕头,减少肿胀充血的现象。如果出现高热症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除此之外,患者还要积极的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儿童是中耳炎的高发人群之一,尤其是内分泌性中耳炎。对于小孩子来说,这种中耳炎不仅会引起耳朵疼痛以及流脓等现象,而且还会影响到正常的听力。那么儿童内分泌性中耳炎平时注意哪些?
  1、睡觉时垫高枕头
  如果说儿童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平时应该要多注意休息,在睡觉的时候要尽量使用高一点的枕头,将头颈部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减少肿胀充血的现象,以免病情加重。
  2、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明显的发热现象,这个时候不仅要重视退烧,而且还应该及时为身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因为高热会使患儿体内的热量散失,从而导致脱水,这样也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让身体变得更弱。如果能够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那么就可以改善这样的症状,可以多让孩子喝些牛奶或者是果汁。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很有可能会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而这种疾病往往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家长应该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除了呼吸新鲜的空气之外,也可以让身体得到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情恢复也有帮助。

相关推荐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原因有哪些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之一是上呼吸道疾病,这些疾病会分泌炎性分泌物,并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当中,引起中耳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使用不当以及免疫反应也都容易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确诊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诊。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的减退、耳疼、耳鸣、耳闷等症状。较大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耳朵闷、耳朵里嗡嗡响、听力下降的症状。患者可以进行相关的检查:一、鼓膜。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松弛部或全鼓膜充血、内陷或外凸,表现为光锥的缩短、变形或消失。捶骨柄向后、向上移位,椎骨短凸明显外凸,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的光泽,光锥变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兰或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捶骨柄呈浮雕状,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二、听力检查。纯音听阈的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的聋,听力丧失一般以低频为主,但由于中耳传声结构及两窗的主抗变化,高频气导和鼓气导的听力可以客观地下降。积液排出后,听力即可改善,声导抗图对诊断也有重要的价值,多数能够反映儿童的听力损害情况。
语音时长 02:07

2019-12-20

50774次收听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能不能自愈
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力,但需经过正规医生的评估及定期随访,即便不能自愈,经过合理的治疗,大部分也可以去治愈的。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好了后,听力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并不是后分泌性中耳炎就不再复发了。因为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在10岁以前的儿童,有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作一次后会反复发生,甚至有部分孩子在手术后置管,仍然会有管子脱落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的,这些孩子可能存在着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对于有咽鼓管功能异常的孩子,除了置管以外,建议做一个咽鼓管球囊的扩张手术,帮助预防分泌性的中耳炎反复复发。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因,一个是咽鼓管功能的障碍,包括机械的阻塞,还有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的因素。对于感染来说,孩子应该预防感冒,这可以减少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孩子一旦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20

53074次收听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都是什么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疼、耳鸣、耳闷等症状。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主为要听力下降,学习成绩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年幼者常把电视音量调得很高,别人说话要重复,甚至对周围声音反应很迟钝,如没有将头转向声源、语言发育延迟等。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排除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分泌性中耳炎可以治愈,所以家长要及时从症状判别,是不是会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在孩子感冒后,或扁桃体肥大打呼噜时,都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尤其孩子鼻涕很多、过敏性鼻炎、鼻子很涩时,都需要警惕听力损害。对于非常小的孩子来说,分泌性中耳炎因为听力不好会影响语言发育,及时注意在孩子语言发育不良、说话晚或者把电视音量调大时,是否有分泌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2:01

2019-12-20

59911次收听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不能吃什么
如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与过敏性鼻炎有关,应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少吃坚硬难咬的食物、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一、因为部分小儿得分泌性中耳炎与过敏性鼻炎有关系,所以要避免食用海虾、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过敏反应。二、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存在咽鼓管阻塞,所以应少食坚硬难咬的食物。坚硬难咬的食物主要指各种坚果类,如花生仁、西瓜子、开心果等等,这些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的疼痛。三、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吃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另外,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患者缺乏维生素,所以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语音时长 01:51

2019-12-20

61221次收听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严不严重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在幼年时期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宝宝一旦被医生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家长们也不要过度的紧张。因为大部分的孩子分泌性中耳炎经过医院医生的正规治疗,是能够治疗好的。但是有的家长长期忽视分泌中耳炎这个问题,时间长了有可能液体一直在中耳鼓室内积聚,它会造成一定的黏连性的中耳炎的可能。黏连性的中耳炎,也就是鼓室内的所有听骨、骨膜都被分泌性中耳炎,那些很黏的液体所粘连包裹了,就会影响鼓膜和听骨的振动,造成听力的下降,或者丧失。有可能鼓膜会在长期的液体的积聚下,造成钙化或者变成很薄,这样都会影响鼓膜的振动,会造成孩子永久的听力的丧失。所以一旦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家长既不要过度的紧张,也不要把它当回事,只要积极的去配合医生的治疗是能够治好的。但是如果患儿出现耳鸣,耳疼、听力下降,一定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尤其在感冒期间过敏性鼻炎的时候,也是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时去专业医院就诊,及时的治疗,才能够使听力损失降到最低。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所以家长要及时早期治疗才能够使听力的损失降到最低。
语音时长 02:07

2019-12-20

57936次收听

02:43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吗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自愈力,但需经过正规医生的评估及定期的随访,即便不能自愈,经过合理的治疗,大部分也可以治愈。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好了以后,听力也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但并不是以后分泌性中耳炎就不再复发。因为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在10岁以前的儿童,有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作一次以后,会反复的发生。甚至有部分孩子在手术以后置管,仍然会有管子脱落以后复发分泌性中耳炎,而这些孩子可能存在着咽鼓管功能的异常,对于有咽鼓管功能异常的孩子,除了置管以外,建议做咽鼓管球囊的扩张手术,帮助预防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复发。
02:50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通常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疼、耳鸣、耳闷等症状。较大的孩子可能会告诉家长,耳朵闷,像有东西塞住一样,耳朵里面嗡嗡地响,听力下降,学习成绩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年幼的孩子可能说不出这些症状,常常是把电视的音量调得很高,别人跟他说话时,需要让人重复。一些婴幼儿对周围的声音反应很迟钝,比如没有将头转向声源、语言发育延迟等等。分泌性中耳炎可以治愈,家长要及时从症状中判别,是不是会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在孩子感冒以后,或者是扁桃体肥大打呼噜的时候,都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尤其孩子鼻涕很多、过敏性鼻炎、鼻子很涩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听力损害。
02:41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饮食禁忌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过敏食物、少食坚硬难咬的食物等。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造成患者的维生素缺乏,应该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患者充足的维生素。对于过敏食物应该闭食,因为过敏性的鼻炎会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产生,所以要避免食用过敏的食物,避免加重过敏的反应,因为一部分患儿过敏性鼻炎加重,会同时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所以应该闭食过敏性食物或者海虾、海鲜等,易致敏的食物避免加重病情。分泌性中耳炎因为咽鼓管阻塞导致,所以应少食坚硬难咬的食物,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的疼痛,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02:59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否严重,需要到医院检查以后才能明确。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经过医院医生的正规治疗,能够治疗好。有的家长长期忽视分泌中耳炎问题,时间长了液体一直在中耳鼓室内积聚,会造成黏连性中耳炎的可能。黏连性的中耳炎,就是鼓室内的所有听骨、骨膜都被分泌性中耳炎很黏的液体所粘连包裹,就会影响鼓膜和听骨的振动,造成听力的下降,或者丧失。鼓膜会在长期的液体积聚下,造成钙化或者变得很薄,会影响鼓膜的振动,造成孩子永久的听力丧失。如果患儿出现耳鸣,耳疼、听力下降,一定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尤其在感冒期间过敏性鼻炎的时候,也要警惕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时去专业医院就诊,及时治疗,才能够使听力损失降到最低。
02:46
如何预防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主要是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认识。10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定期、筛选性的进行声阻抗检测,积极的治疗鼻咽部的疾病。如果使用吞咽吹张法或者导管吹张,则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鼻腔和急性炎症或脓鼻涕多的时候不要做。二、吹张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动作要轻,遇到有鼻中隔弯曲、妨碍导管插入的时候,可改用弯端较长的导管,由对侧鼻腔进行吹张。三、吹气时捏球送气用力不能过猛,以防吹破鼓膜。在孩子感冒或者有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时候,或者空气不好的时候,尽量戴口罩,尽量避免感染,这样可以预防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小儿一侧耳朵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儿一侧耳朵痛常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疖和大疱性鼓膜炎。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因为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条软组织构成的管道相通,称为咽鼓管。正常的情况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能够避免外界有菌物质进入中耳。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是有很多种的,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治疗鼻炎鼻窦炎,如果病情超过了三个月还是没有好转的话,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医治。建议平时掌握预防措施,加强身体锻炼,如果发现鼻音比较中,可以去医院做检查,以免病情变严重。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这种疾病的出现,首先要考虑积极治疗一些原发病,比如一些鼻炎疾病,又或者是一些鼻腔疾病;其次,可以使用期待疗法,做好护理工作,等待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自愈;最后可以采取手术来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孩子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家长首先不要着急,要及时带孩子医院治疗,并且也要及时找出原因,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治疗,中药和西药等的方法。另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做好辅助治疗的工作,可以多嚼一些口香糖,对于调理身体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