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压力性尿失禁术后的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0-09-1659788次浏览

出现了尿失禁疾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尿失禁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可怕,为此我们大家对于尿失禁疾病的出现是一定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尿失禁术后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

病人常会感到羞愧、孤立自己,但在外表上则会呈现漠然、不在乎、无所;针对病人的这种心理护士工作上一定要积极主动,多和病人沟通,助其克服自卑的心理,建立自信心。

2.皮肤护理:

保持床单位和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经常进行会阴冲洗;防止褥疮的发生。

3.外部引流。

4.导尿术(内引流):

注意胶布引起的过敏

5.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1)膀胱功能训练:

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定时使用便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初始时白天每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4h一次。以后间隔时间逐渐延长。使用便器时,配合使用按摩手法,协助排尿,注意用力要适度。常见截瘫的病人,昏迷的病人不行。

(2)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保证液体摄入量(害怕给病人添麻烦,不敢喝水)。

(3)骨盆底部肌肉锻炼。站着,坐着,躺着都可以,收缩骨盆底部的动作,憋住,十秒;放松,再憋住,每次十次,每天是十遍,持续三个月。

相关推荐

01:08
子宫切除后尿失禁多久能恢复
子宫切除后尿失禁,可能在1-6个月能恢复,由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所以恢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若使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子宫,则对身体的伤害较小,通常不会出现肠粘连的情况。若术后加强护理,积极配合治疗,可能在1个月左右身体会恢复,且尿失禁的情况会得到改善;若患者术后护理不当,还长期出现体力劳动,则可能会影响伤口,导致盆底脏器脱垂,加重尿失禁的情况,这种症状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恢复;若通过开腹手术的方法切除子宫,则对身体的损伤较大,会严重影响膀胱、尿道,则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恢复正常。术后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鸡蛋、瘦肉、菠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03:08
孩子在幼儿园总是尿裤子或尿床怎么办
一、排尿习惯没有养好,要督促孩子进行定时的排尿,同时睡前尽量让孩子减少饮水量,防止尿床出现。二、小男孩儿的包茎,包皮过长完全包住龟头,排尿时很难彻底的排出,产生包皮垢,从而刺激龟头产生尿床的情况。三、孩子尿床,还要看是不是有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也可以出现尿床的情况。通过中枢神经的发育异常,以及脊髓的发育异常,都可以出现孩子尿床,所以要进行细致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才可以从生活习惯上进行逐渐的诱导。
03:04
孕晚期有漏尿正常吗
孕晚期有漏尿是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孕晚期以后子宫体积增大,对盆腔和膀胱的压迫作用比较明显,导致膀胱的压力较大,就可以出现不自觉有漏尿的情况。同时由于子宫的增大,引起盆底肌的损害,盆底的松弛使尿液排出的阻力减少,也会出现漏尿。如果生产后继续有漏尿现象,根据轻重也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盆底肌的锻炼,就是增加盆底肌肉的力量,通过提肛运动逐渐恢复盆底肌。如果通过提肛的功能锻炼,盆底肌锻炼依然达不到有效控制排尿的作用,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03:04
孕期打喷嚏漏尿正常吗
在孕晚期的时候打喷嚏、大笑、咳嗽或者快走的时候漏尿,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大部分是由于盆底肌松弛造成。一般在生育之后,这种漏尿的情况会逐渐的减轻,逐渐的恢复到正常。如果在生产之后,依然出现漏尿或者漏尿没有缓解,就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了。保守的治疗是做盆底肌的锻炼,也就是提肛运动。对于重度的漏尿,而且经过盆底肌锻炼不能缓解的,就建议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是采用尿道悬吊的方式。当然了,对于疾病的诊断,诊断的金标准是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从检查就可以很明确的进行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
01:53
老是漏尿怎么回事
老是漏尿就意味着尿失禁。这种疾病的病因类型,它有多种。所以也不能明确的说一定是某种病导致的,当然得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的症状、病史,有时候还得辅助一些检查来进一步确诊。比如一个女性老是漏尿,那常见的是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意思是女性尿道的肌肉力量减弱了,力量不够大,平常如果负压不大的情况,它能控制尿。但是如果负压突然增大,比如剧烈的咳嗽、打喷嚏、跳跃等等,就会出现漏尿的情况。如果是一个男性,比如老年男性如果出现漏尿的话,首先考虑是由前列腺增生所导致的,所以还得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尿失禁心理护理方法
人一旦上了岁数,除了会出现眼花耳聋的毛病之外,泌尿系统也会出现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尿失禁,所谓的尿失禁,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说起的尿床,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尿失禁的护理方法。
尿失禁的危害有哪些
尿失禁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危害患者健康,而且这样的疾病给患者心理健康带去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尴尬局面,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所以说对于尿失禁疾病我们要做好积极的预防。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尿失禁疾病的危害有什么?
尿失禁术后运动如何进行
哪些运动项目适合尿失禁患者?对于症状较轻的尿失禁病人,日常可经常进行运动疗法,并适当的配合使用活血药物,以达到有效缓解病症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运动疗法的尿失禁病人,运动时要禁止穿紧身内裤,且要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以防造成身体疲劳而引发病情加重。
混合性尿失禁的症状
混合性尿失禁后兼有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两种疾病的症状,常在打喷嚏、咳嗽、提重物时,因腹压增加出现漏尿症状;还会引起尿路感染、尿急、尿频、会阴部湿疹、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时间长了会影响心理健康,出现抑郁症等。
尿失禁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尿失禁诱发因素包括生产损伤,过度性生活及前列腺炎症,精神压力过大。
尿失禁种类有哪些
尿失禁种类主要有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充满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四种类型。一、急迫性尿失禁,最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以及神经源性膀胱;二、压力性尿失禁,就是腹压增加,尿液不自主的溢出,最常见的是,多次妊娠的中老年妇女;三、充溢性尿失禁主要是见于残余尿过多的患者,比如前列腺增生,比如神经源性膀胱;四、真性尿失禁主要见于,外伤或者手术造成的,尿道括约肌的损伤,导致的尿失禁,对于出现尿失禁的病人,首先应给予正确的分类,然后根据分类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效果才明显。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56461次收听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会复发吗
压力性尿失禁术后的复发情况,取决于医生手术操作,若吊带放的较紧,容易压迫尿道,导致尿排不出。若吊带放的较松,对加固尿道功能无任何作用容易出现复发,有一定风险。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各式各样,各家报告的疗效也不尽相同,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均应遵循下列原则:诊断必须确切,确系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否则会发生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应综合检查发现的征象,判断每个病人的发病原因,针对原因先行非手术治疗。轻度者宜采取非手术治疗。确诊后可以做手术治疗,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式包括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阴道前壁修补术、新型吊带手术。
语音时长 01:39

2020-01-07

56385次收听

打喷嚏尿失禁怎么办
打喷嚏尿失禁可以选用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用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甲氧明、米多君等药物。如出现以下情况可以选择手术治疗:(1)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不能耐受患者。(2)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3)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有尿失禁的人,日常生活要注意以下事项:(1)消瘦体弱者要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肥胖者应减肥。(2)多做提肛动作。(3)养成好的排尿习惯,可以先从短时间开始练习固定时间去排尿,再慢慢延长时间。(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在打喷嚏、咳嗽时,事先紧缩括约肌,以免尿液外漏。(5)避免饮酒,喝咖啡;要克制对水份摄入。(6)避免饮用冷饮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语音时长 01:18

2019-12-30

64146次收听

尿失禁如何治疗
对于尿失禁治疗需明确尿失禁类型以及引起尿失禁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尿失禁指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口排出。一、压力性尿失禁:多见于女性患者,尤其老年女性,或经产妇,主要表现在大笑、咳嗽、打喷嚏、提重物等突然增加腹腔内压力时,有尿液从尿道口流出。1、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通过闭尿肌功能锻炼改善,必要时可以口服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中度甚至是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选择中断尿道悬吊术进行排尿,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好。二、急迫性尿失禁:尤其重度膀胱炎症引起急迫性尿失禁,需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规律治疗。三、充盈性尿失禁:主要由于膀胱尿潴留,膀胱尿液过度充盈引起,需针对引起尿潴留具体原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19-10-15

54651次收听

尿失禁怎么治
尿失禁的治疗需要根据引起尿失禁的原因来进行治疗。如果是充盈性尿失禁,这种情况多见于尿路的梗阻,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解除梗阻,来改善尿失禁。比如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引起了慢性的尿潴留,而导致了充盈性尿失禁。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做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解除尿路梗阻。如果是由于急性的比较严重的膀胱炎症,刺激尿道而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这种情况下往往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就可以改善尿失禁的情况。如果是压力性尿失禁,需要看程度来进行治疗,如果是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通常是选择盆底肌以及逼尿肌的功能锻炼来改善。如果已经达到了中度,甚至是重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则建议进行手术处理。可以做中段尿道悬吊术来改善。而如果是真性的尿失禁,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结合相关科室来进行治疗。在没有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之前,可以先留置导尿管。
语音时长 01:43

2019-10-14

5436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