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年轻人肌张力低下型脑瘫饮食

发布时间:2020-09-1657428次浏览

脑瘫患者的饮食方面其实也并不是最关键的康复方式,但要注意了解的一点是,这种训练方式方便,同时,也会有适当的作用,食物有食物的优势,比如食物容易被患者的身体吸收等,饮食在治疗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年轻人肌张力低下型脑瘫饮食有哪些呢?

1、食物要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要选高蛋白质的食物,因维生素A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大脑的发育。维生素B族能提高机体各种代谢功能,增强食欲,维生素D能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

2、要以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馒头、粥、粉为主食,过多杂食会影响食欲,造成营养障碍。

3、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维生素和纤维,能保持大便通畅,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烂,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饺子、菜泥、菜汤,教育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

4、饮食要有定时,一般早、午、晚各进食一次,有条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点心一次,按时进食,可以增加食欲。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的一点是,有一些食物是脑瘫患者应该绝对禁忌的,否则很可能会加重脑瘫患者的病情,除此之外,建议对脑瘫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调理,这样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提高。

相关推荐

脑瘫有治愈的可能吗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不存在完全治愈的可能性的。这是由于脑瘫属于大脑的非进行性损伤,多是由于人体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的大脑损伤或者是发育存在缺陷引起的,例如在生产时,如果出现婴儿的短期窒息,就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出现脑瘫的可能。脑瘫的患者常常引起大脑神经皮质的损伤,因此可以出现运动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姿势异常等主要症状。针对脑瘫的患者并不具备有根治性的方法,只能通过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治疗,例如进行体能训练,语言练习,感知力练习等项目,借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减轻患者的症状表现。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0

83875次收听

拇指内扣一定是脑瘫吗
拇指内扣是脑瘫的症状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拇指内扣都一定是脑瘫。胎儿在母体内就是手握拳姿势,对于刚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来讲,拇指内扣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内扣的时间和程度逐渐减少,一般在出生后4个月内会有手持握反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孩子偶尔拇指内扣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经常持续握拳内扣拇指,或者到4~6个月内仍然没有好转,应该引起家长警惕,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脑瘫病人拇指内扣通常表现为拇指,在弯曲时内收,手张开后拇指不能外展。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82483次收听

4个月头竖不稳是脑瘫吗
4个月头竖不稳并不一定是脑瘫,脑瘫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头竖不稳进行判断。脑瘫主要是脑部神经受到外界因素刺激之后,所引发的一种脑损伤综合症,这种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先天性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智力低下,同时还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癫痫疾病。婴儿在4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头竖不稳的现象,可能是存在有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发育异常,并不能说明婴儿的身体存在有疾病,也不能完全的确诊脑瘫。想要完全的排除脑瘫,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脑CT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89388次收听

年轻震颤型脑瘫治疗
六个月的宝宝脑瘫症状是什么?婴儿脑瘫是常见的一种儿童疾病,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那么六个月的宝宝脑瘫症状一般是什么呢?下面脑瘫专家为大家介绍下有关年轻震颤型脑瘫治疗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如何治疗脑瘫病好
如何治疗脑瘫病好,及时选择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都会有所好转,关于此病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如开创法,康复疗法,非手术环卫疗法,交错纠正法,整合微创法,药物疗法,综合康复医疗等,无论哪种方法,都跟患者自身的体质以及病情息息相关,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故而患者家属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身的。
小孩脑瘫病的症状
小儿脑瘫治疗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脑瘫对患儿的影响很大,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脑瘫,我们要早治疗,如果脑瘫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引发其他的一些并发症,需要脑瘫儿和脑瘫家属的积极配合,小儿脑瘫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小孩脑瘫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患了脑瘫如何能根治
脑瘫如何能根治呢?大家知道脑瘫这种疾病造成的危险性较大,因此要及时的进行诊断和治疗,而且要了解脑瘫的治疗方法都有什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的治疗方法。
香港脑瘫康复训练视频
脑瘫疾病现在在全球流行,因此康复训练对于脑瘫患者是必不可少的,离开了好的康复训练,就等于放弃了治疗的好的效果,当然康复训练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康复训练。大家可以上网查阅香港脑瘫康复训练视频,从中吸取一些重要的康复训练关键点。
脑瘫儿的并发症
脑瘫儿的并发症常见的有情绪和行为的障碍、癫痫发作等。大多数小儿脑瘫都有情绪行为的异常,这个是同脑功能受损是有关系的。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回受到损伤,可以引起患儿的情绪异常。这种患儿表现好哭、任性、固执、孤僻、情感的脆弱,异于激动,在手足徐动型是比较多见。另外脑瘫可以有口、面、牙功能的障碍。大概有25%的小儿脑瘫的患儿出现有吸吮无力,吞咽或者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出现流口水,有些患龋齿或者牙齿发育不全,这些也是在以手足徐动型的患儿比较多的。再一个是容易出现有智力低下,2/3以上的患儿会有智力低下,1/4会有重度的智力落后,痉挛型的四肢瘫以及强直性的小儿脑瘫,智能是更差的。手足徐动型的患儿智能严重低下相对是比较少一些。另外还有一个并发症就是常见的癫痫发作,这个发生率比较高,10%到40%以上会有癫痫发作,以痉挛的四肢瘫、偏瘫、单侧瘫或者是伴有智力低下的更为多见,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的患儿就很少。癫痫也是脑瘫中并发症很危险的一种,严重的话可以威胁到生命安全。再一个会有感知觉认知功能障碍,小儿脑瘫常会有触觉、位置知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的缺失,所以他对空间或者立体的空间定位不行,容易出现变图能力或者是辨色能力都不行,容易出现感觉认知觉的异常。其他的可以有发育的落后,还有营养的不良。另外,由于活动的受限,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出现呼吸道的感染这些相关的疾病。
语音时长 02:04

2020-03-12

52996次收听

02:39
脑瘫的原因
患者脑瘫的原因主要包括产前父母不良生活习惯,代谢性疾病,宫内发育不全等、产时操作不当、产后黄疸处理不及时。脑瘫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的脑损害的综合症有:1、主要包括父母的吸烟、酗酒等不良的嗜好造成的影响,或者是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综合征,以及服用过多的避孕药。另外,某些遗传代谢病在孩子出生之后会导致脑部的损害,出现脑性瘫痪。还有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也是脑瘫发育的高危因素。2、生产时候操作不当,脑袋的严重挤压或者是脐带出现的异常,这些问题都能引起颅内的缺氧、颅内的出血而导致的脑瘫。3、产后导致小儿脑瘫的主要原因是黄疸没有及时处理,而导致胆红素脑病,最后造成了脑性瘫痪。
04:04
脑瘫的早期症状
患者脑瘫的早期症状包括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亢进、智力低下、头围异常、体重不增等容易出现呛咳等情况、身体扭转、头不稳定、斜视或不能主动伸手抓物。具体症状如下:1、肌张力低下。身体发软,自发性运动减少。2、肌张力亢进。身体的发硬。3、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对外周呼叫没有反应。4、头围异常。5、体重不增,哺乳困难,食欲不振,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有部分脑瘫的孩子颜面部的肌肉和舌部的肌肉均出现痉挛,所以不能吸吮,不能吃奶,从而导致咀嚼和吞咽的困难,容易出现呛咳、呛奶、吐口水,还有口腔闭合困难,流口水这些情况。6、出现固定姿势,如角弓反张或蛙位。7、两个月内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笑,如果4个月手一直是握拳,不能张开,或者是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8、身体扭转。9、头不稳定。10、斜视或不能主动伸手抓物。
长大小儿脑瘫会怎么样
引起儿童脑瘫的原因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即使同一病因在不同儿童中,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的轻重也是存在明显差别。同时后期的康复训练对于脑瘫的预后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脑瘫儿童预后差别比较大。如果在无产期或者生后隐性脑损伤比较轻的情况下,只是存在有脑室旁的白质轻度损伤,软化不明显。在后期及时给予干预康复治疗后,儿童临床上可以和普通成人没有区别。但是如果存在严重的脑损伤,出现了明显的软化或者是严重的核黄疸,儿童在后期的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明显的瘫痪,有的甚至在成人期是不能自理的。
语音时长 01:21

2019-06-06

52231次收听

01:39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
脑瘫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中枢性的瘫痪和智力异常,早期儿童的表现会出现肌张力偏高,如在仰卧位时,儿童表现为花状,在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随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的肌张力逐渐会出现升高的表现,如儿童会出现剪刀步,会出现腱反射亢进,拇指内扣,提示脑瘫的可能性比较大。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一种伤残情况。脑瘫主要是因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各种原因导致儿童非进行性脑损伤所造成。
01:25
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
早产是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导致早产的因素常常有妊高症、高血糖、双胎或者外伤。这些是引起儿童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早产儿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听力、视力以及肌张力的发展情况。如果早产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肌张力异常。例如在早期出现了明显的肌张力偏低的表现,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出现肌张力偏高的表现,并且伴有四肢异常。例如出现剪刀步、角弓反张,这提示儿童存在早产脑瘫的可能性。诊断早产儿是不是脑瘫,还需要追溯病史,并结合临床表现与体征综合判断。
01:34
脑瘫能治愈吗
如果发现儿童出现脑瘫的症状,要及时的给予干预治疗。脑瘫的干预主要包括功能训练。功能训练包括躯体的功能训练,主要是下肢的训练。第二是作业的训练,也就是上肢一些精细运动的训练。第三是进行一些语言的训练,就是一些语言的发音,口咽部咀嚼等。第四是进行一些矫形。例如儿童出现组内翻、外翻,可以穿矫形鞋来促进儿童有一个正常的姿势。第五是可以通过一些水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进行干预。药物干预主要是缓解儿童的肌张力,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来缓解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