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黄疸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0-11-2053837次浏览
肝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肝病也是分为很多的种类的,黄疸型肝炎就是肝病中的一种,黄疸性肝炎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恶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黄疸等称为黄疸性肝炎,那么,怎样预防黄疸性肝炎?
如何预防黄疸性肝炎
一、注意日常生活饮食:病毒性肝炎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重点应应在提高全社会卫生水平上,着重抓好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来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喝生水。其次,要加强医院消毒隔离,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从而阻断医源性传播。
二、接触病人后及时注射:接触乙肝病人后及时注射一针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2-4周后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于1个月及6个月时再注射第2-3针乙肝疫苗,接触甲方肝病人,在2周内,肌内注射含抗甲肝抗体的丙种球蛋白。
三、隔离接触者:小儿接触了肝炎病人后又可以传给另一个人,这样疾病会一个一个地传开去,越传越多,造成流行。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对接触者隔离观察至潜伏期结束。
以上就是关于黄疸型肝炎的预防,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此提醒大家,黄疸型肝炎疾病一定要及时的治疗,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01:33
足底发黄是什么原因
足底发黄可能是鞋袜脱色、汗液增多、足癣、贫血、肝炎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采用生活调理、使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改善。若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鞋袜脱色:若鞋袜的质量不好,可能会脱色,使足底发黄,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需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鞋袜。2.汗液增多:如果平时的运动量较大,可能会导致汗液增多,让足底变成黄色,建议勤换鞋袜,勤洗澡。3.足癣:病原体感染、清洁不当等因素容易引发足癣,导致足底发黄,患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卢立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改善。4.贫血:饮食不当、遗传等因素容易引起贫血,使足底发白、发黄,建议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复方硫酸亚铁颗粒、蔗糖铁注射液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5.肝炎:病毒感染、遗传等容易引发肝炎,造成足底发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片、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以促进恢复。患者平时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两对半如何看
转氨酶多高才是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AL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的线粒体中。肝炎细胞损伤时,ALT首先进入血中,当细胞严重损伤危及线立体时,AST也会进入血中。谷草转氨酶正常值为0~37u/L,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为0~40u/L,ALT、AST明显升高时,常提示有肝损伤。一般认为,如果ALT血清值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并持续两周以上,表明有肝胆疾病存在的可能。在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心肌炎、化学药物中毒、寄生虫等其他疾病的时候,且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情况下,则可以诊断肝炎。急性肝炎时,ALT升高的幅度较大,都在500u/L以上,甚至达到1000u/L以上,AST也明显升高。如果AST升高的幅度等于或大于ALT,常说明肝细胞损伤严重,病情相对较重。慢性肝炎ALT升高幅度不大,都在300u/L以下。此外,营养不良、酗酒、应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均能使转氨酶有轻度的升高。生理状态下,如剧烈的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以暂时的升高。因此,当发现转氨酶升高时,应进一步追查原因。
肝炎怎么查出来
肝炎可以通过检查肝功能、肝炎标志物,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炎症。尤其是肝炎标志物,可以判断出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肝病,其中最为常见的肝炎就是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所以要经常的体检,要检查肝功能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提示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说明存在肝细胞炎症,此时就需要积极的抗炎保肝治疗,还要进行病毒载量的检查,明确病毒的复制状态。如果肝功轻中度异常,可以选择双环醇、水飞蓟宾、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也有患者临床检查肝功正常,但影像学或肝脏弹性提示肝硬化,必要时需要进行肝穿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诊断肝炎还要通过综合的措施进行判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02:17
和肝炎病人一起吃饭会传染吗
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不会传染,与乙肝和丙肝人群一起吃饭,不考虑传染的问题。而如果与甲肝、戊肝人群一起吃饭则会传染。所以这个问题要分情况来对待。肝炎分为传染性肝炎和非传染性肝炎。非传染性肝炎有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这些肝炎本身不传染。传染性肝炎,乙肝、丙肝,一般是呈慢性化肝炎的情况。而甲肝、戊肝是急性肝炎多见的情况。甲肝、戊肝可以自愈,但是甲肝、戊肝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粪口传播,与家人一起吃饭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传染。而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所以与乙肝、丙肝人群一起吃饭,不考虑传染的问题。如果有感染,也要考虑是接触到他的血液,刚好本身有一些破溃的口子,身上有一些黏膜的破损,接触了血液有可能被感染。如果是甲肝、戊肝这种消化道传播疾病,一起吃饭还是有风险的。所以一旦发现是急性的甲肝、戊肝的感染人群,建议把他的碗筷单独分开,用开水煮沸,煮沸10分钟以上,就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03:14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丙谷转氨酶,简称是ALT。它主要是一个肝功能的一个指标,存在于肝细胞中。因此除了肝病以外,还会有一些像心肌炎、胆囊炎的病人也会引起肝功异常。引起ALT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不管是急性的病毒性肝炎还是慢性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戊型、丁型,丁型的是比较少见。在肝脏有急性炎症的时候,ALT明显升高,一般正常值是0~50个单位每升。还有晚睡、高蛋白饮食以后,ALT有的也会升高。
早期肝炎有什么症状
肝炎是一种比较严重肝病,然而肝炎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多学习一些关于肝炎的知识,掌握早期肝炎症状表现有什么,这样可以做到尽早的预防肝炎的出现,如果发现肝炎的症状之一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那么早期肝炎有什么症状?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中医对其的认识,散见于黄疸、胁痛、郁证、鼓胀及癥积等病证中.中医学认为,肝炎形成是由湿热疫毒隐伏,正气不能抗邪所致,其病变不仅涉及肝,且多乘胃、克脾、累肾.
丁型肝炎怎么治疗
对于丁型肝炎的患者,在治疗方面很多患者也是很迷茫的。在感染上这种病的患者也是非常想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相关治疗比较好。其实在治疗上,一般是记性免疫调节的治疗,第二是进行抗病毒治疗。地上那就是要在饮食上注意控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01:19
病毒性肝炎症状
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主要是急性肝炎,急性肝炎的主要表现主要是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说恶心厌油纳呆,不想吃饭,还有乏力,肝区疼腹胀等等,这是病毒性肝炎急性期的表现。慢性肝炎的表现可能就不是特别的典型,有些慢性肝炎的病人可能就没有任何症状,有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比如说肝区疼肚子胀,乏力这些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第一,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虽有症状体征,但生化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者。第二,中度症状、体征,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者。肝功能有异常改变。第三,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而排除其它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
转氨酶高的治疗方法
转氨酶偏高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严重甚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转氨酶高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以抗纤维化类的药物为主。同时转氨酶偏高的患者需要重视蛋白质的补充,多吃鱼肉、豆腐、鸡肉等等,新鲜水果蔬菜也要多吃,可以保证维生素供给。
02:54
得了自身免疫性肝炎怎么办
得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接受正规治疗,同时心情最重要,因为心情这种情绪对免疫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如果心情不好,免疫力肯定也会低,这个病本来就是免疫功能混乱导致的,所以一定要保持这种比较轻松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