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丙肝要注意些什么

发布时间:2020-09-1654183次浏览

丙肝难治疗,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不断侵蚀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患病多年的人肝脏严重受损,身体也比较消瘦,所以在早期患者就要注意做好护理,缓解疾病的危害。丙肝患者注意事项很多,应避免生活中可以诱发病情加重的因素。 

一、正规治疗

丙肝患者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合理治疗,同时要注意保肝治疗。丙肝病毒不断在体内复制,对肝脏功能损伤大,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需要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

二、预防传染

丙肝容易传染,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所以得了丙肝有哪些注意事项,预防家庭中的传染是患者要注意的。生活中尽量减少皮肤外伤,避免家人接触到自己的血液,避免共用牙刷等个人物品。

三、注意饮食

日常生活中,患者的饮食应注意清淡,多吃一些缓解病情的食物,像优质蛋白、维生素等营养都是对患者有帮助的。对于饮食的禁忌,患者应少吃一些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严禁烟酒,以免增加肝脏的负担。

四、乐观的心态

丙肝患者应注意摆正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生活中注意合理的锻炼,调节自己的情绪,拥有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长期的抑郁、悲伤。

对于丙肝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除了这些外,患者还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在专家的指导下增加身体的各种营养,保证身体健康,缓解自身病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有利于恢复健康。

相关推荐

丙肝病毒寿命
丙肝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取决于体外环境的温度,如果说体外环境的这个温度是在20~30度,丙肝病毒存活的时间大约在5~7天,如果温度达到80度以上,存活的时间大约在7~8个小时,如果是100度以上,存活时间只有只有3~5分钟。而丙肝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人体的这个温度是比较适宜丙肝病毒生存的,而且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到干细胞,肝细胞是一个比较适宜丙肝病毒生存的一个环境,就会在体内持续的生长复制,除非有抗病毒的药进入人体以后,才有可能会把丙肝病毒清除,所以日常,在跟丙肝病毒的患者共同生活的时候,需要注意,比如说剃须刀,或者餐具需要适当的分开,避免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的血液,污染了这些共同生活的这些用具,而造成这种传染。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67794次收听

01:43
丙型肝炎传染人吗
丙型肝炎也是具有传染性的。主要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血液传播的范畴也包括使用没有彻底消毒的注射器,比如说有些吸毒的病人共用注射器,就可能造成丙型肝炎的流行。还有血制品受到了污染,以前对献血员的筛查不是特别到位,有些没有查清楚的含有丙肝病毒的血制品,输入到健康人体内,就会造成丙肝的传播。
01:40
丙肝会导致食欲减退吗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在肝细胞内生活的过程中,它会不断的刺激肝脏的细胞,使肝脏的细胞产生癌变,所以丙型肝炎病毒可以促进肝脏发生肝癌。另外,丙型肝炎病毒在进入肝脏以后,可以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增生,从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而这些硬化的结节也是癌变的高危因素。所以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是可以促进发生肝癌的,而促进发生肝癌的因素,除了自身对肝细胞的刺激以外,还有可能会通过使肝脏发生肝硬化,使硬化的结节发生癌变。
02:08
丙肝治疗后会反复地感染吗
丙肝病毒清除以后,由于体内产生的丙肝抗体并没有保护性,不能够保护身体再次感染丙肝病毒。所以,在面临其他类型的基因型,甚至说同一类型的丙肝病毒的时候,还是会有可能感染的。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有三个:一、血液二、母婴垂直传播三、性生活所以只要避免了这三种途径,那么有可能不会反复的感染丙肝病毒,只有反复的跟丙肝病毒的患者共用针头,或者说有血液的接触,或者有性生活的接触,才会有可能反复的感染丙肝病毒。
三类易患丙肝的人群
丙型肝炎主要是经血传播,血液透析、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因此,丙型肝炎的高发人群可有以下3种。
丙肝的相关诊断知识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其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但传播方式较乙型肝炎局限,主要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而其诊断要点也主要根据其病毒特点及传播方式等进行。
麻坛老将患上丙肝
曹先生是石家庄市一名退休工人,平时生活极其注意养生,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麻将。然而,即便这样曹老还是患上了丙肝。主要是由于他玩的麻将沾染了丙肝病毒,再用手和嘴接触,患上了丙肝。同时,曹老玩麻将通宵熬夜,使机体免疫力大大降低。
患有丙肝容易治好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关于肝脏的疾病一般都会是甲肝乙肝这类的,很少会提及到丙肝这个疾病,其实丙肝也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那么患有丙肝容易治好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相关介绍。
得了丙肝能吃海鲜吗
良好的饮食,不仅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于丙肝这种常见疾病来讲,也是如此,然而,很多患者及家属对于该病的饮食护理却不是很了解,那么,得了丙肝能吃海鲜吗,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相关介绍吧。
丙肝是什么
丙肝是丙型肝炎病毒所导致肝炎,丙肝是RNA病毒。在既往最早发现时,将其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实是一个经过血液途径传染,可以导致肝炎发作的病毒。丙肝感染后可以导致慢性化,丙型肝炎感染后的慢性化跟乙肝比起来会更多。丙肝病毒感染之后,有60%至85%的人会出现慢性化,因此丙肝病毒的感染不能够掉以轻心。但丙肝跟乙肝比起来,在国家的感染发生率比较低。现在成年人中,乙肝的感染可以达到7%,但在国家丙肝的慢性感染在一般人群中只有百分之零点四几,这样的数据有很大差的。但在特殊的人群中,比如有血液制品接触的人群,在吸毒的人群,再有比如既往有卖血的人群,这些人群中,丙肝感染的发生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因此丙肝感染之后,往往临床症状比较轻微,没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但是会导致比较严重的慢性感染状态,甚至也会导致将来出现肝硬化或肿瘤,因此这种丙肝病毒的感染也不容轻视。
语音时长 01:46

2020-03-09

59555次收听

02:38
如何预防丙肝
预防丙肝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高危因素三方面入手。丙肝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肝炎病毒。传染病的预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控制传染源。对于使用血液制品的人群,曾是卖血人群,吸毒人群,静脉吸毒,静脉药瘾人群,医务人员等丙肝感染相对较高发人群,要定期检查。二、切断传播途径,包括有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尽量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如果必须使用,一定是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来进行血液制品的使用。三、减少性乱、吸毒等高危因素,减少一些非正规诊所的补牙、修牙或者纹身等接触可能。
丙肝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丙肝病毒感染是会传染给家里人的。由于丙肝是丙型肝炎病毒引起来的肝脏炎性病变,属于病毒性肝脏的一种传染病。丙肝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能血液传播,还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还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丙肝病毒会感染,通过密切的接触丙肝患者和丙肝的携带者,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通过饮食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平常的接触,握手,公用电话,共用马桶,拥抱等,是不会感染的。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共用洗漱用品,不要共用剪刀,不要接触到别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人的体液,避免感染丙肝病毒。屋子要用84消毒液定期的消毒,异物最好是分开洗,避免交叉感染。合理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提高自身免疫力。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30

59264次收听

丙肝能彻底治好吗
丙肝能彻底治好。随着口服的直接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丙肝的治愈率通过三到六个月的治疗,还是可以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急性期的丙肝病毒感染,少部分的人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掉丙肝病毒,恢复健康。大部分的会成为慢性的丙肝感染,主要的就是用干扰素素,利巴韦林,保肝片等辅助治疗增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肝脏的反复损害,增加肝脏的抗氧化性,预防肝脏出现纤维化的出现,阻断病毒出现突变,加快病情的恢复。丙肝病毒治后不能喝酒,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的劳累,不要吃发霉的食物,少吃腌制的食物,少吃油,损害肝脏的药物,食物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的活动。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30

54276次收听

丙肝危害
丙肝是指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有感染丙型病毒性丙型肝炎病毒来导致的肝脏炎症。它的危害主要就是可以导致肝脏的炎症。肝脏的炎症可以导致肝脏功能的受损,使肝脏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恶心、乏力、呕吐,甚至于出现黄疸。炎症逐渐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肝脏的纤维化,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肝癌,这个规律还是存在的。肝炎的病人可以出现一些肝脏炎症的表现,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等。肝硬化可以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以及黄疸。更进一步严重的可以导致肝功能的衰竭,这是丙型肝炎所导致的危害,如果不进行治疗,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
语音时长 01:14

2019-12-18

56944次收听

02:43
丙肝会传染吗
丙肝会传染。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丙肝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第一种传播途径是血行传播。比如过去不规范的献血可能会造成感染。在80年代前,很多人并不认识丙型肝炎,所以很多人在输血的时候感染了丙性肝炎。第二种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途径。如果母亲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她生的孩子就很可能会被感染,尤其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被感染。第三种传播途径是性传播途径。比如夫妻其中有一方是丙型肝炎,那另外一方很有可能会被感染。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上的三个,所以可以明确的讲,丙型肝炎就是一种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