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孩白血球偏高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1-0458145次浏览

小孩白血球突然升高又降低,有可能是没有休息好,这种情况不需要专门治疗。如果反复升高的话,那就是感染的细菌病毒,需要口服或注射抗生素和退烧药进行治疗。

小孩身体的免疫力比较差,所以平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白血球偏高,那就有可能是得了细菌感染性疾病。那小孩白血球偏高怎么办呢?
  一、小孩白血球偏高的一般治疗
  如果小孩白血球时高时低,那么就说明并不是疾病导致的,有可能是没有休息好或者是情绪原因引起的。像这种情况就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只要多注意休息,就可以让白细胞恢复正常。平时可以让孩子适当增加锻炼,这样可以增强免疫力,也可以起到稳定白细胞的作用。
  二、小孩白血球偏高的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如果白血球一直偏高并且难以下降,那就很有可能是感染了病毒或细菌,这个时候可以口服抗生素进行杀菌消炎治疗。如果口服药物还是无法缓解症状,那就需要使用点滴注射药物,这样药物可以直接进入到血液中,能够快速杀菌消炎,让白血球降低。
  2.退烧药
  白血球过高也会导致体温上升,所以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退烧药,进行辅助治疗。体温长时间过高的话,可能会损伤脑神经系统,因此服用退烧药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小孩子不可以一次吃太多退烧药,不然的话会损伤肾脏,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根据体重减少药量。体温反复不退的话,就需要去医院肌肉注射退烧针。

相关推荐

血小板高可以看什么科室
血小板高建议大家在血液科就诊。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和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升高两种情况。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出现血小板计数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长期的、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肿瘤性疾病也就是其他部位的、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继发血小板升高的情况。这时候要根据血小板计数升高的幅度,根据患者其他各个系统检查的情况,必要时候进行血液系统专科的检查,也就是通过骨髓的检查来确定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所以发现血小板升高以后,建议患者首先到医院血液科就诊,由血液科大夫完成患者血小板升高原因的筛查。
语音时长 00:59

2021-12-30

78350次收听

免疫球蛋白A偏高原因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提示可能存在上呼吸道或者上消化道的感染,因为免疫球蛋白A主要存在于黏膜细胞中,所以在呼吸道、消化道、鼻腔、口腔的分泌物当中也有免疫球蛋白A,对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具有很好的免疫防卫作用。当出现支气管炎、急性疱疹性咽颊炎时,免疫球蛋白A会升高。另外一些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偏高。第二,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等。第三,各种原因造成肝脏功能损伤时,也会有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情况发生。如酒精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免疫球蛋白会有代偿性升高的情况。第四,一些皮肤病患者例如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皮肤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A偏高。第五,部分恶性肿瘤性疾病造成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A、M、D和E五种亚型,临床上主要测定前三种。在上述病理理情况下,人的正常组织发生了改变后具有了抗原性,机体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免疫球蛋白敏感性可以,但是特异性比较差,仅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而不能说明具体患什么疾病。存在免疫球蛋白A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64957次收听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病征兆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周血细胞中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75%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度偏高并没有临床诊断意义,如果明显偏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征兆:第一,感染性疾病,因为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特别是细菌感染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如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化脓性阑尾炎;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梅毒;一些寄生虫病,如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都可以导致血常规检查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的明显升高。第二,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第三,在应激创伤、重大手术之后,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脑梗或者心肌梗死患者、食物中毒、休克状态等,机体免疫系统自我代偿性反应过程中,白细胞会升高。此外妊娠的状态下也可以出现白细胞的生理性增高。第四,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患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51

2021-12-30

62349次收听

血红蛋白偏低什么病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包括血红蛋白合成的减少和破坏的增加两个大方面。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的原因,第一,最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等,不同类型的贫血发生机制不同,但是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都会发现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第二,骨髓造血功能异常造成的,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有关系;一些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放疗或者化疗期间,也会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贫血的情况,此时血红蛋白也是偏低的。第三,肾性贫血,如肾功能衰竭期的病人,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此时也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血常规检查也会发现血红蛋白明显偏低。血红蛋白破坏增加的原因:第一,机械性破坏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一些大手术后,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机械性损伤造成血红蛋白减少,术后一段时间患者有贫血的情况。第二,失血过多的情况下,造成血红蛋白偏低,如外伤大出血、女性月经不调、剖腹产手术等,失血过多造成血红蛋白的下降。第三,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病,吃了蚕豆以后造成的溶血反应;输血后或者器官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也会有急性溶血反应,此时血红蛋白破坏的比较多,也会导致血红蛋白明显下降。
语音时长 02:02

2021-12-30

57489次收听

02:5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怎么造成的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是一个可以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说明血小板的大小差别比较明显,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一些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巨幼细胞贫血、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第二,脾切除手术以后,短期内也会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第三,一些血栓性疾病,也可能会有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还需结合血小板总数的情况,其他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第四,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大病初愈的表现。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本来是比较低,通过一系列治疗后刚刚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多数情况可看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增宽。因为之前血小板降低,代偿作用下骨髓加速制造血小板释放到血,机体自我调节来纠正血小板降低这种状态,一些大的血小板还未完全分化好就被释放到血液中了,所以造成细胞体积不太均一,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这种情况一般是一过性的,通常并没有临床诊断无意义。但是如果持续血小板分布宽度持续升高,此时应该应到血液科就诊,根据检查结果的情况进行具体诊断。
02:49
血常规wbc正常值
wbc是白细胞英文简写,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是(4-10)x10^9/L,白细胞的分类非常多,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时,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时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机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总的白细胞计数如果减少,有可能是由于脾功能亢进造成的,也可能是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抑制后引起的,此外疟疾、伤寒、严重的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也会伴有白细胞的损坏,此时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显著下降的。
02:45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01:49
输血完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输血完的不良反应包括: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即常说的一些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一些红疹、风团,这和输注的血液中含有一些异体的抗原有关。二、溶血性反应,最常见的是血型错配引起的溶血性反应。表现为突然的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在临床通过ABO血型和Rh血型两套血型系统的鉴定,出现血型错配的概率已经很低。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错配的问题,导致溶血反应。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输血相关的特发性肺水肿,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03:04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病的征兆
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占比最多,第二占比多是淋巴细胞,若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实际是相对简单的疾病,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造成的问题,通过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疗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逐渐回落。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时长较长,有时和感染过程不平行,要多做监测,一般在两三个月到半年,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有时就会回落。如果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可能是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以成熟粒细胞增多为主的一种疾病,相对贫血血小板减少的发生会比较温和,但若中性粒细胞升很高,会有血栓风险。
血小板计数值正常范围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值正常范围是100~300×10^9/L,只要检查的结果在这个范围内,那就是正常的。一旦超出正常范围,不管是多是少,都要考虑是病理性的因素所致,应及时就医检查。
白细胞高有什么危害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高可能代表着人体出现了严重的感染或者是病毒性的疾病,此外血液疾病比如非常严重的急性白血病也有可能导致白细胞异常升高,但就是当体内出现癌细胞和恶性肿瘤时,也会引起白细胞的大量增加。
白细胞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细胞技术偏高最为常见的原因还是由于感染和炎症引起的,比如当人体有大面积的外伤创口或者是患有病毒性疾病时,也有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除此之外,血液疾病也是会直接使这个白细胞数目出现异常的,比如当患上急性白血病之后,白细胞数会明显升高。
嘴唇发紫怎么回事
嘴唇发紫什么原因?中医认为如果嘴唇长期的出现青紫,现在医学将其称之为紫绀,预示着心脏可能存在问题。身体里比较明显的血瘀气滞的情况存在,正常速度流动着的血液是不会呈现这种颜色的嘴唇的。那么常见的不适的有胸闷、爱叹气、胸部偶有刺痛、噩梦等。患者如果很少运动,那么建议每天30分钟的慢跑,可以改变嘴唇的颜色。每天饮用1到2勺的陈醋,也可以让发紫的嘴唇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改变。陈醋本身除外其他的作用,也有柔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嘴唇的颜色。另外如果有吸烟的情况,最好能够减少吸烟量。如果是血液循环不佳而导致嘴唇出现青紫色,应该多吃食物,不要偏食,尤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语音时长 01:52

2019-09-16

62505次收听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献血本身对于人体的健康会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这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有不少的人都会选择献血,但是在选择献血之后我们也应该注意伤口的感染,不要马上就从事高强度的锻炼,另外在短期内不要再献血,此外也需要补充日常的营养。
升白细胞的药有哪些
升白细胞的药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效果较好的主要有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同时也可选择使用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和核酸原料类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具体服用时需根据疾病类型,一般造血功能低下患者可服利血生、维生素B4,免疫抗体异常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