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糖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糖尿病。有些人血糖升高是暂时的,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处于糖尿病前期,需要引起重视。根据血糖数值判断: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异常;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判断是否患病,不能单靠一次血糖高的情况,需要综合检查和评估。
1. 血糖高的常见原因
(1)正常人群的短暂性血糖升高
有时候,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暂时性的血糖升高,比如:
这类情况无需过度担心,调整饮食、放松情绪并注意休息,血糖通常会恢复正常。
(2)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
如果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就要警惕糖耐量减低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血糖代谢异常的表现,虽然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如果放任不管,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成糖尿病。
应对方法:
2. 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明显超过7.0mmol/L,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这种情况下,除了改善饮食和运动习惯外,还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治疗措施:
3. 如何日常管理血糖?
总结来看, 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不能掉以轻心。定期检查血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干预血糖异常,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对于确诊糖尿病的人群,科学治疗和自我管理同样关键,让血糖维持在稳定范围内,保障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