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除了蚊虫叮咬,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也是潜在的传播途径。患者一旦感染,需要及时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
1、蚊虫叮咬: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这些蚊子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就会将病毒传染给后者。感染登革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红疹等症状。这种传播方式就像是病毒在蚊子和人之间的“接力赛”,因此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2、血液传播:虽然不如蚊虫叮咬常见,但血液传播仍然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途径。如果使用了被登革病毒污染的注射器或进行了不安全的输血,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进入体内。这种情况下,病毒的传播就像是“直通车”,直接进入人体系统。医疗操作中严格的消毒和安全措施是防止血液传播的有效手段。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登革热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仍然存在风险。在分娩过程中,病毒可能会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给新生儿。就像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无形纽带”,病毒也可能通过这种纽带传递。孕妇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应特别注意防蚊措施,并在怀疑感染时及时就医。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在饮食方面,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和牛奶,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登革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个人防护到医疗安全,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登革热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