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新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登革”并不是地名,而是疾病名称。它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有时可能伴随出血倾向或严重的休克等并发症。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关键在于减少传播媒介——蚊子的数量,同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与媒介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蚊子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繁殖,且主要在白天活动。当蚊子叮咬已经感染登革病毒的人后,再叮咬健康人,就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减少蚊子的滋生地非常重要。例如,清理积水容器,保持环境整洁干燥,可以有效控制蚊虫数量。
2. 登革热的症状及应对措施
感染登革热后,患者通常在发病初期出现高烧,随后可能伴随头痛、眼眶后疼痛、皮疹,以及关节和肌肉疼痛。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和休息缓解,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烧、腹痛、出血倾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临床治疗多为对症治疗,如使用安全的退烧药,补充液体维持身体机能等。
3. 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和地区,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4. 关于登革热疫苗
近年来,部分地区已经研发并推广登革热疫苗,但疫苗的适用人群和效果可能受个体因素影响,接种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更多信息。
登革热是一种可以通过科学防治显著减少发病率的传染病。重视环境清洁和个人防护是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感染登革热,尽早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避免病情恶化并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