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香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副主任医师
得了登革热后,通常不建议继续工作。登革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患者常会出现高烧、剧烈疼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休克和出血,尤其是对于儿童,病死率较高。在感染期间,休息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病情加重。
1、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尤其是白纹伊蚊。当这种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会在蚊体内大量繁殖,再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播给健康人。还有可能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传播。防止蚊虫叮咬和避免接触患者血液是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2、症状表现:感染登革热后,患者通常会在1到14天内出现症状。高烧是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C,并伴有剧烈的头痛。患者可能会感到骨骼肌肉疼痛,尤其是在肩胛骨和胸骨后部。皮疹也是常见症状,可能是全身性的红斑或小片状充血性斑疹。淋巴结肿大通常在病程的第4到第6天出现,常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
3、治疗方法: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处理。如果出现高热,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疼痛时可以用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止痛。对于重症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或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感染登革热后,专注于休息和接受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以确保身体能够恢复。在感染期间,避免工作和其他可能加重病情的活动是明智的选择。如果有任何症状恶化,及时就医是关键。同时,采取防蚊措施,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也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