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霞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蚊虫叮咬,但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了解其传播方式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1、蚊虫叮咬:这是登革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登革热病毒通常由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埃及伊蚊携带并传播。当被感染的蚊子叮咬人体时,病毒随蚊虫唾液进入血液,引发感染。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皮疹等典型症状。减少蚊虫滋生和被叮咬的机会是预防的关键。
2、血液传播:在一些情况下,登革病毒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例如,在感染者进行输血、器官移植或使用未经过滤的血液制品时,病毒可能传递给受血者。虽然此类传播方式较少见,但在医疗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严格的消毒和筛查程序,以避免风险。
3、母婴传播:如果孕妇在妊娠期感染登革热,可能会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者在分娩过程中传播。尽管母婴传播的风险较低,但孕妇应格外注意蚊虫叮咬的防护措施,以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为了预防登革热,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尽量避免前往蚊虫密集的区域,特别是在登革热流行季节;使用驱蚊剂、穿长袖衣物来减少皮肤暴露;清除周围积水,消除蚊虫滋生环境。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更好地抵御病毒。
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措施,不仅可以减少自身感染的风险,也能有效降低登革热的传播概率,为身边的家庭和社区营造更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