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内科 > 内分泌科

注射胰岛素为何出现肿块?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注射胰岛素为何出现肿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解放军305医院内分泌科护士长季雪飞:您有可能是一直在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肿块。一般情况下,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胰岛素,而且重复使用变形的针头,容易促使皮下硬块的形成。
由于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而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皮下硬块不仅会影响外观形象,还会导致胰岛素吸收不稳定,无法有效地控制血糖。所以,注射胰岛素时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和避免重复使用注射针头。
通常,停止在该部位注射胰岛素,已经出现的肿块就会慢慢消失。为了避免肿块的形成,可以定期用指尖或掌心轻按每一个注射部位,如感觉有肿块或表皮凹陷,应避免再在该部位注射,直至该现象消失。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2型糖尿病都会有酮体2

2型糖尿病患者并不总是会出现尿液中酮体含量升高的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能会检测到酮体。酮体升高通常与饮食不当、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药物因素有关。当尿液中酮体含量增加时,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整。 1、饮食不当是导致酮体水平升高的一个常见原因。如果患者经常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等,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这种情况下,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等,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2、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史,或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肥胖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葡萄糖的正常代谢,导致酮体升高。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来帮助控制血糖。 3、药物因素也可能导致酮体升高。某些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过快,从而引发酮体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4、其他原因,如肝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体内的代谢平衡,导致尿液中酮体含量升高。若存在肝功能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酮体水平是管理病情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饮食、药物管理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和酮体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医学干预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