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主任医师
得过登革热病后,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并不是永久的。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关节和肌肉疼痛、皮疹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但少数可能会遗留长期损害。得过一次登革热后,人体会对同一型病毒产生抗体,但对其他型的登革热病毒仍然没有免疫力,这意味着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免疫系统反应:当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产生相应的抗体。然而,这些抗体的滴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所以,即使再次接触到相同的病毒,免疫力可能不足以完全抵御感染。
2、皮肤和衣物处理:登革热病毒可能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并引起皮肤红疹。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可以使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对皮肤进行清洁。衣物也可能成为病毒的载体,建议定期清洗和消毒,以防止再次感染。
3、血液中的免疫力:病毒进入血液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的强度和持久性有限。为了避免其他感染,患者在康复期间应格外注意避免外伤。
4、环境中的病毒:登革热病毒广泛存在于蚊虫和一些动物粪便中。患者在康复后要注意环境卫生,定期对衣物、被褥进行高温消毒,以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
尚无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登革热,因此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尽量避免前往蚊虫多的地方,必要时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装备。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药物缓解高热症状,使用止痒药物缓解皮疹带来的不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是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