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频繁出现低血糖,通常与饮食不当、胰岛素使用过量、降糖药物服用不规范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危险。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血糖水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 饮食不当
日常饮食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如果糖尿病患者进食不规律,或摄入糖分、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血糖水平会波动异常。低血糖可能出现在延迟用餐、餐食量减少或过度节食的情况下。解决办法:
2. 胰岛素使用过量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但剂量过多或使用时间不当,都可能导致低血糖。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按计划用餐或运动量增加,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会更加明显,血糖可能迅速下降。解决办法:
3. 降糖药物服用过量
一些口服降糖药物如磺脲类、格列奈类药物,作用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果擅自增加剂量或服药时间安排不合理,就会导致血糖过度降低,引起头晕、出冷汗、心悸等低血糖症状。解决办法:
4. 其他疾病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也可能与肝脏、肾脏等功能异常有关。例如,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糖原储备减少,肾功能衰竭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从而加重低血糖风险。解决办法:
应对低血糖的方法
对于轻微的低血糖,及时补充糖分是关键,比如喝些葡萄糖水、吃糖果或含糖饮料,症状通常会快速缓解。但当低血糖症状较重,比如出现意识模糊、昏迷,需立即就医,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来改善。
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加强自我监测,合理安排饮食、用药和运动,同时做好预防低血糖的准备。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范治疗,可以大大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频率,让生活更加健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