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做过手术的白内障是否还能治好,主要取决于手术方式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目前,白内障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可以恢复良好的视力。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等,每种方式的适应症和效果有所不同。只要术后护理得当,大部分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1、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这种手术方法是将混浊的晶状体及其前面的部分摘除,保留后方透明的晶状体,帮助恢复光学系统的完整性。这种方式常用于单纯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切口较小,通常在3mm左右,愈合后不会留下明显疤痕。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可恢复到理想水平,属于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
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这种技术是通过超声能量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再通过一个微小切口吸除乳化物质,随后植入人工晶状体。这种方式切口更小,恢复速度更快,适合需要短期内恢复视力的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效果良好,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之一。
3、白内障囊内摘除术
这是将晶状体连同囊膜一起摘除的手术方式,通常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这种方式多用于复杂性白内障或晶状体脱位的患者。虽然手术操作复杂,但术后视力改善的可能性较大。
4、综合治疗方式
如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者超声乳化术搭配其他修复手术,这些方法为某些特殊病例提供了更精确的治疗效果。这类患者术后通过合理的恢复护理,视力也有机会达到理想状态。
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前,详细的术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排查是否存在严重的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或糖尿病等。若有这些情况,应优先治疗相关问题,再进行白内障手术。同时,手术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揉眼、避免洗澡时水溅入眼睛,避免阳光直射眼睛或使用强光刺激,以保护术眼的恢复。
白内障并非不可治愈的疾病,特别是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做好术后护理,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都能得到显著改善。对于手术后视力恢复缓慢或未达预期的情况,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明确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