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琰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需要患者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通过退热和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进一步恶化。
1、发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发热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并持续2-7天。高热同时还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和全身乏力等表现,类似于流感症状。这些症状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是登革热的典型特点之一。
2、皮疹:
许多患者在发热之后会出现皮疹,这些皮疹通常表现为红色或淡红色的斑丘疹,类似麻疹样皮疹。皮疹大小不一,可能伴随瘙痒感,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水疱或血疱,并带来疼痛和灼烧感。皮疹是登革热的一个重要辨别特征,在出现皮疹时,应高度怀疑并立即就医。
3、淋巴结肿大:
登革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快速应答,这会导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患者会感觉到局部触痛。淋巴结肿大是病毒感染后的常见反应,提示身体正在对抗病毒。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比如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淤斑)、肝脾肿大、腹痛等。严重病例甚至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危及生命。
治疗与注意事项:
确诊登革热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对症治疗。可以选择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和疼痛,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等帮助控制病毒活性。治疗过程中需要多饮水、保证充足休息,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防止病情加重。
总结提醒:
登革热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日常生活中,预防蚊虫叮咬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如使用蚊帐、防蚊喷雾,清除积水等。健康从预防开始,为自己和家人构建安全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