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抽搐并不是一个固定年龄会消失的现象,因为抽搐本身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家长们应该关注的是抽搐背后的原因。如果发现小孩有抽搐的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见的原因可能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高热惊厥,通常在小孩5-6岁后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而减少。病理性因素则可能包括癫痫、低钙血症和破伤风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1、生理性因素:高热惊厥是小孩常见的抽搐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小孩发烧时,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导致大脑异常放电,引起抽搐。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成熟,通常在5-6岁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
2、病理性因素: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原因,它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低钙血症则是血清离子钙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抽搐。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和抽搐。这些病理性原因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专业的医疗干预。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小孩抽搐的风险,比如注意小孩的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保持饮食均衡,并确保充足的睡眠。如果小孩出现抽搐,及时就医是关键,以便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护理和专业的医疗支持,许多抽搐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