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在感冒时出现抽搐的情况,可能让家长感到非常担忧。这种现象可能与发热、电解质紊乱、癫痫发作或脑膜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在发现小孩有类似症状时,及时带他们去医院进行检查,以便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发热:感冒通常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常常伴随发热。如果小孩的体温超过38.5℃,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引发抽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来退热。记得,退热药物的使用要遵循医嘱,切勿随意加量。
2、电解质紊乱:感冒期间,孩子可能因为发热或出汗而导致水分流失过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例如低钠血症,这也可能导致抽搐。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多喝水或稀释的电解质饮品来预防这种情况。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癫痫发作:如果小孩本身有癫痫病史,感冒可能成为诱发癫痫发作的一个因素,进而导致抽搐。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给孩子服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片等,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4、脑膜炎:感冒合并脑膜炎的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也不能忽视。脑膜炎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从而引起抽搐。此时,医生可能会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保暖,避免着凉。饮食方面,建议保持清淡,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到您和您的孩子,让他们在感冒期间更舒适地度过。记住,及时就医是确保孩子健康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