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成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出血是一种在登革热患者疾病发作期可能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这种出血通常包括皮下淤血、鼻腔出血和牙龈出血等。若出现这些症状,患者需要尽快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1、皮下淤血: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常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等症状。在疾病的发作期,体内大量的炎性因子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这种变化容易引发皮下淤血。想象一下,皮肤下就像一个水管系统,当管道变得脆弱时,就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
2、鼻腔出血:严重的登革热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充血和水肿,从而引发鼻腔出血。就像是当你感冒时,鼻腔内的血管变得脆弱,稍有刺激就可能出血。对于登革热患者来说,鼻腔出血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3、牙龈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这是因为登革热会对牙龈造成损伤,使其变得更加脆弱和易出血。想象你的牙龈像一块海绵,在疾病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柔软,稍微用力就会渗出血来。
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或咯血等更严重的症状。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务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登革热的出血症状不可小觑,及早的医疗介入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蚊措施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使用蚊帐、驱蚊剂,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防护措施是抵御登革热的重要手段。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些信息后,能够更加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及时采取行动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