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老年人患“拦腰蛇”,也就是常见的带状疱疹,往往由于免疫力低下、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病情反复,恢复时间较长。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关键是缓解疼痛、控制感染、加强血糖管理,同时注意日常护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康复。
一、生活护理与血糖管理
1、科学饮食调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控制血糖是治疗任何并发症的基础。建议患者摄入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例如多吃绿叶蔬菜、粗粮等,避免高糖高油的食物,比如蛋糕、甜点、油炸食品。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瘦肉、鸡蛋、全麦食物,有助于神经修复。
2、保持适度运动
适量的运动,如慢走、太极拳,不仅可以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稳定血糖。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肤摩擦受损,加重疱疹部位的不适。
3、皮肤清洁与护理
带状疱疹容易引起皮肤破损感染,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非常重要。每天可以用温水轻轻清洁疱疹区域,避免搔抓、摩擦。选择宽松、舒适、透气的衣物,避免皮肤过度压迫。
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1、抗病毒治疗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常用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止痛治疗
带状疱疹引发的神经疼痛常让患者难以忍受,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疼痛可能更为顽固。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止痛药物进行缓解。严重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麻醉药膏或封闭疗法。
3、控制感染和血糖
如果疱疹部位出现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同时,糖尿病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按时服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以免高血糖影响伤口愈合。
三、预防并发症与定期复查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反复感染或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治疗的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血糖、肝肾功能和疱疹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严重者,必要时进行静脉抗病毒治疗或清创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糖尿病老年人患带状疱疹需要综合管理:控制血糖、科学饮食、加强皮肤护理,并结合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平时还要注意增强免疫力,避免劳累、情绪焦虑,降低复发的风险。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疼痛难耐,务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