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传播风险确实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它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人而传播。当这些蚊子叮咬了携带登革病毒的患者或隐性感染者时,病毒就会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繁殖,引起疾病。
1、传播途径:登革热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尤其是成年女性较为常见。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为2到7天。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它们在叮咬携带病毒的个体后,就能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2、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到15天,患者通常会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出血倾向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登革热可能引发休克、脑膜炎等并发症。
3、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登革热,建议避免前往疫区旅游或居住。同时,个人防护也很重要,比如穿长袖衣服、使用驱蚊剂等。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积水以消灭蚊虫滋生地,能够有效减少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登革热作为一种由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环境卫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防范登革热的传播风险,保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