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出现阵发性抽搐,可能让家长们感到非常担忧。其实,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热、癫痫、低钙血症、破伤风和狂犬病等。为了小孩的健康,建议家长们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获得适当的治疗。
1、高热:小孩如果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体温升高,形成高热状态。高热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正常功能,引发神经异常放电,从而导致阵发性抽搐。家长们可以通过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退烧药来帮助孩子缓解高热。
2、癫痫:癫痫是小孩阵发性抽搐的常见原因之一。在癫痫发作时,脑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会引起抽搐。对于癫痫患者,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是控制发作的重要措施。同时,家长还需注意孩子的生活规律,避免诱发因素。
3、低钙血症:小孩如果缺乏维生素D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体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诱发低钙血症。低钙血症会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从而引起抽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及定期监测血钙水平,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4、破伤风:破伤风由破伤风梭状杆菌感染引起,小孩如果被铁钉等金属物品刺伤,可能会感染这种细菌。破伤风梭状杆菌分泌的痉挛毒素会损伤神经系统,引发抽搐。及时清洗伤口和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手段。
5、狂犬病: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后,小孩可能感染狂犬病毒,这种病毒会损害神经系统并破坏脊髓和周围神经的功能,引发抽搐。被咬伤后,尽快进行伤口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是关键。
除了上述原因,脑膜炎和脑脓肿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孩阵发性抽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着凉,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尽早发现潜在问题。重视这些细节,可以有效保护小孩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