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正常范围一般是低于7.8 mmol/L,尤其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如果餐后血糖持续升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调整和治疗。
1. 正常情况下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
(1)饮食不合理
饭后若摄入过多高糖食物,比如奶油蛋糕、巧克力、含糖饮料等,身体无法快速消耗这些糖分,血糖就会升高。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受损,会加剧血糖升高的幅度。
建议:
(2)情绪因素
情绪过度紧张、焦虑或兴奋时,人体会分泌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导致血糖波动。
建议:
2. 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血糖异常
(1)低血糖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建议:
(2)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引起血糖代谢异常,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其表现包括体重增长过快、胎儿过大或胎儿发育受限。
建议:
(3)其他疾病
某些急性疾病如急性胃肠炎、感染等,也会导致血糖升高。这时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恢复血糖的稳定状态。
建议:
3. 维持餐后血糖稳定的日常建议
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7.8 mmol/L,是糖尿病人稳定血糖的目标。如果出现异常升高,应从饮食、运动、情绪和病理等方面寻找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血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