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炎检查什么

发布时间:2018-09-1363078次播放

视频内容:

胆囊炎这种疾病,绝大多数是会在胆结石的基础上发生。一般情况下,患有胆囊炎的病人,经常可以出现上腹、右上腹疼痛的症状,并且可以出现向右肩背部放射性的疼痛表现。
患有胆囊炎的病人,到医院去检查的时候,主要可以检查血常规,看是否有感染症状的出现,以及白细胞有没有出现升高的情况。对于胆囊炎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进行B超检查。通过B超检查,能够看到胆囊有没有出现增大的情况,里面有没有石头,胆囊壁有没有出现增厚、水肿的症状,有没有急性炎症胆囊炎。如果病人发生胆囊炎,怀疑胆囊炎,或者是右上腹疼痛,还需要检查淀粉酶,排除有没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因为出现胆石症的发作,常常可以伴有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另外,还可以查肝功能,查看有没有黄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8
人体的胆有什么作用
人体的胆在生活中及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助消化的作用。胆囊本身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场所,在肝脏产生胆汁以后,会先流到胆囊里进行浓缩,胆囊的黏膜把里边的水分多的吸收掉,使胆汁能够有更多浓缩的成分。在进食以后胆囊通过收缩,可以将胆汁排出到胆管,从而进一步进入到十二指肠,去协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胆囊本身的黏膜还可以分泌消化液,这些黏液也是对于胆囊的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和调节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通过正常均衡的膳食保护好胆囊,不要让胆囊发生疾病。
胆囊炎能引起胃胀吗
胆囊炎可以引起上腹部包括胃部的疼痛、胀等不适,因为胆囊是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而胃位于人体的左上或者说是中上腹部。事实上,因为人体腹部的感觉器官不是那么的敏锐。胆囊区发炎,比如出现肿胀,然后胆囊壁增厚超过零点三公分及以上,白细胞增高,这个时候医生让您禁食然后给予抗炎,给予营养支持等治疗,可能患者就会有上腹部包括胃区的疼痛、胀满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胆囊炎也可以引起胃区的腹胀等不舒适的感觉。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12

110157次收听

胆囊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胆囊炎的并发症一般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胆囊炎长期会导致胆囊局部粘连,会导致患者经常处于慢性疼痛的过程。尤其是在慢性胆囊炎时,经常会导致间断性腹痛发作,甚至厌油腻、消瘦、乏力等一系列的症状。第二方面,胆囊炎一般容易导致急性期的化脓穿孔并发腹膜炎有时胆囊炎长期反复的存在,也容易造成胆源性胰腺炎,甚至化脓性胆管炎。第三方面,胆囊炎一般如果治疗不及时,长期反复刺激,也容易并发胆囊癌的可能性。总之,胆囊炎的并发症比较多,因此一定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减少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这都有助于减少胆囊炎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24

2021-04-15

77756次收听

如何正确检查胆囊炎
胆囊炎是现在人们常见的胆囊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小,胆囊炎的出现大多伴随着胆囊结石。现在出现胆囊炎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人们对于胆囊炎的诊断越来越关心,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如何正确检查胆囊炎?
胆囊炎吃药多久能好
胆囊炎吃药多久能好呢?患有胆囊炎的人都想尽快的治疗好,但是这个疾病的患者都不知道吃什么药物才能起到作用,但是很多人都担心在吃药上要注意哪些,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胆囊炎吃药多久能好吧!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出现,也会有许多的临床表现,如会有右上腹部位疼痛的表现,也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也会出现其他的症状,比如发低烧或是脉搏加快,另外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情况还是很严重的。
胆囊炎能治好吗
胆囊炎能治好。患者需及时应用消炎利胆的药物,若疼痛明显还要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并进行溶石治疗。若药物治疗效果差,则需做胆囊切除术。
胆囊病变是什么意思
胆囊良性病变、胆囊恶性病变、胆囊结石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等统称为胆囊病变。胆囊病变要明确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对于良性病变不需处理,比如胆囊的胆固醇性息肉,可以定期复查。比如早期的胆囊癌或早期炎症等恶性病变,需进行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根据这种每个疾病的这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类,找出引起胆囊病变的这种病因来判断是否需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是需外科手术治疗,以及由此迁出的选择何种合适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方式。
语音时长 02:03

2020-03-18

61601次收听

胆囊炎检查项目有什么
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而引起胆囊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胆囊结石。因此,我们对于胆囊炎的诊断来讲,除了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更主要的是通过辅助检查,来判断炎症发展的严重程度,以及胆囊的大小,形态,功能,是否合并有某些合并症。对于急性胆囊炎来讲,主要表现是腹痛,发热。这个时候的检查,主要是针对包括像血常规,某些炎症因子,肝功能的化验来判断其炎症的严重程度。另外,通过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腹部B超来看胆囊,它是否出现明显的增大,胆囊壁是否增厚,胆囊周围是否有渗出。在急性胆囊炎还可能会合并有结石的梗阻,甚至是掉入到胆管内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就通过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核磁来判断是否存在有合并胆管结石的风险。另外,某些急性胆囊炎还可能合并有急性胰腺炎,我们还需要根据病人疼痛的剧烈程度,胰腺是否出现异常。需要通过抽血,验尿,查淀粉酶的水平,以及通过影像学来进一步地看胰腺的形态。而慢性胆囊炎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来判断胆囊的功能,这个时候往往在验血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我们主要是通过影像学,包括超声,CT,核磁来判断胆囊的大小,形态,胆囊壁的厚度等。
语音时长 03:09

2020-02-21

63009次收听

02:37
胆囊壁增厚能自愈吗
由于结石或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胆囊炎发作,通过积极的抗感染保守治疗,胆囊的炎症水肿消退了以后,就可以自愈。由于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而引起的胆囊壁持续性增厚则很难自愈恢复到正常,需手术治疗。肿瘤性的胆囊壁增厚则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厚程度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引起胆道的扩张、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等反应。因此应识别导致胆囊壁增厚的原因,积极的进行外科处理。
02:59
胆囊炎哪些东西不能吃
胆囊炎急性发作时,无论进食什么食物,都会增加胆囊的负担,因此要严格禁食禁水。等症状缓解之后或者是进入了慢性阶段,也应注意饮食结构,严格禁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鱼子酱、人造奶油、动物内脏、过多添加剂的食品。另外,也要避免食用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碳酸饮料、烟酒、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不容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也会增加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作,因此也要有所避免。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它的发病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长期的高热量高脂肪饮食,一日三餐不定时,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以及患有某些胃肠道疾病、慢性肝病等都会增加胆结石的发病率。同时也会增加胆囊炎的出现,因此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胆囊炎都需要进行饮食控制。
02:10
胆囊炎会恶心吗
由于胆囊炎症累及相邻的胃肠道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恶心、呕吐之后,有时候急性胆囊炎腹痛可以获得缓解,但是很多情况下,单靠呕吐并不能够解决胆囊炎的症状。需要进一步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急性胆囊炎缓解之后进入到慢性期,有的患者会出现反复右上腹不适,胆囊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胆汁无法正常的进入到肠道,或者是出现胆汁相应的不足,在进食油腻食物之后会出现消化不良,也会出现包括恶心、腹胀、反胃、嗳气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还需要鉴别,同时合并有胃肠道疾病的胆囊结石,这种消化道症状不一定是由胆囊引起,而是由胃本身的疾病引起。
01:43
胆囊炎能喝酒吗
胆囊炎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在发作的时候由于剧烈的腹痛,无论是进食还是饮水都可能会加重的发作,那么在急性发作的时候要严格控制饮食。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喝酒,那么,慢性胆囊炎往往是由于胆囊结石反复自己胆囊壁。引起的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患者会出现上腹不适右上腹的隐痛以及某些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酒由于会刺激胆囊收缩,会诱发胆结石堵塞胆囊管而出现急性胆囊炎,包括急性胰腺炎在内的相关的疾病,因此慢性胆囊炎也不能够喝酒,所以呢,对于确诊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的患者,我们都不建议饮酒。
胆不好有什么症状表现
胆不好主要会表现出厌油、腹胀、嗳气的消化不良及右上腹隐痛不适的症状。所谓的胆不好,多数是因为胆汁分泌、运输的异常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它是在肝脏中形成的,主要由胆固醇、卵磷脂、色素和盐组成,这种液体中的大部分被重新吸收回体内。胆汁在脂肪的消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吃东西时,胆汁被运输到十二指肠中,帮助分解脂肪。胆汁能使脂肪乳化,使之能被小肠吸收,也能促进脂溶性的维生素,如维生素D、E和A的吸收。有时胆汁量过多会对身体有害,例如,高胆固醇可能会在胆囊形成结石,引起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需要切除胆囊。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储存在胆囊内,会引起摄入脂肪类食物后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27

67938次收听

胆囊壁粗糙怎么办
治疗胆囊壁毛糙其实就是治疗胆囊炎,胆囊炎的治疗离不开药物治疗,患有胆结石的首选是切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食疗相结合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饮食疗法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