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1-145560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胆囊偏小会加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首先要分析原因,本身发育小,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胆囊功能正常,不需要任何治疗。
慢性炎症或长时间充满型结石,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缩小,胆囊没有功能,时间长了发生胆囊的癌变,发生癌变,不会表现为症状加重,晚期的胆囊癌影响到胆道或者黄疸,引起严重症状。
所以如果胆囊偏小,首先要鉴别是否正常,如果病理性的慢性炎症导致缩小,还是建议积极的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该怎样护理
内科疾病中,胆囊息肉也是属于很高发的一种。多数人对于胆囊息肉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所以在生活中也无法做好胆囊息肉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1、胆囊息肉的护理体现在胆囊息肉患者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
胆囊息肉究竟能治愈吗
胆囊息肉究竟能不能治愈?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方式成为患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息肉,严重者甚至需要摘除整个胆囊。
详细介绍胆囊息肉是怎么得的
现在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一旦患上,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危害。而人们一般不重视引起胆囊息肉的病因,这就可能会使此病危害到更多人。因此大家要了解胆囊息肉的病因,才能防御好此
胆囊息肉会引发哪些危害
胆囊息肉是比较严重但是少见的疾病,常常表现为一些消化系统性疾病,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伤害,经数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很多人都不重视胆囊息肉的危害性,延误了疾病的治疗最佳时机
胆囊息肉遗传有哪些因素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得了此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如果息肉较小,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或体积较大的息肉,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胆囊息肉原因有什么
其实胆囊息肉的形成机制现在并不是十分清楚,胆囊息肉它主要的病理类型有两个:一个是胆固醇息肉;一个是腺瘤样的息肉。胆固醇的息肉它形成主要可能跟他胆囊内对胆固醇,包括胆汁酸的这种分解代谢能力有关系。而腺瘤样的息肉本身可能是胆囊里生长的一个具有恶变潜质的这么一类病理变化,所以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并不是特别的明确,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控制胆囊息肉的发生,以及控制胆囊息肉的生长速度,所以我们能做的在发现胆囊结石以后进行一个密切的监测和随访,如果发现胆囊息肉短期之内有明显的增大,直径超过一公分,就需要尽早的进行一个外科手术的一个干预,因为对于这种直径大于一厘米的胆囊息肉,他以后就会有这种恶变的这种可能性,而这种胆囊癌的恶性程度是非常高的,胆囊癌他在恶变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症状,我们需要密切的进行监测和随访。
语音时长 01:54

2020-03-16

54102次收听

胆囊息肉症状及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胆囊息肉是指贴附在胆囊地上向胆囊腔内突出的这种隆起性病变的总称。那么胆囊息肉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除了少部分的息肉有潜在癌变风险之外,大多数的胆固醇性息肉等,都不会有癌变的风险。因此呢,也不会有任何的症状,我们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要结合是否有合并其他的胆囊疾病以及胆囊息肉是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来进行选择。多数情况之下胆囊息肉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调整饮食结构,那么对于胆固醇性息肉由于其有发生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囊息肉的风险,所以呢,我们在饮食控制上面也要格外的注意,而对于腺瘤性息肉这样具有潜在恶变风险的胆囊息肉,如果我们的检查确认即有发生癌变的风险,特别是直径大于一公分基底较宽,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胆囊息肉,则建议,尽早做胆囊切除手术。
语音时长 02:29

2020-02-21

50641次收听

02:18
胆囊息肉怎么消除
胆囊息肉是比较常见的胆囊良性疾病,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胆固醇性息肉的形成,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是生活,包括经常熬夜,饮酒等,容易诱发胆汁内胆固醇结晶形成的多发胆固醇性的息肉,那么对于这样的息肉,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准时睡眠。这种情况可以改善胆囊功能对于胆囊息肉的消除具一定的积极意义,当然某些胆固醇性的息肉如果生长过快有可能脱落形成胆固醇型的结石,如果说通过药物治疗我们某些消炎利胆药物可能有控制胆囊息肉生长的这样的作用。但是呢,对于大多数息肉来讲,药物治疗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来讲药物治疗或者是生活改善对于息肉的发展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是监测其息肉的生长速度,及时的发现那些有潜在恶变风险的息肉,及时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02:43
胆囊息肉样病变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严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都是良性疾病。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息肉的大小。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需要做定期的随访观察。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有可能会癌变。手术前已经怀疑有可能有癌变的胆囊息肉,在做手术的过程当中,一般要进行快速的冰冻病理检查,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如果息肉已经癌变,胆囊切除后,还需要进行胆囊床肝组织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这样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情况。
02:24
胆囊切除后遗症
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切口疼痛,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呕吐,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出血,胆瘘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等,通过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技术以及采取术后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手术后远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腹胀,腹泻,一些隐痛等,很多患者由于饮食控制不佳,术后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在手术后早期严格控制饮食当中的脂肪成分,对症使用利胆、补充消化酶,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以及定期检查,可以明显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的不适表现。
02:21
胆囊息肉症状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胆绞痛。但很多患者并无症状,是在做体检时无意发现。若病变位于胆囊颈部,会影响胆囊排空,餐后发生右上腹绞痛,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患者,绞痛更明显。罕见症状为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等,该症状与胆囊颈部息肉阻塞、胆囊管息肉脱落坎顿于壶腹部有关。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结石长期刺激可能会促进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进而引发癌变。
胆囊息肉是怎么回事
胆囊息肉在医学里面专业叫胆囊息肉样病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息肉。息肉是长在胆囊的黏膜,表面长出来一个肿物,所以息肉它只是一个形态上的描述。息肉分为多种,最多见的像胆固醇性息肉,就是像油脂类东西,胆固醇性息肉其实就是一些炎症引起的。还有腺瘤样息肉是良性肿瘤的腺瘤样息肉,还有像发展比较重的是恶性的息肉,所以这就是胆囊息肉的一个基本情况。
语音时长 01:04

2018-09-14

51929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方法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主要采取的手术方法就是胆囊切除术。也有少部分病人可以采取保胆取石的办法。但是这一部分病人往往是因为胆汁成分的含量异常,往往很容易复发。一般来讲还是建议,采取一个胆囊切除术。在把胆囊切掉以后,一定要抛开标本进行检查。如果是胆固醇性的结晶,基本上这个治疗就算结束了。但是如果抛开以后发现,是一个真正的胆囊息肉。这个时候一定要送病理,以防止出现早期的胆囊癌。
语音时长 00:57

2018-09-07

61976次收听

01:36
胆囊息肉样病变确诊方法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人常规需要做B超,通过B超检查就可以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但是要真正的鉴别它是胆固醇性息肉或者是真正的胆囊息肉时,往往需要借助超声造影的检查。胆固醇性的息肉,它实际上是胆固醇的结晶,往往不含有血管。在超声造影下看不到有血流通过。而真正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它是从黏膜上增生的一些结节,往往伴有血流。通过超声造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病变是否有血流。如果病变有血流,强烈建议尽快手术。如果病变没有血流,它是胆固醇性息肉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观察。
胆囊息肉必须治疗吗
真息肉如果长到一定程度容易有癌变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结石早期一段时间,不到一公分的时候,可以观察,比如用药,患者的低脂饮食,改变例如早上不吃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的早期能够恢复。当胆囊息肉,差不多一公分的时候,这时建议积极治疗,就做胆囊切除。
语音时长 01:33

2018-06-29

65129次收听